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游戏式英语课堂的应用
李雪焕
江门市新会尚雅学校 529000
【摘要】游戏在英语课堂中必不可少,应该贯穿于课堂始末。在《英语课程标准》要求下的英语课堂应该更加能体现核心素养和人文主义精神。对此,教师在遵循学习规律以及人的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游戏让小学生融进课堂中,以优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 游戏 教学质量
一、引言
玛伊雅认为: “在教室里,氛围良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环境过于苛刻,学生会非常担心,而不会集中精神学习。”罗琳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在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教师如何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从课堂中“玩”出智慧,“玩”出精彩。
二、在英语课堂中游戏所起作用的重要性
1.让学生融进课堂,提高课堂效率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育部,2012)中重要的课程理念之一: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又是思维的工具,“为学生的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基础,为他们继续学习英语和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学习是一生的过程,从呱呱坠地开始,就已经开始了人的学习生涯。婴儿时期有各种各样的玩具用以启智,幼儿时期也有各种玩具以启赋,到了小学阶段,学习进入系统化,课堂的教学模式也开始变得正规,那么这时的教学课堂仍要加入各类游戏,衔接幼儿的教学模式,向着系统的教学模式改进。如果课堂上脱离了游戏,课堂就会变得枯燥无味,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2.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英语思维模式
汉语的思维模式与英语的思维模式截然相同。目前很多英语课程的教学方法仍基于汉语的思维模式,这对于学生习得语言比较难。基于“游戏式”教学的理念,在英语课堂中通过各种方式以“玩”的形式帮助学生把抽象的知识点转化为具体、直观的材料,能切实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性。笔者任教一所民办小学的两个低年级班,分班时学生按照面试情况平均分配,两个班学生的智力、反应快慢程度相接近。为证明英语课堂中“玩”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模式,笔者在一年的教学中,采用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A班采用较为传统的英语课堂学习方法,课堂上少有各类游戏,主要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形式上课。课后布置作业,教师定期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给家长;而B班实验班采用以游戏的形式构建的新颖课堂,每一节课都有各类有趣的游戏,比如 “Passing Name”“Chanting Chanting Game”“Find Your Friends”等等小游戏贯穿课堂,学生热情高涨,课堂气氛浓郁,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课后布置的作业与A班一样,教师也会定期反馈学习情况给家长。在一年后的期末考试中,笔者根据学生的期末成绩做出总结。
3. 有助于实现高效课堂目标
教学目标是“关于教学将使学生发生何种变化的明确表述,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所期待得到的学生的学习成果”。《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英语课程应成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构建知识、发展技能、拓展视野、活跃思维、展现个性的过程”。教学活动不是单一的教学过程,收社会各方面都额影响。目前社会发展的形式,学习手段的不断变化,学习工具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如果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明显与现在社会格格不入。为实现高效课堂,教师需要备课时做好单元的划分,合理安排好每一个单元的课时,然后在课堂加入各类有趣的游戏,为学生搭建“玩”的平台,让学生充分发挥天性,在玩的过程中习得语言。教师的教学目标也能顺利地有效地完成。
三、在英语课堂中有效实行游戏式教学的方法
1. 遵循学习规律法:如画图形式
在学生印象中,词汇的学习是枯燥的,是无趣的。但是在“游戏式”英语课堂上,记单词也能变得很有趣,比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把单词用图片的形式画出来,再配上学生喜欢的颜色和单词。这种型图相结合的学习形式遵循了学生学习规律。在遇到难以区分的单词时,这种记忆单词的方法效果尤为显著。
2.反复操练法:如Passing Name游戏
这一类游戏既适合新授课时,也适合复习课时,实用性较高。一般在新授完单词或句型时即可进行。具体操作是学生拿到单词或句型,把单词或者句型读出来,然后呼叫下一名学生,由此类推,直到教师终止游戏。此游戏还可以进行多种变换玩法,比如操练问句时,有一名学生开始读出问题后喊出下一名学生,下一名学生回答问题后再把问题传给下一名学生。由此类推,直到教师终止游戏。反复操练法游戏较多,有“Hide and Seek” “Find your friends” “Hit the Words”等,在此不一一列举。
3. 创设意境法:如角色扮演形式
情景教学是英语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手段之一。“Education must be fun.”,角色扮演的好处在于,通过角色的划分,学生在承担角色的任务中,化抽象为形象,还能让学生在学习英语中感受不同文化的乐趣。既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创造力。
以Longman English 2A Chapter1 Coming to school为例,这是一课以交通工具为载体,让学生掌握表达喜欢句型“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 I come to school by…”的课程。为让情景更加逼真以及学生能区分不同类别的交通工具,教师需事先准备一张学校图片,把它贴在讲台上,把讲台模拟成学校,再准备一些交通工具卡片(如果教师能提前布置学生做准备,此处的卡片还可以结合上述方法一的画图形式,让学生提前把交通工具图片画出来)。教师需要充分利用课堂最后剩下的15分钟进行操作。教师指导学生分成4人一组,互相练习,时间为3分钟,剩下12分钟为小组展示时间,此环节学生对话如下:
S1、S2、S3、S4: 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S1→S2: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
S2→S1:I come to school by bus.
S1→S3: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
S3→S1:I come to school by minibus.
S1→S4: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
S4→S1:I come to school by tram.
S1、S2、S3、S4:Thank you very much.
角色扮演这种学习形式让学生通过合作的形式把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小组当中,让学生从课堂中来,跳到课堂外,再回到课堂中。
四、结束语
学习是一生的过程,人从一出生开始就已经在学习,如何让学习变得更加自然,更加简单,需要教师不断地努力。“游戏式”英语课堂为教师的努力提供了方向。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往这方向研究。当然,从深层次的实践与更开阔的视野考虑,本文存在研究样本代表性不足等局限,在更多取样的前提下,有待广大同仁再接再厉,继续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赵春生. 2011.《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赵秋侠. 2017.《小学英语教学中教育游戏模式的应用》[J].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第4期.
贺杰. 2011.《小学英语课堂游戏集中营》[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