新课标视域下小学科学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
陈林
重庆市开州区汉丰第二小学 405400
引言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小学科学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强调知识的探究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大单元教学设计作为一种整体性、系统性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打破传统教学中知识点碎片化的局限,促进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深度理解和灵活应用。本文将从大单元教学的设计原则出发,结合具体教学实践案例,探讨如何在新课标背景下有效实施小学科学大单元教学。
1 新课标视域下小学科学大单元教学设计的重要性
在新课标视域下,小学科学大单元教学设计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从知识体系构建来看,它打破了传统教学中知识点零散分布的局限,将相关内容整合为有机的整体,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系统的科学知识框架,使学生对科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更加深入、透彻,避免知识的碎片化,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在能力培养方面,大单元教学设计强调探究性、实践性和综合性,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自主探究、动手实践的机会。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观察、思考、实验、分析等能力得到全面锻炼,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得以有效培养,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2 新课标视域下小学科学大单元教学的设计原则
2.1 整体关联性原则
在新课标视域下的小学科学大单元教学中,整体关联性原则是构建科学知识体系的关键基石。小学科学课程的知识点犹如繁星点点,分散于各个章节之中。大单元教学设计需具备宏观视野,将这些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例如,在“天气与气候”大单元教学里,不能孤立地讲解气温、降水、风力等单个气象要素,而要将它们置于天气系统和气候类型的框架下。让学生明白气温的变化如何影响降水形式,风力的大小又与气压梯度存在怎样的联系,以及不同天气现象如何综合作用形成特定的气候特征。
2.2 实践探究性原则
实践探究性原则是新课标对小学科学教学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核心要点。科学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只有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究过程,才能真正理解科学原理,掌握科学方法。在大单元教学中,要设计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和探究任务。比如,在“电路的奥秘”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分组进行电路连接实验,从简单的点亮小灯泡,到复杂的串联、并联电路设计与搭建。在实践过程中,学生需要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最终得出结论。
2.3 生活适应性原则
生活适应性原则强调小学科学大单元教学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科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食物与营养”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日常饮食,了解不同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分析自己的饮食习惯是否健康。让学生通过调查家庭一周的食谱,计算各类营养物质的摄入量,并与膳食指南进行对比。
3 新课标视域下小学科学大单元教学的实践策略
3.1 明确单元教学目标,构建知识框架
在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时,教师首先应明确单元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围绕这些目标,构建单元知识框架,将分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清晰的知识脉络。例如,在“植物的一生”这一单元中,教师可以设定目标为: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周期、繁殖方式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录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围绕这些目标,教师可以设计“种子发芽实验”“植物生长观察日记”“植物繁殖方式探究”等活动,构建起完整的知识框架。
3.2 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单元主题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例如,在“声音的奥秘”单元中,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包含各种声音的音频,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并猜测声音的来源,然后引出“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什么条件?”等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探究状态。
3.3 设计递进式探究活动,促进深度学习
大单元教学中的探究活动应具有递进性,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例如,在“电路连接”单元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认识电池、导线、灯泡等基本元件,然后设计“点亮小灯泡”的简单实验;接着,引导学生探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3.4 强化实践操作,提升动手能力
实践操作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应安排充足的实践时间,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例如,在“物质的溶解”单元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观察溶解过程中的现象,记录数据并进行分析。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不仅能够直观地理解溶解的概念,还能学会使用实验器材,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
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标视域下的小学科学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师从整体性、探究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原则出发,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创设探究情境,设计递进式探究活动,强化实践操作,融入跨学科元素,并实施多元化评价。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案例可以看出,大单元教学有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然而,大单元教学的实施也面临着教师专业素养要求高、教学资源有限、学生个体差异大等挑战。因此,需要加强教师培训、开发教学资源、实施分层教学等对策来应对这些挑战。
参考文献:
[1]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科学单元教学策略——以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运动和力》为例. 周秋菲. 学苑教育,2025(10)
[2] 小学科学大单元教学中情境任务的设计 . 王艺桦 . 小学生 ( 中旬刊 ),202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