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资源在发展幼儿平衡能力的体育游戏中的应用
肖倩红
重庆市北碚区澄江镇幼儿园 400701
摘要:本文聚焦乡土资源在发展幼儿平衡能力体育游戏中的应用。阐述了利用自然乡土材料(如竹子)打造平衡游戏设施,可锻炼幼儿平衡及前庭觉、本体觉;结合乡土文化(如舞龙活动)设计主题游戏,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组织亲子乡土平衡游戏活动(如亲子竹筏漂流),有助于增进亲子感情并提升平衡能力。研究表明,将乡土资源融入幼儿体育游戏,对幼儿身体运动能力发展、乡土文化传承以及家园共育意义重大,为幼儿教育提供了丰富且独特的教育方式。
关键词:乡土资源;幼儿平衡能力;体育游戏;乡土文化;家园共育
引言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身体运动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而平衡能力作为基本运动能力之一,对幼儿的身体协调性、空间感知以及未来的运动技能学习都有着深远影响。体育游戏是培养幼儿平衡能力的有效方式,将乡土资源融入其中,能为游戏增添独特魅力。乡土资源源于幼儿所处的地域环境,包括当地的自然景观、民俗文化、传统物件等,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合理利用乡土资源开展体育游戏,不仅能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游戏体验,还能让幼儿在熟悉的环境中增强对家乡的认知和热爱,传承乡土文化。
一、利用自然乡土材料打造平衡游戏设施
在幼儿体育教育范畴,巧妙运用自然乡土材料来打造平衡游戏设施,具备突出的教育意义与实践价值。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幼儿是在和环境的交互作用中搭建起知识架构的,而自然乡土材料恰恰为他们提供了丰富又真实的感知对象。在乡村区域,像竹木、石头、泥土之类的材料俯拾皆是,给教师开展体育教育创造了天然的资源条件。
就拿竹子来讲,它独有的物理特性让其成为极为理想的平衡游戏材料。教师能够挑选粗细各异的竹子来搭建平衡桥,竹子本身富有一定弹性,并且其表面并非全然平整,这就给幼儿的平衡挑战增加了难度与趣味性。当幼儿踏上平衡桥时,根据生理学里人体平衡调节机制,他们需要凭借前庭觉去感知头部的位置与运动状态,依靠本体觉来感受肌肉、关节的位置以及运动信息,随后通过神经系统对肌肉收缩进行调节,从而调整身体重心,维持平衡状态。这一过程不光锻炼了幼儿的平衡能力,还推动了他们前庭觉与本体觉的发展。在某个乡村幼儿园,教师组织幼儿开展“竹桥探险”游戏,幼儿们在踏上竹桥时,小心翼翼地调整着自己的步伐,眼睛紧紧盯着桥面,手臂自然而然地伸展以保持平衡。通过不断地尝试与练习,他们渐渐掌握了在竹桥上行走的技巧,平衡能力也获得了显著提高。
二、结合乡土文化设计平衡主题游戏
乡土文化是地域特色的重要体现,富含教育元素,与幼儿平衡能力培养相结合,可设计出特色鲜明且具教育意义的主题游戏.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强调文化对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性,乡土文化主题游戏能为幼儿创造文化情境中的学习发展机会.
以舞龙活动为例,教师可组织“小龙人平衡接力赛”游戏。准备阶段,教师引导幼儿用稻草、竹竿等乡土材料制作简易龙身道具,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与创造力。游戏时,幼儿分组手持龙身道具在规定路线接力赛跑,要保持龙身平衡不掉落,这不仅锻炼了幼儿的平衡能力,从社会学角度看,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幼儿在游戏中相互协作,共同控制龙身平衡与前进方向,学会沟通、协调与配合.比如某幼儿园的“小龙人平衡接力赛”,幼儿们积极参与,小组内分工明确,有的掌控前端,有的保持中间平稳,有的在后端跟随节奏,齐心协力为小组胜利努力,让幼儿在欢乐中锻炼平衡能力的同时,也体验到团队合作的乐趣。
三、组织亲子乡土平衡游戏活动
在幼儿的成长历程里,家庭所起到的作用无可取代。开展亲子乡土平衡游戏活动,不失为强化家园共育的高效方式,能为幼儿带来更为多元的游戏感受。依据家庭系统理论,家庭中的各个成员彼此影响,而亲子一同参与游戏,有利于塑造优良的家庭互动形式,推动幼儿全方位发展。
教师定时举办亲子乡土运动会,像设置“亲子竹筏漂流”“亲子高跷比赛”等项目,有着重大的教育价值与实践意义。就拿“亲子竹筏漂流”游戏来说,家长和幼儿一同站在竹筏之上,依靠协同划桨,让竹筏在水面维持平衡并向前行进。从运动学的视角来讲,此过程需要家长与幼儿动作协调同步,一起调节身体重心,从而保障竹筏的平稳,这不但加深了亲子间的情感联系,还促使家长和幼儿在相互配合中共同提高平衡能力。
比如,在某一次亲子乡土运动会的“亲子竹筏漂流”项目里,家长和幼儿密切协作,家长悉心指导幼儿划桨的动作和节奏,幼儿也认真听从家长的指令,经过两人的共同付出,竹筏稳稳地在水面上向前行驶。在此期间,亲子关系愈发融洽,双方的平衡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四、结语
综上所述,乡土资源在发展幼儿平衡能力的体育游戏中具有独特价值。无论是自然乡土材料制成的游戏设施,还是融入乡土文化的主题游戏以及亲子乡土平衡游戏活动,都为幼儿提供了多元化的发展机会。在幼儿教育中,应持续挖掘和利用乡土资源,创新游戏形式与内容,进一步促进幼儿平衡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同时强化幼儿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让乡土文化在幼儿教育中得以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瑞锋.幼儿体育活动中本土资源的利用与创新[J].福建教育研究,2025(1):77-78
[2]沈幼治.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融入乡土资源的策略[J].启蒙,2024(12):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