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指向初中生数学抽象素养发展的情境教学实践研究

作者

王妤婕

重庆市江津田家炳中学 重庆 402200

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抽象素养是学生理解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能力,《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把数学抽象列为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突出了数学抽象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基础性地位,探究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初中生数学抽象素养的发展,是初中数学教学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情境教学是一种具有创新性、实效性的教学方式,它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具体的生活情境、问题情境相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情境中主动探索、抽象概括,为初中生数学抽象素养的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一、情境教学促进初中生数学抽象素养发展的作用

(一)激发学习兴趣与增强动力

根据心理学动机理论,人的学习行为是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共同作用的结果。情境教学创设生动、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初中生的认知处于活跃期,对新奇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符合初中生认知特点的教学情境可以将枯燥的数学知识变成有趣的探究对象,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这种学习动机的激发,不仅能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还能为数学抽象素养的培养营造积极的情感氛围,使学生在主动探知的过程中更容易产生从具体感知到抽象概括的思维飞跃[1]。

(二)促进知识理解与抽象能力提升

认知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产物,而是学习者在已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借助与外部环境的互动而逐渐构建起来的。情境教学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认知素材和互动平台,当学生置身于某个情境之中,可以在具体可感的现象里主动去观察、分析,通过对情境要素进行筛选、整合、提炼等操作,逐步剥掉那些非本质的东西,抽象出数学概念、原理的本质属性,这符合人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将碎片化的经验性知识系统化、结构化,从具体情境过渡到抽象数学模型,从而有效提高数学抽象能力。

(三)培养应用意识,促进素养迁移

从迁移理论角度,知识迁移要依赖相似的情景或者问题结构当作桥梁,情境教学可以模仿真实或者类真实的使用情景,促使学生建立起数学知识和实际问题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有着实际意义并且具有使用价值,当学生多次在各种情景下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时候,慢慢就能脱离具体情景的限制,提炼出解决数学问题的一般策略和办法,养成稳定的数学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的迁移,可以让学生在碰到新的数学问题或者现实情况时,马上找到相关知识和办法,做到数学抽象素养在不同领域的灵活运用,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二、初中生数学抽象素养发展的情境教学策略研究

(一)构建生活化情境,架设抽象思维桥梁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教师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在教学“统计与概率”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去调查班级同学的身高、体重数据,或者统计一周校园里各个时间段的人流量,学生在收集、整理、分析这些生活数据时,会直观地体会到统计的意义和方法,从生活现象中抽象出统计的概念和原理,还可以使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二)创设趣味情境,激发抽象思维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可以借助故事、游戏、多媒体等方式来构建趣味性的情境。在讲解“有理数的运算”时,教师可以创设“数字探险游戏”的情境:在一片神秘的数字王国里,学生需要运用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解开一道道数字谜题,才能顺利通关。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体验到闯关的乐趣,把枯燥乏味的有理数运算规则转变为有趣的闯关游戏,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自主思考、主动运算,从而抽象概括出有理数运算的规律与方法,发展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

(三)构建问题导向情境,促进抽象探究引导

问题为思维之始,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设计有启发性、挑战性的问题导向情境,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时,教师可先出示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再问:“这些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否都相等?怎样验证?”让学生尝试测量、剪拼、折叠等操作活动探究三角形内角和的度数,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生需对各类操作结果展开分析、归纳与总结,从操作活动中抽象出“三角形内角和为 180 ”这一数学结论,问题导向情境能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培养学生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增进数学抽象素养。

(四)信息技术情境下抽象体验的丰富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几何画板、数学软件等手段创设虚拟情境,在讲解“图形的旋转”时,教师利用几何画板动态演示图形旋转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图形在旋转过程中的角度、位置和形状的变化,通过信息技术呈现的动态、直观的情境,突破传统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限制,给学生带来丰富生动的视觉感受,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图形变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指向初中生数学抽象素养发展的教情,是指向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提升的教学实践 , 其需要顺应数学课程改革要求,创设生活化、趣味性、问题导向和借助信息技术等多样化的生活化情境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数学创新思维,在具体教学过程,初中数学教师要根据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灵活采用情境教学策略,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并注重观察和发现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发展情况,从而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章彧婕 , 黄瑛娇 , 庄雨淇 , 等 . 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生数学抽象能力的培养——以函数教学为例 [J]. 甘肃教育研究 ,2024,(16):47-49.

[2] 何娇婕, 沈南山. 抽象思维对初中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影响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23,41(06):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