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标,用好新教材:小学英语教学落实核心素养的路径与策略
刘于平
河南省三门峡市实验小学 472000
一、引言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是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新课标对小学英语教学提出明确方向,新教材则是达成核心素养目标的重要载体。因此,探索基于新课标用好新教材来落实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与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基于新课标解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内涵
(一)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是在社会情境中借助语言进行理解和表达的能力。小学阶段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基础语言知识,如词汇、语法、语音等,使学生能够在日常交流情境中听懂简单指令、表达基本需求,逐步发展语言交际能力,为更高层次的语言运用奠定基础。
(二)文化意识
文化意识体现为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小学英语教学要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节日礼仪等,培养文化包容心态,同时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在跨文化交流中自觉传播中华文化。
(三)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其在思维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的水平和特点。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通过阅读故事、讨论问题等活动,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其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四)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是学生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英语学习策略、拓宽英语学习渠道、努力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能力。在小学阶段,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预习、复习、整理笔记等,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具备自主学习意识和终身学习的观念。
三、小学英语新教材特点分析
(一)内容贴近生活
新教材内容紧密贴合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选取如家庭、学校、朋友、兴趣爱好等主题,容易引发学生共鸣,让学生感受到英语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
(二)语言地道真实
教材中的语言表达地道自然,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语言范例。通过学习教材内容,学生能够接触到原汁原味的英语,有利于培养正确的语感和语言表达习惯。
(三)活动形式多样
新教材设置了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如对话表演、游戏竞赛、小组讨论、项目式学习等,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培养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基于新课标用好新教材落实核心素养的路径与策略
(一)优化教学设计,落实语言能力培养
1. 创设真实情境:根据教材内容创设与生活紧密相关的真实情境,如模拟餐厅点餐场景,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所学英语知识进行交流,提高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和流利性。
2. 整合教学内容: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整合与拓展,围绕一个主题将词汇、句型、对话等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更系统的教学单元,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语言知识体系。例如,在学习“Animals”主题时,可以整合各种动物的名称、习性描述的词汇和句型。
(二)文化渗透教学,增强文化意识
1. 挖掘教材文化元素:深入挖掘新教材中蕴含的中外文化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渗透。如在教授西方节日时,对比中国传统节日,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节日的差异和意义,培养文化意识。
2. 开展文化体验活动:组织学生开展文化体验活动,如制作万圣节南瓜灯、春节手抄报等,让学生亲身体验中外文化的魅力,增强对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三)设计思维启发性活动,培养思维品质
1. 问题驱动教学:通过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阅读故事类教材时,提问如“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促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
2. 鼓励创意表达:在写作教学中,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创意写作。例如,让学生续写教材中的故事,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四)引导自主学习,提升学习能力
1. 培养学习习惯: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会学生如何预习教材内容,圈出生词、划出重点句型,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做好笔记,课后及时复习等。
2. 提供多元化学习资源:除教材外,向学生推荐适合的英语学习 APP、英语绘本、英语动画片等多元化学习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满足不同学生的
学习需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实践案例分析
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Unit3“Lookatme!”为例,教师确定教学目标不仅局限于让学生掌握有关身体部位的词汇和句型,更注重核心素养的落实。
1. 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方面,教师可以巧妙地设计一个模拟情境,例如模拟医生为病人看病的场景。在这个情境中,学生们将分别扮演医生和病人的角色。通过这种角色扮演,学生们可以实际运用英语句型,如“This is...”和“Touch your...”,来描述和触摸身体的不同部位。这种互动式的语言交流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语言,还能有效地加强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通过这种生动有趣的方式,学生们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和听力水平。
2. 在课堂上,教师详细介绍了中西方在身体语言上的差异,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流方式。例如,教师指出,在中国,人们见面时通常会握手,这是一种礼貌和友好的表示。而在西方国家,人们见面时可能会选择拥抱或者亲吻脸颊,表达更为亲密和热情的情感。通过这些具体的例子,教师不仅拓宽了学生的文化视野,还让他们更加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使他们在未来的国际交流中更加得心应手。
3. 思维品质培养:在学生们已经熟练掌握了各种身体部位的词汇之后,教师进一步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利用这些身体部位来创作一些有趣的图形。学生们积极地发挥自己的创意,通过巧妙地排列和组合,用身体部位拼凑出各种生动的图案,例如太阳、房子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锻炼了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通过这种互动和实践的方式,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的词汇,并且学会了如何将这些词汇应用到实际情境中,从而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4. 学习能力提升: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利用英语学习介绍家人身体部位的短视频,并分享到班级群。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作业,不仅提升了学习能力,还增强了学习自信心。
六、结论
基于新课标用好新教材,是小学英语教学落实核心素养的必然途径。教师应深入研读新课标,充分把握新教材特点,通过优化教学设计、渗透文化教学、开展思维启发性活动和引导自主学习等策略,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反思,使小学英语教学更加符合时代要求和学生发展需求,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万晓玲 , 拜一丹 . 新课标理念下“纸数融合”小学英语新教材的教学实践 [J]. 教育传播与技术 ,2024,(06):92-96.
[2] 何锋 , 丁晓红 . 新课标理念下的英语教材建设——以译林版小学英语新教材为例 [J]. 小学教学研究 ,2024,(25):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