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陈鹤琴理论的幼儿园游戏化教学方法研究
周雪梅
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金湾第三幼儿园 712000
摘要: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对于幼儿教育也从知识传授转向综合素质的培育,促使幼儿成为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开放型人才。《学前教育法》曾提出明确的要求,要禁止对学生超前教授学科知识,要做到以游戏和探索为核心,从自然和社会中取材进行生活化整合,保障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在幼儿园开展游戏化教学时,教师可以以陈鹤琴理论为导向,有效开展游戏化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幼儿园游戏化教学效果。本文聚焦了基于陈鹤琴理论的幼儿园游戏化教学方法,通过对陈鹤琴理论的深入剖析,紧接着详细探究了在陈鹤琴理论指导下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的策略,以期能够推动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的发展,促进幼儿的全面成长。
关键词:陈鹤琴理论;幼儿园;游戏化教学
引言
幼儿(3到6岁)时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幼儿具有好奇心强、活泼好动的身心特点。教师通过以游戏作为载体,开展游戏化教学,不仅能够满足幼儿的天性,还能够帮助幼儿在趣味的游戏中认识世界、学习知识和技能,真正做到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这既是《学前教育法》的要求,更是幼儿教育的发展趋势。陈鹤琴的“活教育”的理念,旨在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符合目前的教育理念的趋势,通过以陈鹤琴理论为导向,开展幼儿园游戏化教学,更好地遵循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幼儿园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一、陈鹤琴理论
陈鹤琴理论,全称是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认为教育要贴近生活、注重实践,侧重于幼儿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和全面发展。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体系包括三大理论:目的论、课程论和方法论。具体而言:
在目的论方面,陈鹤琴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要培养幼儿成为拥有健全的身体、建设的的能力、创造的能力、合作的态度和服务的精神的现代中国人。这为幼儿园游戏化教学指明了方向,游戏化教学应围绕培养幼儿的全面发展来开展。
在课程论方面,陈鹤琴主张“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认为课程的设置要以幼儿的心理和社会的需求为基础,强调幼儿要直接接触自然和社会,通过亲身体验来获取知识。在幼儿园游戏化教学中,游戏的内容和素材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实际,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到真实有用的知识,并能够将知识应用于实践,有效培养幼儿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方法论方面,陈鹤琴强调“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的教学方法,强调幼儿通过实际的操作来学习,鼓励幼儿通过分组学习和共同研讨,来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游戏本身就是“做”,幼儿在趣味游戏的吸引下,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育活动,通过思考探究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提升。
二、陈鹤琴理论下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的策略
1.拓展游戏活动空间
游戏活动空间在游戏化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为幼儿提供了自主探索和互动的环境,幼儿在活动空间中能够自主选择游戏内容和游戏方式,与同伴进行竞争或合作,能够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游戏活动空间直接影响了幼儿游戏的的体验和效果。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强调要让幼儿接触大自然和大社会,让幼儿在与自然和社会的直接接触中获取知识和经验。这就要求了教师在陈鹤琴活教育理念下,要积极因此拓展幼儿的游戏活动空间,不仅包括园内的室内外场地,还可以延伸到园外的社区、公园、科技馆等场所。教师可以在走廊的墙壁上、活动室和操场中通过合理规划,布置出一个个的主题角,划分出一个活动区域,将一切可利用的地方,开辟成活动区,如角色扮演区、野战区等,让幼儿在多样化活动区中,自由开展游戏活动。每天为幼儿预留出自主参与活动的时间。例如,教师在面对幼儿对于玩具的的争夺而产生的激烈的争执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幼儿开展“士兵突击进行时”的游戏时,教师组织幼儿在野战区,以小组的形式开始打仗故事,幼儿在野战区能够利用道具,来开展“战斗”,让幼儿野战区能够得到充分的玩耍。
2.创设良好心理环境
新《纲要》中曾明确指出教师必须作为支持者、引导者的角色与学生进行交往和互动,开展工作。良好的心理环境是有效开展游戏教学的重要保障,能够促使幼儿积极参与到游戏教学中,从而提升幼儿的综合能力,促使幼儿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现代人类”。而陈鹤琴强调要尊重幼儿的个性和兴趣,让幼儿在自由、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因此,作为教师,要坚持以平等、尊重的态度,跟每个幼儿进行平等地交流与沟通,作为幼儿参与活动地引导者,引导幼儿完成游戏,这不仅能够充分尊重幼儿的自主性还能够培养幼儿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师在组织幼儿参与手枪大战游戏时,引导学生商讨手枪的作战计划,在计划完成之后,开展别开生面的手枪大战。在幼儿开始手枪大战时,教师要作为观察者和引导者的身份,来辅助幼儿开展手枪大战。
3.游戏与课程相融合
《学前教学法》曾明确指出,教师要以游戏和探究作为幼儿教育的教学方式,这体现了游戏化教学的重要性。在陈鹤琴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教师将游戏与课程相融合,让幼儿在游戏实践中,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来完成游戏。这种方法不仅能够使课程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出设计多样化的游戏,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可以通过户外游戏为载体,幼儿在户外活动时,教师为不小心伤到膝盖的幼儿清理和包扎,这就让幼儿对医疗救助产生了浓厚兴趣,在野战区搭建起战地医院,想要体验救助“伤员”,不仅能够满足幼儿玩枪的兴趣,还能够让幼儿体验医生的“救死扶伤”。幼儿通过观察、操作,在游戏中演绎着温暖由有趣的趣味故事。
三、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陈鹤琴理论的幼儿园游戏化教学方法,能够让幼儿在贴近幼儿立足实践的游戏活动空间中,通过探索和实践能够有效培养幼儿的知识与综合能力。教师通过深入探究陈鹤琴理论下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的策略能够有效促进幼儿在轻松且充满趣味性的游戏教学环节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提升,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未来,幼儿教师通过深入研究陈鹤琴理论在游戏化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以期能够脱欧的那个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秦兴洪.在陈鹤琴理论指引下,谈幼儿园课程游戏的实施与指导[J].教育界,2023,(10):98-100.
[2]史晓倩.陈鹤琴儿童游戏思想的演进与启示[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20,36(11):2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