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要点分析
王雪芳
山东优和质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 淄博 255000
引言
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木工程作为支撑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其施工质量和技术水平愈发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却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不仅影响了工程的施工质量,也制约了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分析土木工程中土建施工的技术要点,不仅有助于提升施工效率和质量,还能为工程的安全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1 建筑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重要意义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领域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和安全性能。在当前经济社会不断进步、土木工程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土木施工技术的先进性、可靠性和创新性成为了建筑企业谋求发展的关键所在。建筑企业为了提升竞争力,必须紧跟时代潮流,不断在土木施工技术上进行探索和创新。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工程建设的效率和质量,还能进一步巩固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同时,建筑企业还应注重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才队伍,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建设,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2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存在问题
2.1 钻孔灌注桩技术测量定位不准确
在进行钻孔灌注桩施工前,需对施工区域进行精确的测量,确定桩位的具体位置,然而,由于测量人员的技术水平有限,可能会导致测量数据出现偏差,从而导致钻孔灌注桩的定位不准确,一旦出现偏差将造成事故处理难度加大,甚至影响施工工期及质量等问题。在下钢筋笼时,吊装偏位会直接改变上混凝土层与下承台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而引起桩体产生水平位移,对桩基承载力和沉降变形有很大的不利影响,尤其是对于大直径超长桩而言更是如此。
2.2 基坑支护技术无法满足当前建筑工程需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工程的规模越来越大,基坑的深度和面积也在不断增加,这就要求基坑支护技术必须具备更高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然而,现有的基坑支护技术往往难以达到这一要求,特别是在复杂地质条件下,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更难以保证。例如,当地层中存在软弱夹层时,由于其强度较低而容易导致失稳破坏;当软土层厚度较大时,开挖面附近会产生塑性区并出现滑移现象,从而造成坑底隆起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建筑物的安全。
2.3 预应力技术应用设备配置不完善
由于预应力技术涉及多种设备和工具的使用,如张拉设备、锚具、夹具等,而部分施工现场往往因为设备采购不全或数量不足,导致预应力施工无法顺利进行,不仅影响了施工进度,还可能因为设备不匹配或操作不当而导致施工质量问题。此外,一些施工现场为了节约成本,采购了性能不稳定、质量不可靠的预应力设备,这些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故障,影响预应力施工的效果。
3. 建筑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3.1 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创新
在土木建设项目中,深基坑支护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它与整个工程的安全和结构的稳定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工程实践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比较普遍的问题,比如:斜坡顶部的水平变形比较大,滑坡等,这些问题严重地影响基坑的稳定。因此,在推动深基坑支护工艺革新的同时,也将关注焦点放在提升其稳定程度上。这个时候,就出现锚桩联合支护系统,它是将锚杆和桩基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支护系统,在深基坑的周围布置了大量的锚杆和桩基,从而提升了基坑的抗压力性能,从减少了边坡的水平变形和增强了强度,提升了深基坑的整体稳定性。
3.2 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创新
预应力施工是提高结构强度、耐久性和稳定性的关键,通过不断地研发和不断地创新,才能更好地满足各类建设工程的实际需要。在常规的预应力法中,施工工作多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进行,而在体外预应力法中,其主要作用是将预应力构件布置在混凝土构件的外侧,通过锚固体系的支撑,将预应力转移到结构中,减少出现裂纹问题的概率,获得了更加良好的结构承载力和地震能力。缓粘结预应力技术目的在于有效地解决预应力结构中存在的不致密问题。在现场就已对缓粘结预应力钢筋及保护套进行了预注浆,确保了预注浆的质量。
3.3 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创新
在桩基建设过程中,所采用的类似构件以钢筋混凝土桩为主,其施工方式比较单一,且其承载力也比较普遍。复合桩基采用的工艺和材料均呈现出明显的多级特征,可通过多种桩基的结合,使各类桩基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从而获得更加良好的承载力和稳定水平。目前,复合地基施工技术主要有 CFG 桩复合地基、挤压灰土桩复合地基施工技术、水泥土复合桩技术、复合加筋排水板技术等,其技术的革新与运用,既可提升地基加固的效率与成效,又可减少施工费用与对生态环境的冲击,对建设工程的品质与安全性具有重要的保证。针对建设工程的特征和实际建设需求,不断涌现出钢 - 柔组合基础新方法,例如钢 - 弹性长短桩组合基础法等,从而达到改善土体强度、降低变形、降低成本的目的。
3.4 注浆施工技术的创新
在许多工程中,灌浆工艺被广泛采用,如桩基施工和防水施工等。从桩基础建设的观点出发,采用高压旋喷作为一种新型的钻孔灌注桩,其优点十分显著,目前已被普遍采用,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在高压旋喷施工工艺上,其革新之处在于选材和比例上,能够根据实际的建设需要和项目所在地的基础专长,来实现对注浆的材料组成和比例的灵活调节,真正地符合实际的工程建设需要。从防水施工观点出发,灌浆施工工艺主要用于建筑屋面、墙体和地下室等结构的封堵工作,达到更好的防水效果。目前,人们更多地重视和应用帷幕灌浆、层间灌浆和深层灌浆等技术。其中,帷幕灌浆是指在建筑物的迎水层上进行打孔,在压力作用下对建筑物的迎水层进行灌浆工作。在水压的影响下,浆液在岩层和岩石中快速蔓延,形成一种连续的、止水的帷幕。层间注浆技术采用的是在室内外钻孔,通过工作探孔将灌浆材料注入高分子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层与钢筋混凝土结构外部的交界处,从而在混凝土结构外部形成一层新的防水膜,在混凝土裂缝、蜂窝等缺陷部位形成塑性体,并在其损伤部位形成蠕变收缩体,堵塞渗漏通道,从而为高效修补卷材防水性能奠定基础。深部灌浆是指对混凝土构筑物内部较深部位实施注浆,促进灌浆物质能够顺畅地渗透至砼构筑物表面,进而提高整体防渗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要点繁多且复杂,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心设计和严格把控。通过深入探讨和分析这些技术要点,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土建施工的本质和规律,还能为实际施工提供科学的指导和依据。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为土木工程的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刘吉敏 , 王长柏 , 荣传新 , 等 . 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施工组织课程教学设计创新与实践 [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23(3):92-97.
[2] 刘红霞 . 刍议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及创新的探究 [J]. 科技资讯 ,2022,20(16):100-103.
[3] 刘霖 , 金武 , 曹阳 . 智能化背景下市政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 [J]. 有色金属设计 ,2023,50(3):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