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市政给排水工程管道防渗漏质量控制与技术优化研究

作者

俞小芳

杭州萧山供水有限公司

1 市政给排水工程管道渗漏的成因

1.1 管材质量问题

管材作为构成给排水工程管道系统的基础材料,其质量优劣直接关乎管道的使用性能与寿命。部分施工单位为降低成本,选择价格低廉但质量不达标的管材。这些管材可能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工艺缺陷,例如管壁厚度不均匀,在承受相同压力时,较薄的部位就容易出现破裂,进而引发渗漏。另外,管材的材质不合格也会导致问题,如使用了抗腐蚀性差的材料,在给排水中含有一定腐蚀性物质的情况下,管材会逐渐被腐蚀,形成孔洞,造成渗漏。

1.2 施工安装不当

施工安装环节是决定给排水工程管道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步骤。在管道连接过程中,如果连接方式选择不当或者操作不规范,就会埋下渗漏隐患。例如,采用焊接连接时,焊接工艺不过关,焊缝处可能存在气孔、裂纹等缺陷,随着管道内压力的变化和水流的冲击,这些缺陷处就容易出现渗漏。此外,在管道安装过程中,如果管道的坡度设置不合理,会导致排水不畅,使管道内长期积水,增加了管道承受的压力,也容易造成管道破裂渗漏。而且,施工过程中对管道的保护不到位,使管道受到外力撞击或挤压,导致管道出现隐性损伤,在后续使用中也会逐渐发展为渗漏问题。

1.3 地基沉降影响

地基作为管道的支撑基础,其稳定性对管道的安全至关重要。当地基出现不均匀沉降时,管道会受到额外的应力作用。如果这种应力超过了管道的承受能力,管道就会发生变形甚至断裂。例如,在一些软土地基区域,由于地基的承载能力较弱,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上部荷载的增加,地基容易出现沉降。而不同部位的沉降程度可能不同,这就会使管道产生弯曲、拉伸等变形,破坏了管道的完整性,最终导致渗漏。另外,地下水位的变化也会对地基产生影响,当地下水位上升时,地基土的含水量增加,其强度会降低,可能引发地基沉降,进而影响管道的安全。

1.4 环境因素侵蚀

给排水工程管道通常处于复杂的环境中,会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侵蚀。化学物质的侵蚀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情况,在一些工业区域,地下水中可能含有大量的酸碱物质,这些物质会与管道材料发生化学反应,腐蚀管道。例如,金属管道在酸性环境中会发生化学反应,逐渐被腐蚀变薄,最终出现渗漏。此外,温度变化也会对管道造成影响。在温度较低时,管道材料会收缩,如果管道的伸缩补偿装置设置不合理,管道内部会产生较大的应力,可能导致管道破裂。而在温度较高时,管道材料会膨胀,如果没有足够的空间进行膨胀,也会对管道造成损坏,引发渗漏。同时,土壤中的微生物也可能对管道材料产生破坏作用,一些微生物会分解管道材料中的有机成分,降低管道的强度,从而增加渗漏的风险。

2 市政给排水工程管道防渗漏质量控制与技术优化的措施

2.1 材料质量把控

市政给排水工程中,管道材料的质量是防渗漏的基础。首先,在采购环节,要严格筛选供应商,选择具有良好信誉和质量保证的厂家。对采购的管道及相关配件,要检查其质量合格证明文件,确保材料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工程设计要求。例如,对于塑料管道,要检查其管壁厚度是否均匀、有无裂缝、孔洞等缺陷;对于金属管道,要查看其防腐涂层是否完整,有无生锈、变形等情况。其次,在材料运输和存放过程中,也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避免管道受到碰撞、挤压等损伤,要按照规定的方式进行堆放和保管,防止材料因环境因素而损坏。比如,塑料管道应避免长时间暴晒,金属管道要做好防潮处理。

2.2 施工过程控制

施工过程是影响管道防渗漏效果的关键环节。在管道安装前,要对安装场地进行清理和平整,确保管道基础牢固。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管道的定位和放线,保证管道的走向和坡度符合排水要求。在管道连接方面,不同材质的管道要采用合适的连接方式。对于塑料管道,常用的连接方法有热熔连接、橡胶圈密封连接等。在进行热熔连接时,要严格控制加热时间和温度,确保连接部位熔合良好;采用橡胶圈密封连接时,要检查橡胶圈的质量和安装情况,保证密封效果。对于金属管道,焊接连接是常见的方式,焊接人员要具备相应的资质,严格按照焊接工艺进行操作,确保焊缝质量。焊接完成后,要进行探伤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焊缝中的缺陷。此外,在管道穿越建筑物、楼板、墙壁等部位时,要设置套管,并做好套管与管道之间的密封处理。套管的管径应比管道大1-2 号,套管与管道之间应填充防火、防水、密封性能良好的材料,如防火泥、橡胶密封膏等。

2.3 压力测试与检查

管道安装完成后,要进行严格的压力测试和检查。压力测试是检验管道系统密封性和强度的重要手段。一般采用水压试验的方法,试验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规定。在压力测试过程中,要缓慢升压,达到试验压力后,稳压一定时间,检查管道有无渗漏、变形等情况。如有渗漏现象,要及时标记并进行修复,修复后重新进行压力测试,直至合格为止。除了压力测试,还要对管道系统进行外观检查。检查管道的安装位置、坡度、支吊架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管道的连接部位是否牢固,密封材料是否完好等。同时,要检查排水管道的排水通畅情况,通过通水试验,观察排水是否顺畅,有无堵塞现象。

2.4 后期维护与管理

市政给排水工程管道在正式投入运行后,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后期维护管理工作,这是确保管道防渗漏的关键环节。要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管道维护管理制度体系,严格按照规定周期开展全面细致的检查维护工作。检查过程中要重点核查管道运行状况,认真排查是否存在渗漏、腐蚀等安全隐患,做到早发现、早处置,切实消除各类风险隐患。针对易受外力影响的重点管段,必须采取有力有效的防护措施,包括规范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加装防护装置等。同时,要持续强化排水系统清淤疏浚工作力度,坚决杜绝因杂物堆积导致管道堵塞现象,确保排水功能充分发挥。此外,还要重点抓好管道附属设施的日常维护管理,包括阀门、水表等关键设备的定期检修保养,确保各项设施始终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3 结语

市政给排水工程管道防渗漏质量控制与技术优化研究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通过深入分析管道渗漏的成因,从材料选择到施工工艺,再到后期维护管理,每一个环节都对管道系统的可靠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通过全面的质量控制和技术优化措施,才能有效减少渗漏问题的发生,从而提升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整体性能和使用寿命。本文提出的改进方案为实际工程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操作指导,有助于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并保障城市基础设施的高效运行。未来,还需进一步加强对新型材料和先进施工技术的研究,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工程需求和环境挑战。

参考文献

[1] 刘国栋 . 市政给排水工程管道防渗漏施工控制对策研究 [J].水上安全,2025,(09):128-130.

[2] 贺建海,胡晓惠,史成波 . 市政给排水工程管道防渗漏质量控制与技术优化研究[J]. 中国品牌与防伪,2025,(04):113-115.

[3] 常拥 . 市政给排水工程管道防渗漏施工控制技术 [J]. 工程机械与维修,2024,(05):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