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消防监督检查数字化转型中的治理框架探

作者

陈尼斌 潘伟烽

泉州市洛江消防救援大队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各行业提升治理效能的重要途径。消防监督检查作为保障公共消防安全的关键环节,其数字化转型对于提高监督效率、增强消防安全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深入探讨了消防监督检查数字化转型中的治理框架,分析了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面临的挑战,并从政策法规、技术支撑、组织管理、人才培养等多个维度构建了完善的治理框架,旨在为消防监督检查数字化转型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推动消防监督检查工作向智能化、精细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消防监督检查;数字化转型;治理框架

消防安全关乎民众生命财产与社会稳定。消防监督检查是消防部门履职、防灾减灾的关键手段,但传统模式在复杂消防安全形势下,暴露出效率低、信息难共享、监管不精准等问题。数字化转型为消防监督检查带来新契机,借助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可推动工作智能化升级,提升治理效能。不过,数字化转型需构建科学治理框架,以保障转型顺利推进与目标达成。

一、消防监督检查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

(一)适应消防安全形势发展的需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类高层建筑、大型综合体、地下空间等不断涌现,消防安全风险日益复杂多样。传统的消防监督检查方式难以全面、及时地掌握这些场所的消防安全状况,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消防安全需求。数字化转型可以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对消防安全信息的实时采集、分析和预警,提高对消防安全风险的识别和防控能力。

(二)提高消防监督检查效率和质量

传统消防监督检查主要依靠人工检查和纸质记录,存在工作效率低、信息易丢失、难以追溯等问题。数字化转型可以实现消防监督检查工作的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减少人工干预,提高检查效率。同时,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规范,可以确保消防监督检查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为后续的分析和决策提供可靠依据,提高监督检查质量。

(三)促进消防安全信息共享与协同治理

消防安全涉及多个部门和社会主体,需要实现信息的共享和协同治理。传统模式下,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流通不畅,存在信息孤岛现象,导致消防安全监管工作难以形成合力。数字化转型可以搭建统一的消防安全信息平台,打破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消防安全信息的实时共享和交互,促进各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提高消防安全治理的整体效能。

二、消防监督检查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挑战

(一)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消防监督检查数字化转型相关的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还不够完善,缺乏对数字化技术应用、数据安全保护、信息共享等方面的明确规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数字化转型的推进,容易导致在转型过程中出现法律风险和管理混乱。

(二)技术支撑能力不足

消防监督检查数字化转型需要依赖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但目前这些技术在消防领域的应用还不够成熟,存在数据采集不准确、分析模型不完善、系统兼容性差等问题。此外,消防部门自身的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难以满足数字化转型的技术需求。

(三)组织管理和体制机制不适应

传统消防监督检查的组织管理和体制机制是围绕人工检查模式建立的,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变革。然而,目前一些消防部门在组织架构、工作流程、绩效考核等方面还存在不适应数字化转型的问题,导致转型工作推进缓慢。

(四)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滞后

消防监督检查数字化转型需要既懂消防业务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但目前消防部门的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还相对滞后,缺乏对相关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机制,导致数字化人才短缺,影响了数字化转型的进程。

三、消防监督检查数字化转型的治理框架构建

(一)政策法规与标准规范层

在消防监督检查数字化转型进程中,政策法规与标准规范层面的建设至关重要。政府需加快步伐,制定并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清晰界定数字化转型的目标、任务以及责任主体,对数字化技术应用和数据安全管理加以规范,为转型筑牢法律根基。同时,要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体系,涵盖数据采集、传输、分析及系统接口等方面,保障不同地区、部门间消防监督检查数据互联互通与共享共用。

(二)技术支撑层

技术支撑层是消防监督检查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大数据技术可对监督检查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分析挖掘,提取有价值信息,为风险评估、隐患排查及决策提供数据支撑。物联网技术通过在消防设施与重点场所部署传感器,能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与环境参数并传输数据,利于及时发现隐患,增强监督检查的针对性与时效性。人工智能算法可对数据建模分析,实现火灾风险智能预警与隐患自动识别分类,辅助人员决策[1]。云计算平台则提供强大算力与存储资源,保障系统运行和数据管理,降低建设运维成本。

(三)组织管理层

组织管理层在消防监督检查数字化转型中起着统筹协调的关键作用。消防部门需依据转型需求,优化内部组织架构,设立专门的数字化管理部门,负责规划、协调与推进工作,并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强化部门协作。同时,要对传统监督检查工作流程进行再造,融入数字化技术,实现流程自动化与智能化,如借助移动终端实时分配任务、现场录入上传数据,提升工作效率[2]。此外,还应建立适配数字化转型的绩效考核机制,把数字化技术应用水平、数据质量、信息共享程度等纳入考核指标,激励各方积极参与转型工作。

(四)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层

消防监督检查数字化转型中,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至关重要。在专业培训方面,消防部门需定期组织监督检查人员参与数字化技术培训,提升其信息技术应用与数据分析能力,并借助专家学者讲座交流拓宽人员视野知识面。在人才引进上,要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既通消防业务又懂信息技术的高端人才加入,充实数字化人才队伍。此外,还应建立完善激励机制,对数字化转型中表现突出者给予表彰奖励,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与工作积极性。

(五)安全保障层

安全保障层是消防监督检查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支撑。在数据安全保护上,要强化对监督检查数据的安全防护,运用数据加密、访问控制、备份恢复等技术手段,防止数据泄露、篡改与丢失,并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严格监管数据使用和共享[3]。在网络安全防护方面,需构建完备的防护体系,抵御网络攻击、病毒感染等威胁,保障数字化系统稳定运行,定期开展安全评估与漏洞修复,提升系统安全性。

四、结论

消防监督检查数字化转型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对提升消防安全治理效能意义重大。构建完善的治理框架,从政策法规、技术支撑、组织管理、人才培养、安全保障等多层面协同发力,能够破解转型中的难题,达成消防监督检查工作的智能化、精细化与高效化。未来,需持续探索创新,完善治理框架,推动转型迈向更高水平,为公共消防安全和社会稳定筑牢根基。此外,还应加强与其他领域交流合作,汲取先进转型经验,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推动消防事业实现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蔡万载. 数字化消防信息系统在消防监督检查工作中的构建及实施探讨 [J]. 消防界(电子版), 2023, 9 (20): 64-66.

[2]陈刚. 数字化消防信息系统在消防监督检查工作中的建设研究 [J]. 中国高新科技, 2023, (15): 155-157.

[3]王伟杰. 数字化消防信息系统在消防监督检查工作中的构建及实施 [J]. 消防界(电子版), 2022, 8 (22): 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