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江西警察学院校史校情教育研究

作者

蔡振初

江西警察学院

校史校情是学校文化、学校精神、学校传统独特形成和发展过程的体现,分别代表学校建设发展的过去和现在。校史是一所学校发展轨迹的真实记录,是办学经验、教训、智慧等方面的长期积淀,是大学文化的映射和风格特色的集中体现,也是大学的发展定位、战略规划、管理体制、学科建设等一系列重要工作得以展开的可靠的历史依据,蕴含着大学发展规律和文化理念,不断启人新知,生成新的大学精神和大学理念。校情是指一个学校在特定社会历史时期的发展性质、基本特征、主要矛盾等情况的综合,包括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学校各方面的相关制度、学校前景展望等。

江西警察学院校史校情是中国公安高等教育建设与改革发展的缩影,符合公安院校学生德育认知、教育的规律和要求,具有独特的教育优势。师生日常行为举止有几个是出于道路上标语口号的感染?一定是被身边的细节或故事所感动。我们学院的办学精神、校风、学风、教风、校训均是蕴藏在一个又一个故事里。而传统的校史校情教育主要是中心思想和主题汇报,缺乏故事和细节。要充分利用校史校情教育的情感与资源优势,积极探寻校史校情教育的规律,用入耳、入脑、入心的方式,采取科学合理的应对策略,加强和改进学院校史校情教育工作。

一、江西警察学院开展校史校情教育的意义

开展校史校情教育,归根结底就是给受众传递一个好故事。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同样的笑话,有的人讲就特好笑,有的人讲就不好笑,同样的故事,有的讲就特好听,有的人讲就不好听。讲好校史校情故事的重要手段,就是寻找跟“当下”最有关联的话题,站在受众的角度去思考,而不是反过来,教育者居高临下地进行说教。一个好故事,很重要的一项就是细节,要努力挖掘校史校情中存在的细节。开展校史校情教育,不需要标语,不需要口号,只需要人物,只要故事,只要细节,使受众在认同接受的基础上继承学院优良传统,巩固良好的学风和校风,延续和创新校园文化。

江西警察学院是江西省历史最悠久的公安高等学府,也是目前省内唯一一所政法类本科院校。学院历经三迁校址、六易校名的变迁,经过一代代江西警院人潜心耕耘、励志践行、培育后学、薪火相继、言传身教,砥砺出勤于开拓、敢于攻关、甘于奉献的精神,积淀出严谨治学、敬业奉献、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教风,培育出勤学慎思、质朴谦逊、知行合一、求实求新的学风,凝炼出忠诚奉献、知行合一的校训。如此悠久的历史,沉淀出了鲜活的典型素材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校史校情教育最宝贵的资源。校园文化建设是改进学院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而校史校情教育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利于增强师生“爱校荣校”的意识,是育人的起点,具有传承、凝聚作用,是学院德育的宝贵资源和生动教材,能够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我们过去的校史校情教育口号太多,故事太少,宏观太多,细节太少。“故事”这个词早在2013年已进入了意识形态主管者的视野—被写进了总书记的讲话中,谁会讲故事,谁就拥有世界。通过推进校史校情教育故事化,用受众更易接受的感性方式去传达理性,广泛深入有针对性地开展校史校情教育活动,是引导全校广大师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之一,不但能充分发挥档案馆校史校情资源的德育教化和导向功能,而且能够进一步丰富和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二、江西警察学院开展校史校情教育的功能定位

1、理想导向功能。2021年9月25日晚孟晚舟女士乘坐中国政府包机抵达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她发表简短讲话:“有五星红旗的地方,就有信念的灯塔。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前进的步伐!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江西公安核心价值观和知行合一忠诚奉献的校训进行引领,指向伟大梦想的实现和理想信念的培育,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引导青年学警永葆家国情怀、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保护公民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保护公共财产,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引导学警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永远听党话、跟党走。

2、情感陶冶功能。校史校情教育实际上是从最基础的思政教育出发,围绕思政教育过程中身边的动人事例、感人业绩等对学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教育,通过这种方式培养起来的情感是自然而然且刻骨铭心的感情,符合学警的认知规律。同时这种感情随着学警年龄的增长会不断地成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校史校情教育的传承和发展,便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是符合时代要求,且紧扣主旋律的教育,有利于引导学警在增强爱校荣校情怀的同时,增强学警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3、激励凝聚功能。江西警院人在72年的办学过程中,自强不息,在逆境中奋起;团结协作,在改革中发展;开拓进取,在创新中跨越。在岁月的熔炉中凝炼出“勤于开拓、敢于攻关、甘于奉献”的江西警院精神。校史校情中所包含的这种大学精神一般是经过几代人努力而形成的一种价值认同,它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构建出特定的文化氛围。师生受其潜移默化的影响,行为心理和价值取向受到磁场般的引导,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它的指引,会使每一位师生以及广大校友内心生成一种强烈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荣誉感,让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模式带有学院独有的文化标签,构筑共同的精神家园。

4、人格塑造功能。公安高等教育既担负着传播公安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发展学警智力和创造力的任务,也担负着培养和发展学警健全人格、高尚情操的任务。校史校情教育可以利用其实时性、“看得见摸得着”的优势塑造学警的健康人格,为学警的价值观念、道德品质、精神状态、理性思维等提供健康的人文导向和精神食粮,从而促进学警人格的健康发展。校史校情教育将历史和现在发生过的真实、生动、感人的人物和事例呈现给今人,内容生动具体、亲切感人,所涉及的人就生活在学校同一块土地上,所涉及的事就发生在师生的周围和中间,可以引发学警情感上的共鸣、心灵上的悦纳和积极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