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干预措施分析
庹丽玲
新蒲新区新舟小学 贵州 遵义563127
前言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久的教育任务,以往应试教育理念下心理健康教育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教师往往将教学重点放在文化课程知识的学习方面,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等并没有足够的重视,导致部分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严重,如行为问题、情绪问题等,不仅影响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而且对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工作等都会带来不利影响。基于此,如何针对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干预和疏导成为教师关注的重要任务。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
首先,学习障碍,学习障碍是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中比较常见的问题之一,指的是智力正常的学生出现的学习兴趣不高甚至厌学行为,一般表现为阅读困难、书写困难等现象;此类型的问题的产生与学生的认知缺陷或是不利的教育环境导致。
其次,情绪障碍,情绪障碍表现为学生焦虑、暴躁、易怒、敏感等,比如学生在考试之前非常焦虑,甚至会导致身体技能产生一些对抗行为,像部分学生出现的考试肚子疼、考试之前恶心呕吐等;此类型问题的产生与学生家庭关系不和谐、亲子关系紧张等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
第三,品德缺陷,部分小学生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养成一些不良行为习惯,比如偷窃、撒谎等问题,久而久之形成不良品德,严重导致青少年犯罪问题的产生。
第四,人际关系障碍,人际关系障碍是小学生面临的又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问题,部分小学生步入小学集体生活无法与周边同学、老师正常沟通交流,甚至还会出现攻击行为,导致人际关系紧张。
可见,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影响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作为教师结合自身所教授学科的特征,将上述心理健康问题融合到学科教学、作业设计以及课后活动中,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展开心理健康教育,推动五育并举,有效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干预策略分析
(一)心理健康教育融于课堂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抓住语文学科的特征,以及语文学科的育人优势,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课堂教学中,深入挖掘课文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结合上述几方面问题,击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困境,提升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质量的同时,也能够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比如学习困难问题,从学习困难的表象入手,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比方说部分中年级小学生,虽然已经经历了几年的小学生活,但是对语文学科学习兴趣相对较差,学习积极性低,甚至部分学生还存在着厌学情绪,导致课堂纪律散漫,不仅影响课堂学习质量,而且影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基于此方面心理健康问题,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入手,通过趣味教学方式的应用,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借助趣味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师将语文学科的知识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呈现出来,达到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的目标,同时也能够在趣味化的学习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减少学生对学习的畏难情绪、反感情绪。
比如在中段童话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中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想法丰富的基础上展开趣味教学活动,比如在“我来编童话”习作教学中,教师充分借助学生对童话感兴趣的优势,结合本单元童话学习的收获,在课堂开始,将本单元学习的童话故事改编成小电影,然后教师配乐播放,一方面复习童话故事的内容,另一方面也为后续的编童话奠定基础。在观看过程中,教师可以下意识地与学生交流,比如引导学生根据图片回忆童话中的角色。教师有意识地补充童话中有趣之处,让学生的脑海中对整个童话故事有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帮助学生再次提炼有趣的童话情节等,为接下来的写童话故事打好基础。紧接着,教师还可以给出一些学生可能感兴趣的话题,通过思维导图 + 图片展播的形式,鼓励学生根据画面,结合本单元童话的写作手法等,展开自己的想象;学生可以根据老师给出的提示创作课本童话故事的延伸故事,也可以结合自己的内心所想进行新故事的创编,看看哪位同学的故事最具新意、最能够激发起同学们阅读的兴趣。
如此,通过趣味化的童话故事创编教学活动,降低学生对于习作的畏难情绪,在趣味、积极引导的过程中让学生意识到习作就是将自己内心所想的内容表达出来即可,从而增加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减少学生产生学习困难心理的概率,降低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可能性。
(二)心理健康教育融于作业
双减政策之后,小学语文作业的多样化成为语文学科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结合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在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以采用更加有针对性的作业设计方案。比如针对学生人际交往困难问题,在课后作业设计中,可以添加一些合作类型的作业项目,比方说低年级的语文实践类作业、中高高年级的表演类作业等,以课本内容为基础,鼓励学生们在合作过程中掌握语文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中高年级的“名著小剧场”活动为例,教师可以布置“将名著演出来”表演作业,学生可以选择书本上的名著节选内容,然后结合自己对于此部分内容的理解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还可以从原著中选择自己喜欢的篇章进行解读、表演,小组合作设计服装、台词等,在合作过程中逐渐解决学生人际交往困难的问题。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影响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乃至今后学习生活的重要因素,是决定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质量的关键因素,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认真分析当前小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暴露出的心理健康问题,以问题为基础从多方面入手,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作业设计以及学科活动中,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同时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从发现心理健康问题到结对疏导的解决方案——南通市海门区做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四项措施[J]. 中国火炬,2023(07):47.
[2] 牛亨 , 李东文 . 家校共育视角下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研究 [J]. 智力 ,2023(11):128-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