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水工建筑物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
马鹏飞 鲍解峰 丁杨 谢建虎 周洁
常州市武进水利工程有限公司 常州213000
摘要:本研究聚焦装配式水工建筑物,深入探讨其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要点。首先阐述了装配式水工建筑物在施工速度、环境影响等方面的优势,详细分析了从构件预制、运输吊装到现场安装的全流程施工工艺,包括原材料选择、模板搭建、钢筋加工、混凝土浇筑等关键环节。同时,构建了涵盖施工前、施工中及施工后各阶段的质量控制体系,强调各阶段的控制重点与方法。通过分析,验证了合理施工工艺与严格质量控制对保障装配式水工建筑物质量的重要性,为该领域的工程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实践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水工建筑物;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构件预制;现场安装
引言
随着水利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传统水工建筑物施工方式面临着工期长、质量波动大、对环境影响显著等诸多挑战。装配式水工建筑物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模式,凭借其工业化生产、现场快速组装的特点,逐渐成为水利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它不仅能有效缩短施工周期、降低劳动强度,还能提高工程质量的稳定性和可控性,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干扰。然而,目前装配式水工建筑物在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方面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构件连接的可靠性、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管等。因此,深入研究装配式水工建筑物的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装配式水工建筑物特点与优势
在水利工程建设领域,装配式水工建筑物正凭借其独特魅力崭露头角,展现出多方面的显著特点与优势。
施工速度快是装配式水工建筑物极具竞争力的一点。传统水工建筑现场作业工序多、受气候等自然条件影响大。而装配式水工建筑物的大部分构件在工厂预制,工厂生产不受恶劣天气干扰,能连续高效作业。预制好的构件运输到现场后,像搭积木一样快速组装,极大缩短了整体工期,能让工程更快投入使用,及时发挥水利效益。
质量稳定性高也是其核心优势。工厂化预制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严格的质量检测体系,对原材料质量、构件尺寸精度和性能都能精准把控。相比传统现场施工中人为因素和环境变化导致的质量波动,装配式构件质量更可靠、一致性更强,为水工建筑物的整体质量提供坚实保障。
从环保角度看,装配式水工建筑物对环境影响小。它减少了施工现场的湿作业,降低了噪音和粉尘污染,减少了对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现场材料堆放和加工场地需求大幅减少,有效保护了土地资源。在成本方面,装配式水工建筑物具有降低成本的显著效果。工厂批量生产构件能实现规模经济,降低生产成本。而且施工周期的缩短减少了人工、设备租赁和管理等费用,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为项目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2、装配式水工建筑物施工工艺
2.1构件预制工艺
构件预制是装配式水工建筑物施工的基础,关乎整体工程质量。原材料质量把控极为关键,水泥、钢材、砂石等需严格遵循规格要求并检验,确保符合设计标准。模具制作与安装要保证高精度,误差控制在极小范围,同时采用稳固的固定方式,防止变形。钢筋加工与绑扎时,严格按照尺寸与间距标准操作,保障结构强度。混凝土浇筑前进行科学的配合比设计,浇筑过程中选择合适方式确保密实,后续按规定的养护时间与条件进行养护,以提升构件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2.2构件运输与存放
构件运输与存放对保证构件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运输方面,需依据构件的尺寸、形状、重量等特点,合理选择适宜的车辆类型。同时,要运用专业软件和交通数据规划出最佳运输路线,最大程度减少运输时间和颠簸。运输过程中,需采取有效的减震、固定措施,如使用减震垫、绳索捆绑等,避免构件在运输中因晃动、碰撞受损。在存放环节,存放场地要严格满足平整度要求,具备良好的排水条件,防止积水对构件造成侵蚀。此外,垫木支撑间距应合理设置,构件叠放层数需严格控制,防止因挤压导致构件损坏,全方位确保构件在存放期间质量不受影响。
2.3现场安装工艺
现场安装是装配式水工建筑物成型的关键阶段。首先进行基础处理,对地基承载力进行检测,必要时进行加固,为后续安装提供稳定基础。构件吊运与就位环节,根据构件重量和尺寸精准选型吊装设备,控制就位精度,保证安装位置准确。构件连接与密封采用合适的连接方式,如焊接、螺栓连接等,并选用优质的密封材料,确保连接牢固和密封效果。接缝处理采用专业的灌浆工艺,严格按照质量要求操作,使构件之间形成整体,提升建筑物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3、装配式水工建筑物质量控制
3.1施工前质量控制
施工前的质量控制是装配式水工建筑物建设的基石,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施工图纸审核是质量把控的首道关卡,专业人员需对结构合理性进行深入剖析,确保建筑物在力学性能上安全可靠;同时审查工艺可行性,保证设计方案能够在实际施工中顺利实现。施工方案的编制与审批是规划施工蓝图的关键步骤,详细的工艺流程和完善的质量保证措施为施工提供了明确的指引。人员培训与技术交底是提升施工人员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传授施工工艺要点和质量标准,使他们在操作中做到心中有数。原材料与构配件检验则是从源头上保障工程质量,严格按照进场检验流程和标准进行检验,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
3.2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是装配式水工建筑物质量稳定的关键保障。施工工艺执行监督需贯穿施工全过程,对各工序操作规范性进行细致检查,及时纠正不规范行为,确保施工严格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质量检验与验收是对施工成果的阶段性考核,对于隐蔽工程和分项工程,要严格按照验收标准进行检查,只有验收合格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要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并进行跟踪复查,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防止质量隐患进一步扩大。通过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能够有效避免质量事故的发生,保证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3.3施工后质量控制
施工后的质量控制是装配式水工建筑物质量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成品保护需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根据不同构件的特点和要求,制定相应的防护方案,如设置防护围挡、覆盖保护材料等,并明确维护要求,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防止成品在后续阶段受到损坏。质量验收与评定要严格按照竣工验收流程和评定标准进行,对工程的整体质量进行全面评估,确保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目标。工程质量保修则是对工程质量的后续保障,明确保修期限和责任界定,在保修期间及时处理质量问题,为工程的长期稳定运行提供有力支持,让建设单位和使用者无后顾之忧。
结语
综上所述,装配式水工建筑物凭借其施工速度快、质量稳定、环境影响小及成本低等显著优势,正逐步成为水利工程领域的发展新趋势。通过对其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的深入探究,明确了构件预制、运输存放、现场安装等各环节的关键要点,也构建起了施工前、施工过程和施工后全方位的质量保障体系。然而,当前装配式水工建筑物的应用仍面临一些挑战,如构件标准化程度有待提高、连接技术尚需完善等。未来,需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优化施工工艺,提升质量控制水平。加强行业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装配式水工建筑物相关标准和规范的完善。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装配式水工建筑物将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为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
参考文献
[1]张超, 张海涛, 王少杰.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研究[J]. 工程技术研究, 2020, 5(21): 71-72.
[2]邓思华.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问题与控制措施分析[J]. 住宅与房地产, 2019, (36): 167.
[3]胡长明, 梅源, 董金爽. 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与管控研究[J]. 建筑技术科学, 2018, 5(04): 103-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