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大数据背景下中职思政教学创新策略研究

作者

卢琦

常州市工贸高级技工学校

摘要:在如今的大数据时代,信息的爆炸式增长以及技术的飞速变革正深刻地影响着各个领域,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对于中职学校思政教学来说,更是为其带来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全新的教学手段,使得思政教学更为个性化、精准化。基于此,本文将深入阐述基于大数据背景下中职思政教育创新的必要性,而后提出大数据背景下中职思政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问题总结出其创新教学策略,以期为中职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一定借鉴,全面推动中职思政教育的创新与改革。

关键词:大数据;中职思政教学;问题;创新策略

引言:现如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大数据时代已然来临,在这一背景下,中职院校作为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的重要场所,必须将思政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始终,也需结合大数据技术进行教学的全面优化和创新,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人生观念。然而,从目前大数据背景下中职思政教学现状来看,无论是教学资源、内容,抑或是教学方式,均存在明显短板,应用存在诸多问题,难以发挥大数据优势。因此,如何在大数据背景下创新中职思政教学,构建适应人才培养需求的中职思政教学模式,已然成为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基于大数据背景下进行中职思政教育创新的必要性

(一)时代发展的根本需要

国务院印发的《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中明确提出“教育文化大数据”这一概念,即要求学生围绕大数据来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工作,促使教学过程更加高效。而且,从时代发展角度来看,大数据技术也可以深刻变革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教育更是重中之重,如果中职思政教育不进行创新,就会与时代脱节,无法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因此,无论是从政策层面,抑或是时代发展层面,从大数据视角进行中职思政教育创新极有必要,必须将大数据技术与思政教育深入融合,以提高中职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即教学质量,为学生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地支持。

(二)中职院校教育目标的实际需要

中职院校教育目标主要以培养具有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主,对于这一目标来说,思政教育在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从这一点来看,在大数据背景下进行中职思政教育创新更显必要,这一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于,大数据为中职思政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结合提供了重要契机,比如结合大数据分析技术,学生得以了解不同专业领域的职业需求、发展趋势,从而将思政教育内容与专业课程相结合,促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接受思政教育的熏陶,利用这一结合方式,促使思政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的职业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二、大数据背景下中职思政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资源存在一定矛盾

从大数据背景下中职思政教学来说,教学资源矛盾是其展露而出的明显问题,这一矛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于海量数据与有效筛选之间的矛盾,其具体表现在于,大数据时代带来了庞大的信息资源,但其中却良莠不齐,对于教师来说,如何进行有效筛选将面临巨大挑战,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辨别、去筛选,以保证真正适合中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如若引入不恰当或者复杂的内容,反而会影响教学效果,对于教师来说,其整体负担较重。另一方面,则在于资源更新快和教学跟进慢之间的矛盾,在大数据环境下,信息的更新速度极快,但中职思政教学却受制于课程安排以及教学计划的相对固定,教师普遍对于新资源的反应滞后,难以迅速跟进最新资源,从而导致教学资源相对陈旧,无法及时与当下社会现实紧密结合,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共鸣。

(二)教学内容难以满足学生需求

除了教学资源存在一定矛盾以外,大数据背景下中职思政教学在教学内容层面也难以满足学生需求,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于,一是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不强,虽然大数据使得教学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兴趣爱好以及思想动态,但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也难以进行针对性教学,比如对于理工科专业和文科专业学生来说,其在思政教学内容侧重点有所不同,仅仅依靠从学生视角出发难以满足学生的差异化需求。二是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不够,中职教学目标应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主,但目前中职思政教学内容却往往过于理论化,缺乏与学生职业发展、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学生难以将思政课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与实际生活中。三是教学内容的吸引力不足,在当下大数据时代,其信息种类十分丰富,但是从中职思政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来看,其仍然以教材讲解和课堂讲授为主,难以吸引学生注意力,也难以满足学生根本需求。

三、大数据背景下中职思政教学创新策略

(一)结合大数据深度挖掘教学资源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中职思政教学必须结合大数据,以深度挖掘教学资源,紧跟时代步伐,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才能够有效提升其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因此,立足于这一观点,教师需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和功能,做好海量资源的挖掘、筛选,以解决教学资源的矛盾问题,发挥大数据下的教学资源优势,助力中职思政教学创新。具体来说,为结合大数据深度挖掘教学资源,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利用大数据技术广泛收集教学素材

大数据技术在收集教学资源、素材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比如可借助网络爬虫技术进行海量资源的收集,如各类新闻媒体资源,从其国家政策报道相关资源可用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社会责任感,从一些社会正能量实践中,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和思想观念,这样便可结合更为广袤的资源实现精准教学。除此之外,在当下大数据时代,社交平台也是一个重要的资源渠道,教师可结合社交平台资源,促使学生接触各种不同的思想和观点,如结合当下的社会热点问题,或者关注社交平台上的热门话题,与学生一同开展讨论,以激发学生对于思政教学的兴趣和参与度。这样一来,结合大数据技术所广泛收集的教学资源,便可为思政教学提供丰富的现实素材,且与传统素材相比,这些素材显然也更为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更容易引起学生共鸣,得以使学生更为积极、踊跃地参与到思政学习中。

2、运用数据分析工具进行教学资源筛选

对已经收集到的教学资源进行筛选也是其创新的重中之重,因为在大数据背景下,各类信息层出不穷,必须加以辨别,才能够为学生提供精准的资源支持。为此,一方面,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进行资源筛选工作,比如运用数据分析工具对学生年龄段的认知水平、心理特点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分析,以筛选出符合各个年龄阶段的资源类型,以保证资源符合学生年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也需考虑学生的专业特点进行筛选和分类,不同专业的中职学生在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上也会有所不同,所以思政教学资源也应有此种。比如,以机械制造相关专业学生为例,在教学资源选取方面,可选取一些具有工匠精神、质量意识相关资源。再或者,以旅游服务专业类学生来说,则可选择与之贴切,如文明旅游、服务意识相关资源,以促使思政教学与学生的专业学习相契合,为其未来职业发展夯实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大数据背景下,中职思政教学创新既是时代发展下的大势所趋,也是提高中职思政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大数据为中职思政教学带来了广阔前景和巨大潜力。因此,教师需重视教学中大数据的应用,实现“数据驱动教学”的转变,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功能,让思政教学更为精准、有效。最后,也希望本次探索能够为中职思政教学创新提供一些有益的意见,为培养出更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中职学生贡献那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张彬蔚. 大数据分析在高职思政课网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情感读本,2023(35):163-165.

[2] 沈丽贤. 高技能人才核心素养要求下高职大数据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施[J]. 广西教育,2023(36):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