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家园社协同育人背景下幼儿品德启蒙教育实践研究

作者

钱俊桦

福州市新店中心幼儿园 350012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教学的创新性发展,教师要关注幼儿品德启蒙教育的重要性,引导幼儿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具备基本的是非判断力,完成自身道德行为的管理。文章重点分析家园协同共育的重要性,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实现对幼儿的品德启蒙教育。

关键词:家园协同;幼儿品德启蒙;启蒙教育

品德启蒙教育对幼儿个人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将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充分融合,组织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实现对幼儿品德行为的有效指导,提高幼儿园教育效率和质量。

一、突出品德启蒙教育优势,增强家长的教育认同感

在家园协同发展背景下,教师要综合考虑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注重幼儿的品德启蒙教育,支持幼儿深层次的品德认知,具备基本的是非观念和判断能力,教师作为幼儿个人成长的引导者,应考虑幼儿个人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引导家长共同参与到对幼儿的品德启蒙教育中。那么,教师要与家长沟通交流,让家长认识到幼儿品德启蒙教育的重要性,部分家长认为幼儿园只需要管理幼儿行为,开展知识教育,不重视对幼儿的品德启蒙教育,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与家长共同讨论,认识到幼儿品德启蒙教育的重要性。为此,教师可以注重家长的德育意识培养,采取多种形式,家访、电话交流、交流会、讲座等方面,让家长认识到幼儿品德启蒙教育的重要性,积极配合教师的日常工作,共同开展对幼儿的品德启蒙教育。

例如,幼儿园应支持教师的各项工作,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育空间和平台,通过多样化的家园协同形式规划,与家长建立初步联系,让家长认识到幼儿品德启蒙教育的重要性。那么,幼儿园要定期与家长沟通交流,聘请具备丰富家庭教育经验或品德启蒙教育的专家,举办讲座活动,使用更多专业知识让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影响,注重家庭教育中家风、家教的合理建设。同时,教师要主动与家长沟通交流,在日常幼儿教学过程中向家长汇报幼儿的学习行为、学习态度、情绪变化等,通过家访、谈心的方式让家长认识到幼儿品德启蒙教育的重要性,从而指导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管理幼儿。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真正做到思想传递,向家长传播更多的品德知识,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教育观,掌握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从而形成幼儿园的教育合力。

二、构建家园协同教育平台,形成家园互动机制

在家园协同发展背景下,幼儿的品德启蒙教育要关注幼儿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分析幼儿是否具备基本的道德观,能够自主判断道德行为的正确与否,家园协同的幼儿品德启蒙教育过程中要构建基本的教育平台,形成家园互动机制,促进家庭与幼儿园的沟通交流,及时传递幼儿学情信息,注重对幼儿的品德引导。那么,在家园协同教育平台建设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设备,建立QQ群、微信群,通过微信公众号、网络学习平台等发布相关信息,引导家长参与到幼儿的品德启蒙教育中,从而促进家园互动,了解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的教育状况。同时,在平台上教师能够及时发布更多的教育任务,指导家长的品德启蒙教育行为,为幼儿讲解更多的品德知识,促使幼儿的行为更加规范,具备基本的善恶观、是非观【1】。

例如,教师要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增加与家长沟通交流的机会,定期向家长汇报幼儿的学习状况,不仅体现幼儿的知识学习情况,还要突出幼儿阶段性的行为变化,如社交情况、礼貌状况、性格变化等,进一步引导家长开展针对性教育,根据学生的学习问题进行适当指导。同时,教师还要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向家长传播更多的品德知识,包括道德行为规范、情感态度等,以及相关幼儿品德教育案例,从而突出家园协同的重要性,确保品德启蒙教育的有效落实。

三、创新家园协同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的道德素养

在幼儿品德启蒙教育落实过程中,教师要创新家园协同教育活动,设置多样化、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支持幼儿道德行为的有效落实,形成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规范幼儿的道德行为,增强幼儿的道德情感体验,那么,教师在教育活动设计过程中,要与家长沟通交流,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道德行为、情感态度等,确保教育活动设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符合幼儿的道德认知,从而培养幼儿的道德素养和综合素质,实现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协调发展。

例如,教师要合理规划各种亲子活动,亲子活动符合家园协同的具体要求,让家长和幼儿共同参与到教育活动中,增强幼儿的实践能力,指导幼儿的道德行为,同时这种方式还能够增进幼儿与家长之间的关系,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除了亲子活动的合理设计,教师还要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家长检验幼儿的品德行为,如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关于感恩父母的道理,让幼儿践行于日常生活中,能够体贴父母、感恩父母。从而家长在这个过程中检验幼儿的道德行为,考察幼儿的道德素养和综合素质,确保品德启蒙教育的有效落实。

四、注重幼儿的品德评价,反馈更多的学情信息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落实过程中,家长的参与能够推动幼儿品德启蒙教育的创新性发展,教师应构建完善的品德评价体系,实现家园协同共育,反馈更多的学生学情信息,指导教师与家长的教育行为【2】。那么,在品德评价体系建设过程中,教师与家长应共同评估幼儿的品德状况,搭建教师与家长的互动渠道,反馈幼儿的综合发展情况。同时,品德评价还要体现在对幼儿的持续性关注,从幼儿一点一滴的成长出发,反馈更多的学情信息,评价幼儿的道德行为和素质能力。

例如,在家园协同模式下幼儿的品德评价应获取更多的学情信息,作为参考数据,引导教师改善教学策略,优化课堂教学方案。那么,教师要从日常教育的方方面面出发,记录幼儿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和道德情感。同时家长也要记录幼儿的学习状况,及时反馈给教师,包括幼儿的阶段性道德行为变化和情感状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落实针对性的教学方案。

结语

综上所述,在幼儿品德启蒙教育活动落实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家园协同教育的重要性,注重对幼儿的全方面教育,形成家庭与幼儿园的教育合力,引导幼儿道德行为和道德情感的规范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莉莉.立德树人背景下开展幼儿品德启蒙教育的策略[J].天津教育,2024,(10):168-170.

[2]徐东,彭晶,程轻霞.交叠影响理论对我国幼儿园家园社协同育人的经验与启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2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