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在率真教育理念下,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作者

李丽

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实验小学 134500

引言

在当前教育领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被认为是推动学术成功的重要因素。学生的学习习惯不仅仅体现在知识获取上,还涉及到品德的塑造与性格的养成。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个性与品德的培养。随着“率真教育理念”的提出,它为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提供了新的方向。率真教育理念强调“率性”和“真诚”,以儿童的天性为基础,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品德的培养。本论文旨在探讨如何在率真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本真教学、崇真德育和归真管理,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全面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一、本真教学与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1. 本真教学的基本理念

本真教学强调根据学生的天性与兴趣进行教育,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该理念提倡尊重每一个孩子的独特性,帮助学生在真实的学习环境中发现自我潜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避免一刀切的教学方式,根据每个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情感需求等进行差异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在课堂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参与度更高,进而培养出良好的学习习惯。

2. 本真教学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影响

本真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索。教师通过设置开放性问题和互动式任务,鼓励学生思考并自主寻找解决方案。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不仅能掌握知识,还能学会如何高效组织学习、调节学习进程和改进学习方法。这种自主学习的培养,最终转化为学生养成了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独立解决问题等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不断的反馈与修正,学生能在自我驱动下形成高效的学习策略,并保持持久的学习动力。

3. 案例分析:本真教学的实践经验

在某校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将本真教学理念融入到日常课堂中。例如,教师为学生布置与课文相关的项目任务,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并展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每个小组的展示内容由学生自由选择形式,可能是手工制作的图表,也可能是短剧表演。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增强了与他人协作的能力,还学会了如何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课堂上,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探索课文背后的深层含义。最终,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养成了积极思考、定期复习、团队合作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崇真德育与学生品德的塑造

1. 崇真德育的理念与核心价值

崇真德育强调品德教育的核心在于真诚与正直。该理念关注学生的道德品行与人格培养,主张通过日常行为的规范化管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教育中,崇真德育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还渗透到学生的言行举止、课堂行为和课外活动中。教师通过与学生的日常互动、言传身教,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真诚、什么是正直,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做到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德育不仅仅是理论的传授,而是通过实际行为的引导和习惯的培养,使学生从内心认同这些道德准则。崇真德育通过言行一致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际关系,尊重他人,诚实待人,逐步塑造品德,进而在学习中保持良好的态度和行为习惯。

2. 崇真德育对学生品德发展的影响

崇真德育模式的实施对于学生品德的塑造起到了深远的作用。通过日常的道德教育与行为规范的养成,学生能够逐步学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责任感。教育的核心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重视学生个性和品德的培养。学生通过理解和实践崇真德育理念,养成了遵守规则、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等良好行为习惯,这种行为习惯在学习中自然体现为:主动完成作业、尊重他人、与同学和睦相处、遵守课堂纪律。通过崇真德育,学生逐渐学会从心底认同“诚信为本”的价值观,而这种认同不仅体现在课堂上,也渗透到他们的课外生活中。崇真德育让学生在面对学习中的困难和挑战时,能坚持诚实、勇敢面对问题,而不是逃避或欺骗。这种态度的转变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也增强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应对挑战的能力。

3. 案例分析:崇真德育在学校中的应用

在某小学的德育课程中,教师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诚信和正直。每周的班会课上,教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身边的“诚信故事”,通过分享经验,让学生明白诚信的重要性。教师还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如何通过实际行动体现对社会的责任。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会了相互尊重、相互支持,逐步养成了团队协作和诚实守信的行为习惯。在一次语文课上,教师通过讲述《孔子与弟子》的故事,向学生展示了孔子“仁者爱人”的思想,鼓励学生模仿其中的品德。课堂上,学生纷纷表示要在生活中做诚实守信的人。教师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生活中的小事,如考试时不作弊、作业按时完成等。通过这些小事的实践,学生从内心感受到崇真德育的真正意义。

结论

率真教育理念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本真教学、崇真德育和归真管理的融合应用,学生不仅在学术上获得了提升,更在品德塑造与自我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首先,本真教学强调尊重学生天性、关注个体差异,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学习环境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养成了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和时间管理等方面的良好学习习惯。其次,崇真德育的实施,帮助学生树立了诚实守信、正直待人的品德观念。这种品德的内化,不仅体现在学习中的诚信行为,也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他们行为习惯的核心。通过德育的引导,学生逐渐养成了自律、自觉、守纪律的习惯,使他们在集体活动和个体学习过程中都能保持较高的责任感与行动力。最后,归真管理通过规范化的行为管理和个性化的支持,使学生在有序的学习环境中形成了稳定的学习习惯,并能够通过积极的自我调整来应对学习中的挑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关系,也增强了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在实践中,崇真德育与本真教学互为补充,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提供了双重保障。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可以看到,学生在德育与学习习惯培养的双重引导下,变得更加积极、诚实、有责任心。这一过程不仅有助于学生学术成绩的提升,更对他们未来的社会适应、个性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伟 . (2019).《率真教育理念的实践与探索》. 教育理论与实践 ,42(6), 78-82.

[2] 李红 . (2018).《崇真德育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小学德育研究 ,25(3), 34-37.

[3]张静. (2020).《本真教学与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教育研究与实践,31(4), 51-55.

[4] 陈梅 . (2017).《小学课堂中的德育渗透与学生品德塑造》. 小学教育论坛 , 29(2), 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