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批判性阅读训练的研究
逯漫漫 袁瑜泽 孔令梅(指导老师)
吉林建筑科技学院 吉林 长春 130114
基金项目:2024年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项目编号:S202413604057)
摘要:批判性阅读是英语学习的重要技能,对提升学生思辨能力、创新意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梳理批判性阅读内涵特征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系统探讨了在英语教学中开展批判性阅读训练的有效路径。一方面,构建涵盖认知、元认知、情感三维度的理论框架,为训练提供理论指导。另一方面,从教学设计、教学模式、训练平台、评价反馈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实施策略,包括科学设计教学方案、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拓展校内外训练平台、注重评价反馈优化等,旨在多维度、全方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阅读能力,促进学生英语素养的整体提升。
关键词:英语教学;批判性阅读;思维训练
引言: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批判性阅读能力成为英语学习者应对海量信息挑战所必需的关键技能。长期以来,我国英语阅读教学存在重理解轻思辨、重结果轻过程等问题,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缺乏主动质疑的意识。开展批判性阅读训练,有助于学生突破思维定式,提高逻辑思辨能力,养成慎思明辨的习惯,形成开放包容的心态,促进批判性思维品质的形成。因此,英语教学中有必要加强对学生批判性阅读能力的培养。
一、批判性阅读的内涵与特征
批判性阅读是一种高级思维活动,融合了认知、元认知、情感三个维度。从认知维度看,批判性阅读涉及分析、评价、创造等高阶思维能力,要求读者运用多种策略分析文本结构、概括中心内容、推理作者观点、评判论证逻辑,进而提出自己的见解。从元认知维度看,批判性阅读离不开读者对阅读过程的计划、监控、调节和评估。读者要根据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策略,检测理解困难并及时调整,反思总结阅读得失,不断完善阅读方法。从情感维度看,批判性阅读源于读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需要读者以开放包容的心态、专注投入的状态参与阅读,在与文本的交互中体验阅读乐趣,唤起进一步探究的动力。
二、英语教学中批判性阅读训练的实施策略
(一)科学设计教学方案,精选训练材料与活动
教师要全面分析学情,明确批判性阅读训练的具体目标,包括掌握英语批判性阅读策略、提升英语文本分析评判能力、养成用英语自主思考的习惯等,并细化为可检测的子目标。训练材料的选择要兼顾语言难度、话题广度、语篇真实性等因素。教师可选用英文时事新闻、英语论说文章、英美文学作品等不同体裁的语料,难度循序渐进,话题涉及文化、科技、哲学等多个领域,以开阔学生英语视野。要着重选择有鲜明观点、合理论证结构的英语材料,便于学生用英语分析和评判。在训练活动设计方面,要从认知、元认知、情感三个维度统筹考虑。如在认知层面,设计预测英语写作意图、用英语综合归纳要点、评价英语论证逻辑等活动,循序渐进提升学生英语思维能力;在元认知层面,引导学生制定英语阅读计划、自我检测英语理解、评估英语策略运用等,加强对英语阅读过程的自我调控;在情感层面,创设轻松互动的英语学习氛围,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鼓励用英语自由表达观点,培养英语探究欲望。活动形式要灵活多样,采用英语小组合作、师生英语对话、英语角色扮演等方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让其在实践中内化用英语进行批判性阅读的思维方式[1]。
(二)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激发学生多元思维
批判性阅读训练要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建构英语知识。教师可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如“先学后教”,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英语文本、提出问题,培养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再由教师进行点拨指导,发挥学生英语学习主体性。在课堂讨论中可引入“六顶思考帽”方法,引导学生从事实、感觉、积极、消极、创意、后设六个角度多维度分析英语文本,拓宽英语思路,突破思维定式。开展“正反方”英语辩论活动,学生通过英语小组合作从支持和反对两个立场用英语阐述观点,学会多角度看待问题,培养英语批判性思维。此外,教师还要示范用英语进行批判性阅读的思维过程,将内隐的英语思维技能外显化。在阅读英语文章时,教师可用英语大声说出自己提出的问题、推理作者观点的依据、怀疑论证是否充分等,讲解英语分析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用英语进行批判性思维的方法。在英语阅读讨论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英语反思阅读收获和不足,分享心得体会,用英语交流讨论,加深对英语批判性阅读策略的理解,内化英语思维方式[2]。
(三)拓展校内外训练平台,营造沉浸式学习环境
要开展有效的批判性阅读训练,学校应整合校内外资源,为学生搭建多元化的训练平台。学校图书馆是重要的阅读资源中心,可开辟批判性阅读专区,精选富有思想性的中外读物,定期推荐优质书目,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接触不同观点。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搭建线上阅读交流平台,让学生随时分享阅读心得、开展讨论交流,拓展阅读时空。策划英语阅读节、读书征文等校园活动,设置批判性阅读专项奖项,表彰优秀读者,激发阅读热情,引导学生深度阅读,提升鉴赏能力。开发校本批判性阅读课程,将思辨教育融入英语课堂,让批判性阅读成为教学常态。另一方面,学校还要加强与校外机构的合作,拓宽学生视野。通过定期邀请英语教育专家开展讲座,学生可以了解批判性阅读教学的前沿理念和实用技巧,开阔眼界。组织参观报社、出版社等语言文化单位,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语言的运作方式,增强语言运用意识。积极组织学生参与英语演讲、写作等校外竞赛,在实践中强化批判性阅读能力,检验学习成果。学校还要注重家校沟通,引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营造鼓励独立思考的家庭氛围。推广亲子共读活动,传授批判性亲子阅读指导方法,形成家校合力,共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阅读素养。
(四)注重评价反馈优化,促进学生能力提升
批判性阅读能力的评价要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评价主体不仅包括教师,还要重视学生自评和生生互评。教师评价要兼顾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全程记录学生的阅读历程。学生通过用英语填写阅读日志、思维导图等,对英语阅读过程进行自我监控和调节。组织英语生生互评,学生之间用英语分享阅读心得,用英语相互质疑、辩论,在碰撞交流中加深英语理解。评价内容不仅要考查对英语文本内容的识别、分析、评判能力,还要关注学生对英语阅读策略的运用、英语阅读态度的变化等。评价方式要灵活多样,采用英语测试、访谈、作业等多种形式。可设置开放性英语测题,考查学生对同一议题的不同英语观点的分析能力;通过提交英语阅读报告,考查学生对英语文章主旨、结构、论证的把握能力;开展英语主题论坛,考查学生用英语表达批判性思维的口语能力。评价要注重英语阅读过程与结果并重,关注学生英语能力在不同阶段的变化。教师要根据评价结果有针对性地改进英语教学,调整英语训练重点和策略。同时,要与学生共同用英语讨论评价结果,引导学生正视自身英语优缺点,找出提升英语空间,增强英语自我效能感,形成内生的英语学习动力[3]。
结束语
总之,批判性阅读能力是英语学习者在信息时代必须具备的关键素养。在英语教学中实施批判性阅读训练,要遵循批判性阅读的认知规律,把握情感体验、态度养成的内在机制,以教学内容为载体,以思维方法为主线,精心设计训练方案,创新训练模式,拓宽训练渠道,健全评价机制,多管齐下,促进学生批判性阅读能力的提升。培养具备批判性阅读素养的英语人才,需要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学生养成批判习惯,学校完善配套措施,社会营造浓郁氛围,方方面面形成合力,共同助力英语教育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朱宇,张爽,鄢娜.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林区教学,2024,(11):82-85.
[2]吕丹.高校英语教学中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与实践研究[J].现代英语,2024,(20):19-21.
[3]肖华.英语专业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路径探究[J].现代英语,2024,(16):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