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智能测绘时代AI 算法在点云数据分类中的对比与改进

作者

高建胜

65282919870706141X 841000

引言

在智能测绘时代,激光雷达、无人机航测等技术快速发展,产生了海量高精度的点云数据。点云数据以三维坐标形式记录空间物体信息,广泛应用于地形测绘、城市建模、林业调查、自动驾驶等领域。点云数据分类作为核心技术,旨在将原始点云按地物属性(如建筑物、植被、道路、电力线等)进行划分,为后续空间分析、场景理解提供基础。传统人工分类方式效率低、主观性强,难以满足大数据量处理需求。AI 算法凭借强大的特征提取与模式识别能力,成为点云数据分类的主流方法。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不同 AI 算法的特性,探讨改进策略,推动智能测绘技术的智能化升级。

一、传统机器学习算法在点云数据分类中的应用

(一)算法原理与流程

1. 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RF):基于决策树的集成学习算法,通过构建多个决策树并投票表决实现分类。在点云分类中,需先提取几何特征(如点的法向量、高度差、局部密度)或统计特征(如点云直方图),再将特征向量输入模型训练。RF 具有抗过拟合能力强、可解释性高的优势,但依赖人工设计特征,对复杂场景的适应性较弱。

2. 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通过寻找最优超平面划分不同类别数据。在点云分类中,需将点云特征映射到高维空间以增强可分性。SVM 在小样本数据集上表现良好,但训练时间长,对大规模点云数据处理效率较低。

3. k- 近邻算法( k -Nearest Neighbors, k-NN) :根据待分类点与其k 个最近邻点的类别投票确定类别。该算法无需训练阶段,但计算复杂度高,且分类结果依赖于k 值选择,易受数据密度影响。

(二)应用局限

传统机器学习算法依赖人工设计特征,难以捕捉点云数据的复杂几何结构与空间关系,在复杂场景(如城市密集区、地形起伏区域)下分类精度有限。同时,面对海量点云数据,其计算效率和泛化能力不足,无法满足实时性需求。

二、深度学习算法在点云数据分类中的突破

(一)基于点的深度学习算法

PointNet :首个直接处理点云数据的深度学习模型,通过对称函数(如最大池化)聚合全局特征,避免点云无序性的影响。其网络结构简单,计算效率高,但未充分考虑点的局部几何信息,对细节特征提取能力较弱。

PointNet++ :在 PointNet 基础上引入分层结构,通过多尺度局部特征提取和特征传播模块,增强对局部几何结构的表达能力,显著提升复杂场景下的分类精度。

(二)基于卷积的深度学习算法

KPConv(Kernel Point Convolution):将卷积操作扩展到点云数据,通过动态核点实现局部特征提取,支持不规则点云采样,在保留点云几何细节的同时提高计算效率。

(三)算法优势与挑战

深度学习算法通过端到端训练自动提取特征,无需人工设计,在复杂场景下分类精度显著高于传统算法。然而,其训练需大量标注数据,计算资源需求大,且模型可解释性差,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过拟合、泛化能力不足等问题。

三、AI 算法在点云数据分类中的性能对比

(一)精度对比

以公开数据集 Semantic3D、ISPRS Vaihingen 为例,实验结果表明:深度学习算法(如 PointNet ++ 、KPConv)在建筑物、植被等类别分类精度上可达

90% 以上,显著高于随机森林(约 80% )和 SVM(约 75% )。但在电力线、小型构筑物等细节特征明显的类别,传统算法结合人工设计的几何特征可能表现更优。

(二)效率对比

传统机器学习算法(如 RF)训练时间短,适合小规模数据处理;深度学习算法训练耗时较长(如 PointNet ++ 训练需数小时),但推理速度快,适合实时性要求高的场景(如自动驾驶)。此外,基于卷积的算法(如 KPConv)在处理大规模点云时计算效率优于基于点的算法。

(三)应用场景差异

传统算法适用于数据量小、特征明确的场景(如简单地形分类);深度学习算法更适合复杂场景(如城市三维建模、林业植被分类),但需平衡模型复杂度与计算资源。

四、AI 算法在点云数据分类中的改进策略

(一)数据增强与预处理

数据增强:通过点云旋转、缩放、添加噪声等操作扩充数据集,缓解深度学习模型过拟合问题。例如,在林业点云分类中,对树木点云进行随机旋转可模拟不同观测角度。

数据降采样:采用体素化、最远点采样(FPS)等方法减少点云数量,降低计算复杂度,同时保留几何特征。

(二)模型优化与融合

网络结构改进:结合注意力机制(如 Transformer)增强模型对关键特征的捕捉能力;采用轻量化网络架构(如 PointNetLite)提升移动端或嵌入式设备的部署效率。

多算法融合:结合传统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优势,如利用RF 进行特征初筛,再通过深度学习模型进行精细化分类,兼顾效率与精度。

(三)跨模态数据结合

融合点云数据与影像、LiDAR 强度等多源数据,补充光谱信息和纹理特征,提升分类性能。例如,在道路提取任务中,结合 RGB 影像与点云高程信息可更准确区分道路与相似地物。

五、结论

智能测绘时代,AI 算法在点云数据分类中展现出巨大潜力。传统机器学习算法适用于特定场景,而深度学习算法凭借自动化特征提取能力成为主流。通过对比两类算法的性能差异,结合数据增强、模型优化等改进策略,可有效提升点云分类的精度与效率。未来,随着技术不断创新,AI 算法将在智能测绘领域发挥更关键的作用,推动测绘技术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费兴,汤晓莉 . 建筑测绘遥感技术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应用 [J]. 理财周刊,2024(4):187.

[2] 胡乔利 . 建筑测绘遥感技术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应用 [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1(2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