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沙水游戏中提升幼儿问题解决能力的实践研究

作者

朱新瑜

张家港市实验幼儿园 215600

[摘  要]:大七班幼儿在沙池引水游戏中遇到问题后有问题解决的意识,但是不能以适当的方式解决问题,引水游戏成功率不高。本文教师聚焦大七班沙池引水工程游戏,从主管与客观方面分析幼儿游戏中问题解决能力水平,通过小组游戏、游戏分享、游戏解读、材料提供等多种形式实践研究提升幼儿沙池引水游戏中问题解决能力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问题解决能力;大班沙水游戏;提升

沙水游戏是以沙、水这两个材料为基础,对沙水进行多样探究。我园沙池中没有水源,经过实践讨论,孩子们决定将水引入沙池,使沙水游戏顺利开展。引水工程中蕴含着许多的探究与可能性,能够发展幼儿的合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让幼儿在游戏中发现问题,尝试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本文主要围绕大七班幼儿在沙池引水工程中的问题解决能力现状和有效提升策略进行实践研究。

一、大七班沙池引水游戏中幼儿问题解决能力情况分析

根据多次幼儿引水游戏观察,对引水游戏中幼儿的问题解决能力较弱的现象进行成因分析,可以分为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两方面。

(一)从主观方面分析沙池引水游戏中幼儿问题解决能力较弱原因:

1.缺少游戏前的游戏计划:引水游戏开始前,幼儿对于游戏没有提前进行思考,没有制定相应的游戏计划,导致游戏时行为较为随意,目的性不强,发生问题时解决较慢或不知如何解决,影响游戏开展。

2.幼儿引水经验不足:由于之前没有玩过沙水游戏,刚接触时幼儿对引水材料不熟悉,缺少对于引水活动的认知,游戏经验不足,不能熟练运用提供的材料组合运用进行引水活动,导致游戏中问题产生较多。

3.幼儿小组合作力不够:引水游戏工程量比较大,大班幼儿在引水游戏中适合以小组形式开展。实际游戏中幼儿共同开展引水游戏,但小组分工不明确,有合作行为但是不能长时间进行,遇到问题有时不能通过沟通协商合作解决,导致问题解决缓慢。

4.幼儿自身探究能力存在差异:大班幼儿自身能力存在差异,在沙池引水游戏出现问题时多数幼儿有尝试解决问题的意识,极少数幼儿能自主解决,多数幼儿解决问题的方式简单,很少运用推理、对比、调整等方式深入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导致引水活动成功率不高。

(二)从客观方面分析沙池引水游戏中幼儿问题解决能力较弱原因:

1.游戏次数少:沙水游戏开展次数少或是间隔时间过长,致幼儿对于沙池引水游戏的兴趣减少,经验获取困难。

2.材料提供不合理:引水材料过于单一、缺少辅助材料等情况会限制幼儿在引水活动中展开探究,影响问题的解决。

3.教师引导不适宜:游戏前缺少游戏导入与前期问题回顾,使得两次游戏之间缺少衔接,幼儿游戏经验断裂;游戏中教师介入过多或介入不适宜影响打断幼儿游戏进程;游戏后游戏讲评的缺失导致问题积压,没有发挥集体的力量。

4.游戏时间限制:引水游戏需要较长的游戏时间,幼儿会在游戏中发现问题、尝试解决问题,充足的游戏时间是问题解决的基础保证,游戏时间也会影响幼儿解决问题。

二、提升大班幼儿沙池引水游戏中问题解决能力的有效支持策略

(一)小组开展引水游戏,鼓励合作解决问题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大班幼儿应“活动时能与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难能一起克服。”,根据大班幼儿能力特点,鼓励幼儿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引水游戏。开展小组游戏后,幼儿能自主组队,进行引水讨论设计;游戏中遇到问题时,他们出现了多人商量、合作改进的做法,鼓励各能力阶段的幼儿互相组队,能力强的幼儿起到一定的带领作用,能力较弱的幼儿也能在小组合作中参与讨论,尝试解决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形式开展沙池引水游戏,幼儿解决引水问题的速度与能力明显提高。

(二)重视游戏导入分享,拓展幼儿多样思维

游戏前的导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游戏导入中回顾上次游戏问题,唤起幼儿游戏经验;交流本次游戏计划,明确游戏目标。游戏结束后的分享是提升幼儿思维、积累经验的有效途径。将幼儿游戏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幼儿交流、游戏视频回看等多种形式进行有针对性的探究,将问题卷入全班幼儿,教师不将答案直接告知幼儿,而是鼓励幼儿发散思维,通过猜测、对比、调整、验证等多种方式解决问题,通过适宜的引导帮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解决问题,提升问题解决的能力。

(三)观察幼儿游戏情况,及时调整引水材料

游戏材料是幼儿开展游戏的基础,提供数量充足适宜的引水材料利于幼儿引水游戏的开展。刚开始接触引水,幼儿能力与引水经验还不足,教师可以提供操作较为简单的半剖面管、圆管、支架等材料,操作简单易上手,能使幼儿较快获得成功感,激发深入探究,教师要密切关注幼儿的引水游戏行为、倾听幼儿的声音,根据幼儿的游戏行为分析和游戏需求及时调整引水材料。随着引水游戏的深入开展,幼儿对于引水有了更多的创意想法——进行多管道引水,为了解决多管道引水这一问题,幼儿进行了多次讨论与操作,这时教师就要考虑到幼儿需求,提供大量的管道、二通接头、三通接头、阀门、支撑立板等多样材料支持幼儿游戏深入开展,并在游戏中观察幼儿对材料的使用与疑问。多样适宜的材料能为问题的解决提供多重可能性,激发幼儿解决问题的意愿。

(四)定期进行游戏解读,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幼儿是游戏的主人,但是游戏的开展也离不开教师的支持。教师可以通过照片、视频记录的方式将幼儿引水过程进行记录,定期进行游戏解读,分析了解不同幼儿的游戏水平,结合幼儿讲述、问题讨论等方式全面了解幼儿需求,制定适宜的课程。通过案例研讨、游戏视频分析、案例撰写、视频档案回顾等分析幼儿在引水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和关键经验,梳理幼儿的发展过程。不断反思教师自身,努力从课程开展、游戏解读、介入引导、材料提供、环境创设方面提升自身专业水平,让引水工程向着更加深入适宜的方向行进,在游戏开展中提升幼儿问题解决能力。

参考文献

[1]李萍.主动学习环境中提升幼儿解决问题能力的实践与思考——以幼儿园区域游戏为例[J].青海教育,2021,(04):56.

[2]肖龙珍.活动区游戏中提升幼儿问题解决能力的策略[J].求知导刊,2021,(20):18-19.DOI:10.14161/j.cnki.qzdk.2021.2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