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路径探析
古文娜
广东华商技工学校 511300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技工院校在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技工院校不仅要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更要关注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思政课作为技工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当前技工院校思政课的教学现状并不容乐观,尤其是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难以满足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深入探讨技工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路径,对于提升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深远的意义。
1 开展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指出,在推进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必须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培育劳动模范精神、劳动精神以及工匠精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总书记深刻阐述了培养大量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对于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重要性,强调了德技双修的必要性。技术学院作为培养技术和技能人才的关键场所,通过在技工院校专业课程中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探索并整合各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要素和资源,将其融入课堂教学的各个层面,实现知识教育、技能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这一做法有助于学生技能的提升,并在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创新精神、务实态度和奉献意识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
2 技工院校思政实践课教学的现状分析
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技工院校在思政实践课的教学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和进展,然而,我们仍然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不足之处。首先,可以观察到的是,部分技工院校对于思政实践课的重视程度并不充分,这直接导致了在教学资源的投入上存在不足,课程设置方面也显得不够合理。在实践教学内容上,往往显得单一,缺乏必要的创新性和针对性,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课程的吸引力和教育效果。另一方面,技工院校的学生群体具有其特殊性,他们的学习基础、兴趣爱好以及职业规划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这种多样性为思政实践课的教学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教师在面对这些不同背景的学生时,需要采取更加灵活多变的教学策略,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此外,一些教师在进行思政实践课的教学时,可能还缺乏足够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这使得他们难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升。鉴于此,深入分析技工院校思政实践课教学的现状,识别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对于探索和构建更加有效的实践教学路径,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 技工院校思政实践教学的实施路径
3.1 创新课堂教学内容
教育内容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技工院校的思想政治课程内容,不仅需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满足社会发展的期待,还应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学习需求,解决他们的思想困惑,关注他们对新知识的接受与更新,强化与时代政治新材料、典型案例的融合。简而言之,我们必须竭尽所能,创造并构建一个与时俱进的课堂教学内容体系及其表现形式。我们应致力于提升课堂教学内容的深度与针对性。鉴于技工院校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对象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我们应努力打破单一教学模式,更好地适应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思想发展状况。我们应针对不同学生的思想问题和需求,构建一个符合其特点、层次清晰、具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内容体系,以满足他们各自的成长需求和发展期望。
3.2 线上思政资源和线下思政教学有机结合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凭借其多功能性,例如视频课程、电子教科书以及在线交流平台等,已被教师和学生广泛采纳并受到青睐。无疑,通过网络思想政治资源进行教学活动,突破了时空限制,展现出其作为教学手段的显著优势。然而,该方式亦存在对学生监督不足以及教学反馈延迟等缺陷。为了达到最佳的教学成效,并确保每位技工院校学生均能培养出必要的思想政治素养,线下教学活动显得尤为关键。例如,通过组织专家讲座、交流研讨会、社会实践活动等线下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交流和反思的平台,有助于他们将线上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从而深化对思想政治理论的理解。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线上资源与线下教学的有效结合,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关键步骤。清华大学在 MOOC 平台上推出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课程,将课程内容拆分为符合学习习惯的多个知识点,并制作成时长为 7 至 15 分钟的独立视频,供学生通过客户端自由观看。在线学习完成后,学生还需参加为期八周的线下课程,共同探讨问题和分享经历。该策略取得了显著成效:课程吸引了来自 13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5000 多名学习者,外国学习者积极要求将课程免费升级为更纯粹的英语版本,充分证明了“线上+线下”模式的协同效应。
3.3 加强思政教师实践教学培训
思政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思想的引领者。因此,加强思政教师的实践教学培训,提高其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对于推动技工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可以通过组织定期的实践教学研讨会,邀请经验丰富的思政教师分享教学经验和心得,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另一方面,可以安排思政教师参加实地考察和调研活动,深入了解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为实践教学提供更为丰富的素材和案例。同时,还可以鼓励思政教师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自己的实践教学能力。
3.4 建立考评激励机制
在技工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建立科学的考评激励机制至关重要。这不仅能够激发教师们的教学热情和积极性,还能够确保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具体而言,学校可以制定一套完善的考评标准,从实践教学的准备、实施、效果等多个维度对教师进行综合评估。同时,学校还可以设立相应的奖励机制,对那些在实践教学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以此来激励更多的教师投身到实践教学的研究和探索中去。此外,考评激励机制的建立还能够促进教师之间的良性竞争和合作,共同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结束语
技工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路径探析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课题。通过整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合线上与线下教学资源,以及加强思政教师的实践教学培训,我们可以有效地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能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参考文献
[1]阿依古则勒•阿布都热合曼.教育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20
[2]刘宝民,金正连.关于职业院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12):105-108.
[3]项波,吴仰祺,杨路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四个维度”[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