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段培智生活语文阅读能力提升方法探讨
张琼文
仁寿县特殊教育学校 620599
引言
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中,培智教育作为一种特殊教育形式,旨在帮助智力障碍学生通过特殊的教学方式提高他们的生活技能和综合能力。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生活语文教育在培智教育中的地位愈发重要。生活语文不仅仅是书本知识的学习,更强调与学生实际生活的紧密结合,特别是在中段阶段学生的认知和理解能力逐步增强,如何通过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帮助他们提高语文能力,成为了教师和教育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一、中段培智学生阅读能力的特点与需求
1. 培智学生的阅读能力现状
在中段培智班级,学生普遍存在语言理解能力和阅读水平较低的问题。大部分学生尚未具备独立解读较为复杂文本的能力,甚至对一些常见的词汇和句子结构也感到困惑。教学实践中,教师经常遇到学生无法顺利完成简单的课文理解任务。即使在个别学生有一定阅读基础时,他们也只能理解较短的句子,难以形成连贯的阅读思路。由于阅读材料的选择不当,学生往往缺乏兴趣,阅读活动未能引发他们的注意力和参与感。以张老师的课堂为例,她发现班级中的学生在阅读《小猫钓鱼》时,大多数学生对故事内容感到陌生,无法自主提炼出故事的主题和中心思想。即使在教师逐字解释后,学生依然对故事的细节和情节缺乏理解。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亟待提高。
2. 培智学生的阅读需求分析
与普通学生相比,培智学生的阅读需求更加贴近生活实际。这些学生通常具有较为单一的认知模式,日常生活中较少接触复杂的语言环境和多样的情境。为了有效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教材内容和教学设计必须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面对和理解贴近他们生活的语言材料,才能真正感受到阅读的价值。以李老师为例,她通过在课堂上引入《超市购物指南》这一生活化材料,让学生在模拟购物场景中,阅读价格标签、商品介绍和优惠信息。这种教学方式成功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不仅学习了与购物相关的词汇,还能在实际场景中灵活运用这些词语进行表达。这一方式展现了培智学生对生活化阅读内容的强烈需求。学生的需求并非停留在单纯的语言知识掌握层面,更在于能够通过阅读提升他们的生活技能和应对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
3. 提升阅读能力的必要性与意义
提升培智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仅是提高他们的语文成绩,更关乎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未来发展。阅读能力的提升直接关系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应用,帮助他们在与他人沟通和互动时能更加流畅和自信。例如,张老师通过教学《常见交通标识》时,学生不仅掌握了交通标志的含义,还学会了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进行自我保护,避免在外出时因不识标识而造成的危险。有效的阅读教学不仅提升了学生对文字的理解能力,也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具备了更多的生存技能。这种能力的培养在中段阶段尤为重要,因为这一时期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认知能力,适当的教学方法能够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生活适应能力。通过有效的阅读教学,培智学生能够从单一的知识获取向更广泛的能力培养过渡,进而为未来的生活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提升中段培智学生生活语文阅读能力的教学方法
1. 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造实际生活场景让学生沉浸其中,帮助他们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语言。课堂上,李老师通过设计模拟市场购物的活动,要求学生在市场中选择商品,阅读商品标签、价格单和促销信息。学生通过与他人互动、模拟对话,感受到语言的实际用途。课堂中的学生李明在阅读“苹果一斤 10 元”时,能够准确理解并运用相关词汇,在与同学讨论价格时产生兴趣。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此情境下提出问题,如“如果买五个苹果需要多少钱?”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学习到日常用语,还能在互动中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情境教学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实际活动中感受到语言的生活性和实用性。
2. 图文结合:提升学生的理解力和记忆力
图文结合的教学方法为培智学生提供了更加生动和直观的学习材料。结合图片和文字,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内容,特别是在较为抽象的词汇和句子上,图片起到了关键的引导作用。王老师在教学《动物园之旅》时,使用了丰富的动物图片与描述相结合的教材,每一张图片旁边都有简短的文字描述。学生张艳通过图片能直观地看到大象、狮子等动物的形象,结合图文内容,她能更容易地理解文字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描述图片中的动物,鼓励学生用新学的词汇表达自己看到的事物。图文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不仅理解了文本内容,还强化了他们的记忆力和语言应用能力。
3. 生活化材料的运用:增强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生活化材料具有鲜活的实用性,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是中段培智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陈老师使用《餐馆菜单》作为教材,带领学生认识菜单上的各种食物名称、价格以及常见的点餐用语。通过模拟点餐活动,学生不仅学习了如何在餐厅里使用语言,还通过理解菜单内容,能够将学到的词汇与实际生活情境相结合。学生刘东在这一活动中学会了“牛肉面”、“鸡蛋炒饭”等词汇,并能在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与同学模拟点餐情境。学生通过亲身参与,不仅加深了对文字的理解,还掌握了在特定场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生活化材料的运用让学生的语文学习不再局限于课本知识,而是扩展到更广泛的生活领域,提升了他们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结论
中段培智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提升,离不开多样化和贴近生活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通过创建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真实场景,让学生在互动中进行语言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通过模拟购物、就餐、旅行等实际情境,学生不仅能够学会具体的语言表达,还能够在情境中增强对语言的理解和记忆,提升了其实际语言应用能力。李老师通过模拟市场购物场景的教学,充分展现了情境教学法的优势,学生不仅掌握了相关词汇,还能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这些词汇。图文结合的教学方法为培智学生提供了直观且易于理解的学习材料。通过将文字与图片结合,学生可以借助图像来理解和记忆文字中的内容,特别是对于认知能力有限的培智学生,图文结合能够有效帮助他们克服阅读障碍,提高理解力和记忆力。王老师在教学《动物园之旅》时,通过生动的动物图片和简洁的文字描述,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知动物的形象和相关信息,进而增强了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在这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得了语言知识,也加深了对文本内容的记忆,提升了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丽. (2020).《特殊教育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现代特殊教育,(5),45-50.
[2] 陈蕾 . (2018).《图文结合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4),23-28.
[3] 刘涛 . (2019).《生活化教学法在特殊教育中的实践探索》. 教育科学与实践,(6),67-72.
[4] 陈静 . (2021).《中段培智学生语言能力提升的策略与路径分析》.特殊教育与学科教学,(3),8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