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幼儿园传染病的预防管理对策分析

作者

刘欣

重庆市开州区汉丰中心幼儿园

摘要:预防和控制幼儿园传染病是保障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本文从加强日常监测管理、完善应急处置机制以及优化健康教育方案三个方面,对幼儿园传染病的预防管理对策进行了系统分析。通过构建全方位预防体系,提高防控工作实效性,培养幼儿科学防病意识,可以有效降低传染病在幼儿园的发生和传播风险,为幼儿营造一个安全、健康、卫生的成长环境,多方协同合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才能将幼儿园传染病防控工作落到实处,切实保障幼儿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幼儿园;传染病;预防管理

一、加强幼儿园日常监测管理,构建全方位预防体系

幼儿园是幼儿集中活动的场所,由于幼儿抵抗力较弱,且缺乏自我保护能力,极易成为传染病的高发人群,加强幼儿园日常监测管理,构建全方位预防体系,是降低传染病发生风险的关键举措,幼儿园应当制定完善的传染病预防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人员的职责分工,规范日常监测、消毒、隔离等各项工作流程。定期对教职工进行培训,提高其传染病防控意识和能力,加强幼儿晨午检制度,及时发现可疑症状,避免传染病在园内传播,做好幼儿园环境卫生管理,保持室内外环境整洁,定期开展清洁消毒工作,重点加强对食堂、盥洗室、活动室等公共区域的管理,做到物品定位存放,及时清洁处理,加强幼儿个人卫生教育,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建立传染病监测预警机制,加强与疾控部门的协作配合,及时掌握辖区内传染病流行趋势。一旦发现可疑病例,要第一时间上报,启动应急预案,控制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平时要储备必要的防疫物资,如体温计、消毒液、口罩等,以备不时之需,将传染病防控纳入幼儿园安全管理范畴,与消防、防溺水、食品安全等工作统筹考虑,形成全方位的儿童安全保障体系。定期开展风险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营造安全、健康、卫生的园所环境,比如北京市某幼儿园通过制定完善的传染病预防控制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规范工作流程,建立日常监测、疫情报告、应急处置等机制,有效预防和控制了传染病疫情的发生。同时,该园注重加强环境和个人卫生管理,定期开展清洁消毒,培养幼儿良好卫生习惯,促进园所环境整体卫生水平的提高。此外,该园还积极开展与家长、社区的沟通交流,共同营造良好的防控氛围。通过全方位的预防管理措施,该园连续多年未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为幼儿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完善幼儿园应急处置机制,提高防控工作实效性

在当前传染病多发的形势下单纯依靠日常预防管理已难以完全避免疫情的发生,幼儿园还需完善应急处置机制,提高突发疫情的快速响应和控制能力,最大限度降低传染病的危害和影响,制定科学的传染病应急预案。根据园所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疫情,制定分级响应和处置措施。明确园长、保健医、保育员等重点岗位的应急职责,细化应急流程,确保一旦发生疫情,能够快速启动,有序开展处置工作,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成立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医疗救治、后勤保障、宣传教育等专项工作组,提高应急处置的专业化水平。定期组织实战演练,强化应急指挥协调能力,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如消毒液、防护服、隔离室等,满足疫情处置需要。

明确疫情报告的途径、时限和内容,确保疫情信息及时、准确、完整。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例,要在第一时间向卫生健康部门报告,并及时通知家长,尽早采取控制措施,及时向师生家长通报疫情进展,消除不必要的恐慌情绪,充分发挥卫生健康、教育、市场监管等部门的指导监督作用,及时调配疫情处置所需的人力、物力资源。必要时,可申请周边医疗资源支援。同时,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客观发布权威信息,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比如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上海市某幼儿园依托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快速启动应急响应。园长统一领导、统筹协调,保健医负责医学观察和隔离护理,保育员做好晨午检和日常消毒,后勤人员保障防疫物资供给。同时,该园及时向属地疾控中心报告疫情,并与卫健委、教育局等部门保持密切沟通,争取政策和资源支持。此外,该园还通过官方网站、家长微信群等渠道,准确发布疫情信息,主动回应家长关切,稳定园所秩序。通过内外联动、上下配合,该园在较短时间内控制了疫情蔓延,将损失和影响降到了最低,为其他园所应对疫情提供了有益经验。

三、优化幼儿园健康教育方案,培养科学防病意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教师“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在幼儿园传染病防控中仅靠外部管控是远远不够的,还需注重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优化幼儿园健康教育方案,提高幼儿传染病防控知识和技能,培养科学防病意识,是预防控制传染病的治本之策,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设计与其身心发展相适应的教育目标,避免提出过高要求。重点围绕个人卫生、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等方面,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我保健能力,提高抵御传染病的能力,针对幼儿好奇、活泼、好动的天性,采取游戏、故事、歌曲、情景表演等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寓教于乐,潜移默化。教育内容要贴近幼儿生活,选取典型案例,讲解传染病预防知识和应对技能,强化幼儿的防范意识。

家庭是幼儿健康教育的延伸,家长是幼儿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幼儿园要主动联系家长,介绍传染病防控知识,提供科学育儿指导。鼓励家长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必要时,可邀请家长参与健康教育活动,形成园所、家庭协同育人的合力,教育成效的评价不能仅看幼儿掌握了多少知识,更要看其是否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评价要以过程性评价为主,通过观察幼儿日常表现,及时发现问题,予以引导改进。同时,发挥幼儿的自评互评作用,培养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比如江苏省某幼儿园以小手洗得净,病毒不缠身为主题,在大班开展了一次生动有趣的健康教育活动。活动通过讲故事、学儿歌、玩游戏等多种形式,向幼儿讲解了洗手的重要性和正确方法,并现场进行了洗手实践。幼儿通过动手参与,掌握了六步洗手法,养成了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习惯。此外,教师还拍摄了活动视频,通过园所公众号向家长展示,并附上亲子洗手操作指导,引导家长配合幼儿园做好健康教育。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该园增强了幼儿的卫生意识,提高了自我保健能力,受到了幼儿和家长的一致欢迎。

结论:加强幼儿园传染病预防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幼儿园、家庭、社会多方协同配合。其中,构建全方位预防体系、完善应急处置机制、优化健康教育方案是几项重点举措,把预防关口前移,把主体责任落实,把健康意识培养,形成齐抓共管、综合施策的防控合力才能有效遏制传染病在幼儿园的发生和蔓延,携手共进为幼儿筑牢健康防线,用爱心和责任呵护祖国的花朵,托起明天的希望。

参考文献

[1]吴珺珺.幼儿园传染病防控中的家园合作策略[J].儿童与健康,2023,(12):4-6.

[2]谢美玲.精细管理,共同护航——幼儿园常见传染病预防与管理[C]//广东教育学会.广东教育学会2023年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东莞市凤岗镇中心幼儿园;,2023:6.

姓名:刘欣 性别:女 年龄:35 单位:重庆市开州区汉丰中心幼儿园 职务:幼儿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