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轻松应对胸外科手术后呼吸训练

作者

周玲

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

胸外科手术是指对人体胸部器官进行的外科手术,包括肺、食管、气管等器官。术后康复训练,尤其是呼吸训练对患者恢复健康至关重要。正确的呼吸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改善呼吸功能,预防术后并发症。本文将介绍胸外科术后的呼吸训练方法,希望对广大患者及家属有所帮助。

一、胸外科术后早期呼吸训练方法

(一)腹式呼吸训练

提到呼吸,我们通常会想到胸部的起伏。但是,真正健康有效的呼吸方式,却是发生在我们的腹部。这就是著名的腹式呼吸,也叫作膈肌呼吸。它是人体最原始、最自然的呼吸方式,就像婴儿睡着时,小肚子一鼓一鼓的,充满着生命活力。

腹式呼吸的训练方法并不复杂。首先,找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可以平躺在床上,也可以靠坐在椅子里。然后,一只手轻轻放在胸口,另一只手放在肚脐周围。接下来,开始慢慢地吸气,注意要用鼻子吸气。吸气的时候,尽量把小腹撑起来,让小腹隆起,仿佛充了气的气球一样。与此同时,胸部保持相对静止,不要刻意升高。吸气的时间大约在3到5秒钟。然后,开始缓缓呼气,也是用3到5秒钟的时间,感受小腹慢慢回落,像气球在缓缓瘪下去。反复练习这个过程,每天坚持15到20分钟,渐渐地,你就能掌握腹式呼吸的诀窍了。

刚开始练习腹式呼吸的时候,可能会觉得有点别扭,小腹胀,胸口闷闷的,好像呼吸不畅。这都是正常现象,不要着急,慢慢适应就好。你可以想象自己是一个小婴儿,安安静静地躺在摇篮里,享受着绵长而惬意的呼吸。当你逐渐熟悉并掌握腹式呼吸后,你会发现,它带给身体的好处是多方面的。

腹式呼吸可以帮助我们吸入更多新鲜空气,让肺泡得到充分地扩张。平时我们呼吸往往比较浅表,许多肺泡其实并没有参与工作。而腹式呼吸就像一个深井泵,能把肺部最底层的肺泡都打开,大大增加肺活量。腹式呼吸还能改善血液循环,尤其是下肢的血液循环,因为膈肌每次下降,都会对腹腔内的大血管产生挤压,从而加快血液回流。腹式呼吸还是一种天然的“镇静剂”,可以帮助我们放松身心。当我们焦虑紧张时,呼吸往往会变得急促和混乱,这时,不妨尝试几个腹式呼吸,慢慢吐纳,就能让紧绷的神经放松下来,压力和烦恼也随之烟消云散。

对于刚做完胸外科手术的患者来说,及早开始腹式呼吸训练尤为重要。手术后,患者的胸廓活动度下降,肺功能受损,如果不及时锻炼,很容易并发肺不张、肺部感染等问题。而规律的腹式呼吸训练,可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肺功能,加快排痰,减少并发症。同时,温和的腹部运动还能促进肠蠕动,减轻腹胀等不适症状。可以说,腹式呼吸是术后康复的一剂良方,患者朋友们一定要重视起来,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练习,相信不久就能重拾健康,回归正常而美好的生活。

(二)深呼吸训练

如果说腹式呼吸是开启健康生活的金钥匙,那么深呼吸就是通往康复之路的急先锋。所谓深呼吸,就是要尽可能地多吸入新鲜空气,让胸腔得到充分地扩张。它是在腹式呼吸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呼吸训练方法。

深呼吸的动作要领是:用鼻子慢慢吸气,同时尽量把肚子和胸部都撑起来,让胸廓扩张到最大程度。吸气后,再屏住呼吸2到3秒钟,感受胸腔的饱满。然后,用嘴巴缓缓呼气,尽量把肺里的浊气都呼出去。呼气的时候,胸廓慢慢回缩,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就这样反复训练,每次做10到15个深呼吸,每天练习3到4次。

深呼吸听起来很简单,但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首先,它能显著提高肺活量。通过深呼吸,我们可以调动平时不太活跃的肺泡,让它们重新焕发生机。这样,更多的新鲜空气可以进入肺泡,更多的二氧化碳可以排出体外,气体交换的效率大大提升。其次,深呼吸还能促进胸廓的灵活性。胸廓就像一个天然的“呼吸泵”,它的活动幅度直接影响着呼吸功能。通过深呼吸训练,我们可以拉伸和放松胸廓周围的肌肉,让胸廓的起伏更加顺畅有力。久而久之,呼吸也会变得更加深入和丰盈。

对于胸外科手术后的患者来说,深呼吸的意义更加特殊。手术后,患者的肺泡膨胀受限,容易萎陷,引发肺不张。如果不及时干预,肺不张可能会演变成肺炎等严重并发症。而规律的深呼吸训练,就像一双隐形的手,轻轻地把萎缩的肺泡一个个撑开,让它们重新充盈起来。同时,深呼吸还能帮助支气管分泌物的排出,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可以说,深呼吸是预防肺部并发症的一道天然屏障。

(三)咳嗽训练

咳嗽,是我们身体自带的一种防御机制。每当呼吸道受到异物入侵,或是有过多的分泌物堆积时,咳嗽反射就会被激活,帮助我们把这些不速之客统统“请”出去。对于胸外科手术后的患者来说,正确地咳嗽更是一项必修课,它可以帮助排痰,预防肺部感染,让康复之路更加平坦畅通。

那么,术后患者该如何正确地咳嗽呢?首先,要采取坐位或半卧位,保证胸腔有足够的活动空间。然后,深吸一口气,用3到5秒的时间,尽量把肺泡撑开。接着,屏住呼吸2到3秒钟,让气流在胸腔内聚集。最后,用力咳嗽,让聚集的气流猛地冲击气管,把里面的痰液和分泌物统统带出来。咳嗽的时候,记得用双手或抱枕轻轻压住伤口,减少牵拉带来的疼痛。每次咳嗽后,还要用力呼气,把残留在肺里的浊气呼出去,为下一次咳嗽做准备。就这样,每天练习咳嗽15到20次,你的气道就会变得畅通无阻,远离感染的威胁。

刚做完手术的患者咳嗽时难免会感到疼痛,这很正常,不必太担心。疼痛是身体在告诉你,它正在经历一个不平凡的恢复过程。你要学会倾听和安抚身体的感受,给予它温暖的鼓励。同时,也要学会一些缓解疼痛的小妙招。比如,咳嗽前服用医生开具的止痛药,或是在伤口周围敷上温热的毛巾,都能让疼痛的感觉减轻不少。随着咳嗽训练的深入,你会发现,疼痛正在一天天远去,身体正变得越来越强大。

有的患者可能会担心,咳嗽会不会对伤口不利,会不会造成出血或其他并发症。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只要你掌握了正确的咳嗽方法,在医生的指导下有节奏地练习,适度的咳嗽反而有利于伤口的愈合。因为咳嗽时,胸腔和腹腔的压力会陡然升高,这个过程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让伤口获得更多的养分和氧气。当然,前提是咳嗽要有度,不能过于频繁或用力过猛,否则反而会适得其反。

二、胸外科术后进阶呼吸训练方法

(一)胸廓扩张训练

胸廓扩张是提高胸廓活动度的有效训练方法。具体训练步骤:

1. 取直立位,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手叉腰。

2. 深吸气时,两肘向后上方用力伸展,同时挺胸收腹。保持3~5秒。

3. 呼气时两臂放松,恢复到起始位置。重复10—15次。

4. 两手交替举高,重复上述过程10—15次。

(二)上肢运动训练

上肢运动不仅可以增加胸廓活动度,还能恢复上肢力量,对日常生活很有帮助。

基本动作有:

1. 两臂前平举,吸气时两臂向上举高过头,呼气时还原。

2. 两臂体侧平举,吸气时两臂向上举高过头,呼气时还原。

3. 两手扶墙,吸气时上身前倾,呼气时还原。

每个动作15—20次,可根据恢复情况逐步增加运动量。

(三)呼吸肌训练

呼吸肌是维持呼吸功能的重要肌肉,主要包括膈肌和胸外肌。常用的训练方法有:

1. 腹式呼吸:用一只手放在腹部,感受腹部起伏的幅度,控制呼吸节奏,使膈肌得到充分锻炼。

2. 吹气球:用嘴吹气将气球慢慢吹大,可增强呼吸肌力量。开始可吹小气球,然后逐渐增大气球体积。

3. 吹蜡烛:假设有一排蜡烛,用口缓慢匀速吹气,每次吹熄 1 支蜡烛,直至全部吹熄。重复3—5次。

结语

呼吸训练是胸外科术后康复的关键环节,对改善呼吸功能、预防并发症有重要作用。不同时期应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难度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同时要注意,训练过程中如出现胸痛、气促等不适,要及时停止训练,必要时咨询医生。只要掌握正确方法,持之以恒,术后呼吸功能一定能够得到有效改善,日常生活质量也会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