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通信信息技术在物联网中的融合与发展

作者

张伟琪

中海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天津 300450

石油作为全球重要的能源资源,其勘探、开采、运输及加工等环节的高效运作对于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物联网技术的出现为石油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而通信信息技术作为物联网的关键支撑,使得石油物联网得以实现设备间的信息交互与数据传输,从而提升石油生产的智能化水平。研究通信信息技术在石油物联网中的融合与发展,对于优化石油行业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以及增强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一、通信信息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关键技术应用

1.1 传感器与通信技术的融合

传感器是物联网感知层的关键所在,它同通信技术相融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方面,传感器要符合低功耗、小型化以及高精度要求,由 MEMS 技术所制造出来的传感器,鉴于其具备体积小、功耗低且功能集成度颇高的特点,在物联网设备当中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如 MEMS 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因其微型化的结构设计,能够轻松适应狭小的井下空间,以高精度实时监测油层压力和温度变化。这些数据对于判断油井产能、预测油藏动态至关重要。另一方面,传感器需要配备相应的通信模块以达成数据传输的目的,集成蓝牙、Wi-Fi、ZigBee 等短距离无线通信模块的传感器,适用于采油设备局部区域内的数据交互,如井口设备之间的数据快速传输和控制指令下达。而对于远程数据传输,NB-IoT(窄带物联网)、LoRa(远距离无线电)等低功耗广域网通信技术与传感器的结合,为石油企业提供了可靠的解决方案。

1.2 卫星定位系统的物联网应用

在石油行业,卫星定位系统同样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石油勘探阶段,勘探人员需要深入荒漠、山区、丛林等复杂地形开展工作,卫星定位系统能为其提供精确的地理位置信息,帮助勘探队伍规划安全、高效的行进路线,避免迷失方向,同时也能准确标记出地质勘探点的位置,为后续的资源评估和开采规划提供可靠依据。在石油运输方面,无论是油罐车运输还是海上油轮运输,卫星定位系统都发挥着关键作用。油罐车运输过程中,通过卫星定位,企业能够实时掌握车辆的行驶位置、速度和路线,优化运输调度,提高运输效率,同时也能有效防范油品运输过程中的盗窃和非法倒卖行为。对于海上油轮,卫星定位系统不仅能保障航行安全,避免触礁、搁浅等事故,还能与其他通信信息技术结合,实现船舶的远程监控与管理,及时获取船舶的航行状态和周边海域信息,确保石油运输的顺利进行。

1.3 光通信技术的物联网实践

光通信技术有着高带宽、低损耗以及抗干扰等优势,其在物联网的网络层担负起了骨干传输的重要任务。伴随物联网的数据量急剧增加,光纤通信身为骨干网当中的主力,能够确保数据实现高速的传输。在城市物联网的建设进程里,光纤网络把基站和数据中心连接起来;而在工业物联网那些对可靠性有着较高要求的场景当中,光通信则为其提供了稳定的传输通道。并且,光纤传感技术在感知层可被用于对物理量展开高精度的测量,在管道监测、设备状态检测等诸多领域均有应用。

二、通信信息技术在物联网融合发展中的挑战

2.1 大规模设备连接的网络管理困境

大量物联网设备的并发传输极易引发网络拥塞,严重影响石油企业的数据传输效率和业务连续性。在石油开采高峰期,众多油井设备同时上传实时生产数据,或是在运输调度繁忙时段,油罐车、油轮的位置及状态信息集中传输,都可能超出网络承载能力。一旦网络拥塞,油井远程监控画面延迟、设备故障预警滞后,导致生产异常无法及时处理;运输调度信息不能及时更新,影响运输计划安排,增加运输成本与安全风险。所以,优化网络资源分配和拓扑结构对石油企业至关重要。

2.2 通信安全与隐私保护难题

在石油行业,物联网所涉及的数据涵盖油藏地质信息、生产工艺参数、设备运行数据、供应链交易记录等大量企业核心信息与商业机密,通信安全以及隐私保护的重要性关乎企业生存与国家能源安全。当前,石油企业面临着复杂严峻的网络安全威胁,网络攻击、数据泄露事件频发。此外,石油行业物联网设备类型繁多,从井下传感器、海上钻井平台监测设备,到油罐车车载通信终端,设备通信协议与安全机制差异显著,构建统一防护体系困难重重。老旧设备往往采用传统通信协议,缺乏有效的加密与认证机制,成为网络攻击的薄弱环节;

不同供应商提供的设备安全标准不一,导致数据在传输、存储过程中面临诸多安全风险。如何在保障物联网应用功能高效运行与强化隐私保护之间达成平衡,成为石油行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三、通信信息技术在物联网中的未来发展方向

3.1 6G 等新一代通信技术引领

6G 技术的研发有望给物联网带来全新的突破。其更高频段与先进技术,如太赫兹通信、人工智能辅助通信等,能够达成超高速的传输效果,足以满足高清视频、实时控制等诸多方面的需求。在智能采油平台上,井口高清摄像头需实时回传画面以监测油井作业情况,6G 的超高速传输能力能确保画面流畅无卡顿,帮助工作人员清晰观察抽油机运行状态、判断井口周边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对于井下设备的实时控制,6G 极低的传输延迟,可让操作人员的指令即时传达至井下设备,实现精准操控,避免因延迟导致的操作失误。

3.2 边缘计算与云计算协同发展

边缘计算同云计算协同已然成为未来发展的一种趋势。边缘计算能够在本地对数据展开处理,如此一来便可以有效降低传输方面的延迟情况。拿智能安防领域来说,边缘设备能够实时对视频进行分析,一旦发现异常可以及时发出警报。而云计算则具备极为强大的存储以及计算方面的能力,可以用来处理那些相对复杂的分析类任务。伴随 5G 以及 6G 不断向前发展,边缘计算与云计算两者之间的数据交互会变得更加顺畅无阻,进而能够为物联网给出一套更为高效的数据处理方案。

3.3 通信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创新

在未来的发展进程当中,必然会不断涌现出更多涉及安全以及隐私保护方面的创新技术。就安全认证而言,先进的加密算法能够对设备起到保障作用,生物识别技术则可以确保用户的安全,这两者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而且,量子加密技术也有望得到应用,如此一来便能够充分确保数据传输过程当中的机密性。在隐私保护的领域里,数据脱敏技术、同态加密技术等多种技术将会促使数据安全分析得以实现,与此同时,还会进一步完善相关的安全标准,从而构建起一个相对统一的防护体系。

结论

通信信息技术与物联网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推动各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动力,在石油行业的实践中成效显著。传感器与通信技术的融合,实现了石油生产数据的精准采集与高效传输;卫星定位系统的应用,保障了石油勘探与运输的安全高效;光通信技术则为石油物联网搭建起稳定可靠的骨干传输网络,显著提升了石油生产的智能化水平,优化了生产流程,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然而,当前通信信息技术与物联网的融合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未来,6G等新一代通信技术将凭借超高速传输与低延迟特性,为物联网应用带来质的飞跃;边缘计算与云计算的协同发展,将构建更高效的数据处理体系;通信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的创新,将为物联网发展筑牢安全防线。随着这些技术的不断突破与完善,通信信息技术与物联网的融合必将迈向更高阶段,持续推动各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安全化方向发展,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参考文献

[1] 周筱 . 信息通信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探讨 [J]. 科学与信息化 ,2024(1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