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项目中电气热控施工管理的难点与突破
黄强
中国电建集团重庆工程有限公司 400060
摘要:随着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电气热控施工在新能源项目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由于新能源项目自身的特性,电气热控施工面临诸多难点。本文深入剖析这些难点,包括施工环境复杂、技术要求高、设备兼容性等问题,并结合实际案例探讨有效的突破策略,旨在为提高新能源项目电气热控施工管理水平、保障项目顺利推进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能源项目;电气热控;施工管理;难点;突破
一、引言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新能源项目如太阳能、风能发电等得到迅猛发展。电气热控系统作为新能源项目的关键组成部分,负责电能转换、传输、控制以及设备运行状态监测等核心功能,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项目的发电效率、稳定性与安全性。但新能源项目所处环境特殊、技术更新快,使得电气热控施工管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深入研究并攻克这些难点对新能源产业发展意义重大。
二、新能源项目电气热控施工管理的难点
2.1 施工环境复杂
新能源项目多建于偏远地区,如沙漠、戈壁滩的太阳能电站,海上或山区的风力发电场。这些地区自然环境恶劣,给电气热控施工带来极大不便。在沙漠地区,高温、沙尘天气频繁,高温易造成电气设备散热困难,缩短设备寿命,沙尘则可能侵入设备内部,影响设备正常运行,增加设备故障率与维护成本。海上风电项目面临高湿度、高盐雾腐蚀环境,电气线路与设备极易生锈、腐蚀,绝缘性能下降,引发短路、漏电等安全隐患,严重威胁系统稳定运行。山区风电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大型施工设备难以进场,设备运输与安装难度大,延长施工周期。
2.2 技术要求高
新能源技术不断革新,电气热控领域新设备、新技术层出不穷。以太阳能光伏发电为例,新型高效光伏电池不断涌现,如钙钛矿电池,其配套的电气转换与控制系统与传统晶硅电池有很大差异,要求施工人员具备前沿的专业知识,掌握新的安装调试技术。风力发电向大容量、低风速区域拓展,直驱永磁、双馈异步等不同技术路线的风电机组并存,对应的电气热控技术复杂多样,涉及复杂的变频调速、功率控制与监测技术,施工人员需精通多种技术原理与操作规范,否则难以保证施工质量,实现机组最优性能。此外,新能源项目的自动化、智能化趋势愈发明显,电气热控系统需集成先进的监控、通信与智能运维技术,对施工团队的技术整合能力提出极高要求。
2.3 设备兼容性问题
新能源项目涉及众多设备供应商,不同厂家生产的电气设备、热控元件在规格、接口、通信协议等方面存在差异,兼容性差。在系统集成过程中,常出现设备连接不畅、数据传输错误等问题。例如,不同品牌的逆变器与监控系统之间可能因通信协议不匹配,无法实时准确传输发电数据,影响电站运行监控与管理决策。部分电气设备与热控仪表的信号接口不兼容,需额外配置转换装置,增加施工成本与系统复杂度,且易引入故障点。而且,随着项目后期升级改造,引入新设备时,兼容性问题会再次凸显,若前期规划不合理,后续改造将困难重重。
2.4 施工协调难度大
新能源项目涵盖电气、热控、土建、机械等多个专业领域,施工过程需要各专业紧密配合。但各专业施工进度、作业空间存在交叉,协调困难。在风电场建设中,风机基础土建施工与电气设备安装需同步推进,若土建施工延误,电气安装将被迫推迟,反之,电气安装若提前进场,又可能与土建施工场地、吊运设备冲突,影响施工安全与效率。热控系统布线与电气线路铺设路径规划不合理,易导致线路缠绕、干扰,影响信号传输质量。而且,施工过程中变更时有发生,如因地质条件调整风机位置,需及时协调各专业重新规划施工方案,若沟通不畅,极易造成施工混乱,延误工期。
三、突破新能源项目电气热控施工管理难点的策略
3.1 优化施工环境应对措施
针对复杂施工环境,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在沙漠地区,为应对高温沙尘,选用耐高温、防尘型电气设备,设备外壳加装防护滤网,散热装置优化设计,提高散热效率;搭建封闭式施工场地,配备沙尘过滤通风系统,减少沙尘对施工过程与设备的影响。对于海上风电项目,采用耐腐蚀材料制造电气设备外壳,如热镀锌、不锈钢材质,线路采用防水、防盐雾电缆,并增加绝缘防护层;定期对设备进行防腐维护,涂抹防护漆、安装牺牲阳极,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在山区风电项目,提前勘察地形,规划临时施工道路,采用小型化、可拆卸式施工设备,便于运输与安装;利用直升机、索道等特殊运输方式解决大件设备运输难题,确保施工顺利开展。
3.2 提升技术水平与人才培养
加强施工团队技术培训,建立与新能源技术发展相适应的培训体系。与设备制造商、科研院校合作,定期组织技术人员参加新技术、新工艺培训课程,如针对新型光伏电池与风电技术的专题培训,让施工人员深入了解设备原理、掌握安装调试关键技术。鼓励技术人员自主学习,考取相关专业技能证书,提升团队整体技术实力。在项目现场设立技术研发小组,针对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难题进行攻关,总结经验形成内部技术规范。同时,注重引进高端技术人才,尤其是具有新能源电气热控系统集成经验的专家,充实技术团队,引领团队攻克复杂技术问题,提高项目技术竞争力。
3.3 解决设备兼容性问题
在项目前期规划阶段,加强设备选型与采购管理。建立统一的设备技术标准,要求设备供应商严格按照标准提供产品,确保设备在规格、接口、通信协议等方面的兼容性。优先选择市场主流、兼容性好的品牌设备,避免小众品牌带来的兼容隐患。在系统集成过程中,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设备进行兼容性测试,提前发现并解决连接与通信问题。对于不兼容的设备,要求供应商提供适配方案或自行研发转换接口,确保数据传输顺畅。此外,建立设备兼容性数据库,记录不同设备的兼容情况,为后续项目选型与升级改造提供参考,降低设备兼容性风险。
3.4 强化施工协调机制
建立完善的施工协调管理体系,成立跨专业的项目协调小组,由项目经理担任组长,各专业负责人为成员。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明确各专业施工顺序与时间节点,采用项目管理软件进行进度跟踪与动态调整。定期召开施工协调会议,及时沟通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协调场地、设备使用冲突,如每周召开一次现场协调会,汇总土建、电气、热控等专业的施工进展与需求,当场解决问题。加强施工变更管理,当发生变更时,由协调小组迅速组织各专业评估影响,制定并落实变更后的施工方案,确保施工有序衔接。通过强化协调机制,实现各专业协同作业,提高施工效率,保障项目工期。
五、结论
新能源项目电气热控施工管理难点重重,但通过优化施工环境应对措施、提升技术水平与人才培养、解决设备兼容性问题以及强化施工协调机制等策略,能够有效突破这些难点。在实际项目中,应结合项目特点,综合运用上述策略,确保电气热控施工质量,推动新能源项目高效、稳定、安全运行,为新能源产业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随着新能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施工管理难点也将随之变化,需持续关注并探索创新解决方案,适应行业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 孙强, 李明, 王鹏. 新能源电站电气热控施工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J]. 电力工程建设, 2023(08): 45-52.
[2] 赵晓, 刘辉, 等. 基于信息化管理的新能源项目热控施工进度管控策略[J]. 项目管理与技术, 2022(06): 3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