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融合视角下小学高段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研究
张布燕
重庆市城口县龙田乡中心小学
摘要: 本文聚焦小学高段音乐欣赏课,从多元文化融合的视角出发,探讨其对于学生音乐素养、文化认知及全球视野拓展的重要意义。通过深入分析当前教学现状,挖掘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旨在提升音乐欣赏课的质量,助力学生在音乐学习中领略多元文化魅力,实现综合素质的发展。
关键词:多元文化融合;小学高段;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多元文化相互交融渗透,在教育领域,尤其是小学音乐教育中融入多元文化元素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小学高段学生正处于认知快速发展、文化观念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音乐欣赏课作为培养学生音乐感知、审美能力的重要阵地,引入多元文化融合的教学理念,能够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其音乐体验,为他们打开一扇通往世界音乐文化宝库的大门。
二、多元文化融合在小学高段音乐欣赏课中的意义
(一)拓宽音乐视野,丰富审美体验
世界各国各民族音乐风格迥异,如热情奔放的拉丁美洲音乐、悠扬空灵的北欧民谣、节奏强烈的非洲鼓乐等。将这些多元文化音乐引入课堂,能让学生摆脱单一文化音乐的局限,接触到不同音色、旋律、节奏的组合,感受音乐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从而丰富自身审美体验,提升对美的鉴赏力。
(二)培养文化理解与包容精神
音乐是文化的载体,每一种音乐背后都蕴含着特定民族的历史、风俗、信仰等文化内涵。学生在欣赏不同国家音乐时,如聆听中国古典民乐了解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感受印度音乐中宗教仪式的庄重,能深入探究文化根源,理解文化差异,进而培养包容不同文化的胸怀,增强文化认同感。
(三)激发创造力与创新思维
多元文化音乐的碰撞融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源泉。当学生接触到风格多样的音乐创作手法后,会启发他们在音乐创作、表演等方面大胆尝试新元素,打破传统思维定式,将不同文化音乐特点进行重组,激发自身创造力,为音乐学习注入活力。
三、小学高段音乐欣赏课教学现状
(一)教材内容局限
现行小学音乐教材虽涵盖部分中外经典音乐作品,但多元文化体现不够充分,对于一些小众国家、新兴音乐风格涉及较少,且教材更新速度较慢,难以跟上时代潮流,无法满足学生对多元音乐文化的探索欲望。
(二)教学方法单一
多数教师在音乐欣赏课上仍采用传统讲授法,播放音乐后简单介绍作品背景、作者生平,让学生被动聆听,缺乏互动性与体验性教学环节,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学生无法深入理解音乐内涵,课堂氛围沉闷。
(三)教师多元文化素养不足
部分音乐教师自身知识储备局限于本土音乐及常见西方古典音乐,对世界其他地区音乐文化了解不深,缺乏系统学习与培训,在教学中无法精准、生动地向学生传递多元文化信息,限制教学质量提升。
四、多元文化融合视角下的教学策略
(一)拓展教材内容,构建多元音乐资源库
1.1挖掘经典与小众作品
教师在教学之余,广泛搜集世界各国经典音乐,如日本的雅乐、俄罗斯的芭蕾舞剧音乐,同时关注小众民族音乐,像保加利亚的女声合唱。将这些作品整理成教学资源库,根据课程标准与学生兴趣,有针对性地补充进课堂教学,拓宽教材边界。
1.2结合时事热点引入音乐
关注国际文化交流活动、音乐赛事等时事,及时将热点中的音乐元素引入课堂。例如,当某国际音乐节聚焦中东音乐时,教师可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阿拉伯音乐作品,让学生了解其独特的音阶、装饰音特点,感受异域风情,使音乐教学与时代同步。
(二)创新教学方法,增强学生体验
2.1情境创设法
在欣赏欧洲古典歌剧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布置歌剧院场景,播放歌剧片段同时展示舞台画面、演员表演,让学生仿佛置身歌剧院,沉浸于歌剧艺术氛围,直观感受其音乐魅力与表演形式,加深对作品理解。
2.2比较欣赏法
选取中国古筝曲与韩国伽倻琴曲,两首乐器同属弹拨类且音色相近。教师引导学生从演奏技法、旋律走向、表达情感等方面对比欣赏,分析异同,让学生在对比中明晰两国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脉络,提升音乐分析能力。
2.3音乐实践法
对于非洲鼓乐欣赏课,教师课前准备非洲鼓,课堂上先让学生观看非洲鼓表演视频,感受其热烈节奏,后分组让学生亲自尝试击鼓,配合简单舞蹈动作,在实践中体会非洲鼓乐的动感活力,将抽象音乐感知转化为具体身体体验。
(三)提升教师素养,打造专业师资队伍
3.1参加专业培训
学校积极组织音乐教师参加多元文化音乐培训课程,邀请国内外专家讲学,内容涵盖世界民族音乐分类、音乐文化解读、跨文化教学方法等,提升教师理论知识水平,拓宽文化视野。
3.2开展教研活动
校内定期开展音乐教研活动,以多元文化音乐教学为主题,教师们分享教学案例、交流心得,共同探讨教学难题,如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印度音乐复杂节奏等,在研讨中相互学习,促进专业成长。
五、教学实践
在某小学六年级音乐欣赏课 “环球音乐之旅” 单元教学中,教师首先引入一首巴西桑巴舞曲,通过多媒体展示巴西狂欢节热闹场景,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桑巴节奏特点。接着,对比播放中国民间秧歌调,让学生分组讨论两首乐曲在节奏、乐器使用、情绪表达方面差异,深入理解东西方民俗音乐区别。课后,学生反馈对多元音乐兴趣浓厚,能从文化角度欣赏音乐,且在学校文化节上自发组织多元文化音乐表演,展示学习成果。
六、结论
多元文化融合为小学高段音乐欣赏课注入新活力,通过拓展教材、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师素养等策略实施,能有效解决当前教学困境,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热情,培养其文化包容与创新能力。在未来教育中,持续深化多元文化在音乐课堂的渗透,将助力小学高段学生在音乐海洋畅游,成长为具有国际视野、多元文化素养的新时代人才。
参考文献:
[1] 曹理。音乐学科教育学 [M].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 洛秦。音乐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导论 [M]. 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