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文化自信培养的高中政治教学探究

作者

邱雪君

黑龙江省清河林区高级中学 150900

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化,当前新课标要求高中政治学科要不断增强政治认同,而增强学生政治认同的必然要求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为此高中政治教师需要基于当下我国的现实土壤,结合中华优秀文化资源对学生的文化自信进行培养,确保学生文化修养的提升,让学生有着坚定的文化自信意识。基于此本文先探究基于文化自信培养的高中政治教学意义,在提出高中政治教学路径,以期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使学生可以进一步全面发展。

关键词:文化自信;高中政治;教学探究

引言:随着新课标理念的提出,高中政治课程的培养目标中进一步明确加强确立文化自信教育。通过分析发现高中阶段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培养学生政治核心素养的关键就是树立文化自信。高中生是具有发展潜力的,是时代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所以要不断强化对高中生的政治思想教育,使其坚定信念,提升自身文化底蕴,能够更加认同我国传统文化,并对其有着一定的归属感,从而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我国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1]。

一、基于文化自信培养的高中政治教学意义探究

(一)增强高中生精神力量

高中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在高中政治课堂上贯穿培育文化自信能够有助于塑造高中生坚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对高中生的文学素养进行熏陶,从而达到滋养高中生内心世界的目的,让其有着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促进高中生在未来更好的投入社会生活中,能够使自身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让个人的精神力量不断增强。

(二)实现高中生全面发展

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统一协调发展才能形成高中生的全面发展,为此教师可以在高中政治教育中落实文化自信的教育目标,让学校内有着更加浓厚的文化风味,多向联动家庭文化生活和社会文化生活多个方面,为高中生塑造一个优质的全面发展的环境[2]。家庭文化环境、学校文化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之间相互关联,高中生通过这些文化环境可以获得多方面的教育,有助于高中生优化自身,将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进行更改,让高中生有着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促使高中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从而实现高中生的全面发展,与当下新课标的发展理念相吻合。

二、基于文化自信培养的高中政治教学路径探究

(一)聚焦传统文化

我国在漫长的历史中逐步形成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含着我国独有的精神内涵,我国文化凝结了无数先人的智慧结晶。所以高中政治教师需要结合我国传统文化,不断发掘教学资源,让高中生深入感知我国的传统文化,从而培养高中生的文化自信。以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三单元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中第七课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例,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前可以向学生展示我国具有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有一定的了解,比如传统文艺、传统习俗和传统思想等,从而发现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学生整体感知传统文化的能力。在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讲解。即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秦始皇兵马俑,同时向学生展示巴黎市长、英国女王以及约旦前国王等人对秦始皇兵马俑的评价,让学生们可以从中感受到世界各地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惊叹,从而使其体会到民族自豪感和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学生观看秦始皇兵马俑的时候,教师可以对秦始皇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相关内容进行介绍,让学生对其有着更加深入的了解,从而能够追根溯源相关的传统文化,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度,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让其更喜爱学习相关的内容。

(二)着眼当今文化

教师要加强学生的文化自信要从两方面着手,首先教师需要吸取传统文化中的能量,其次教师也需要让学生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与时俱进,从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蓬勃生命力以及不断面向未来的先进性。所以政治教师在课堂讲解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当下社会发展,让学生感受到当前的文化世界,结合社会发展热点话题,充分结合政治教材和热点话题中的文化因子,使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感受力得以提升,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捕捉中华文化的价值,从而提升学生文化自信意识。

比如高中政治教师在讲授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三单元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中第九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时候,可以将课堂讲解和学生有着较高兴趣的电影领域结合在一起。教师可以向学生播放电影《流浪地球2》中的精彩片段,向学生展示电影中的“中国式现代化”的科技成果,与此同时向学生说明电影中也蕴含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代理念,和当下国家发展推行的政策是相吻合的,让学生在观看视频后,深入思考为什么该电影会票房大卖。通过这个问题学生会对电影情节进行回顾,对比该电影和外国电影或者其他类型的电影,使学生可以自主发现电影中所蕴藏的中华文化精神,让其体验感更强。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发言,相互讨论,学生可以从人物塑造的角度进行讨论,即对比国外的钢铁侠、蜘蛛侠等电影主人公和本篇电影主人公之间的差异,发现他们存在的区别。通过对塑造中西方经典电影主人公差异的了解,学生能够深入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一理念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产生的新的中华文化,理念的主要思想仍是浓厚的家国情怀,展示出包含了生态观与文化价值体系、中国人民独特世界观的“中国式现代化”。通过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式获取课堂内容,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中华文化的魅力所在,从而强化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更加喜爱中华文化,使学生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

结语:一个民族最为深厚的精神力量就是文化自信,高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使学生提升政治思想认同,充分发掘传统文化,有效融合政治教材资源和传统文化资源,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和本土文化的魅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的文化学习氛围,促使学生文化底蕴的提升,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的认同,自觉担起传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使命,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培养其文化自信力,促进高中生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钟跃明.高中政治教学培养文化自信的探索[J].文理导航(上旬),2023,(06):76-78.

[2]郝海朋.高中政治教学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策略探究[J].科幻画报,2020,(04):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