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初中英语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策略探究

作者

和雷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放城镇初级中学

摘要:本文聚焦初中英语教学融入传统文化问题,深入分析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困境与挑战,提出构建情境教学模式、整合多元教学资源等实施策略,并通过节日文化融入案例、跨学科主题教学实践等创新方法进行实证探究。合理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不仅能提升学生语言应用能力,还能增强文化认同感与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推动初中英语教学改革创新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初中英语;传统文化;融入策略

引言:初中英语教学是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承担培养学生语言能力与跨文化意识双重任务。随着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如何在外语教学中传承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教育领域有待解决问题。英语是交际工具,不仅需要传递西方文化内涵,更应肩负起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命。通过从现状分析出发,探索切实可行融入策略,并通过典型案例验证实施效果,旨在构建兼具文化传承与语言教学功能有机统一教学体系。

一、初中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融入的困境与挑战

当前初中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融入面临诸多现实困境。教材中涉及传统元素主要局限于表层文化描述,缺乏对传统思想精髓深入挖掘,难以引导学生形成系统文化认知框架。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重语言形式轻文化内涵现象。教师为应对考试压力,往往将教学重点放在词汇语法训练上,忽视文化背景引入,致使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文化断层感。

师资队伍自身文化素养建设需要加强。部分英语教师对传统文化理解尚浅,缺乏相关专业训练与知识储备,在教学转化环节显得力不从心。评价体系单一也制约着文化融入深度发展。现有考核机制主要衡量语言技能掌握程度,对文化理解能力关注不够,导致师生双方对传统文化学习重视不足。中西文化表达方式差异带来翻译转化难题,某些蕴含深厚历史背景与哲学思想文化概念缺乏精准英文对应表达,增加了教学实施难度。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融入的途径与方法

初中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融入应遵循系统性原则,构建完整教学体系。教师需明确文化传承与语言学习双重目标,避免割裂式教学。文化融入应从学生认知特点出发,选取适合年龄段理解内容,既不能过于肤浅也不宜过于深奥。教学设计中应注重显性引导与隐性渗透相结合,通过主题教学、任务型学习、情境创设等方式,使传统文化元素自然融入语言学习过程。同时重视学科间整合,联合历史、美术等学科教师,开发跨学科主题单元,打破学科壁垒。在资源建设方面,应充分利用数字技术优势,建立传统文化英语表达资源库,包括节日习俗、民间艺术、传统美德等常用表达,为教学提供支持。教学评价中突破单一语言能力考核模式,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将文化理解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纳入考核范围,引导教学重心转变。加强教师团队专业发展,通过校本培训、集体备课等形式,提升教师传统文化素养与教学转化能力,形成教研一体良性循环机制。

五四制鲁教版六年级下册UNIT5 Keep Fit单元提供了传统文化融入绝佳契机。本单元主题关注健康生活方式,教师需要将传统养生理念与西方健身观念进行对比融合。教学实践中,先在导入环节展示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健身方式图片与视频,引导学生用英语描述动作特点,学习表达词汇。听说训练中,设计Chinese Traditional Fitness Ambassador角色扮演活动,学生分组准备中医养生知识英语介绍,如“起居有常”生活习惯、“食饮有节”饮食原则等,在语言运用中传承健康智慧。写作环节布置My Favorite Chinese Exercise主题任务,引导学生选择感兴趣传统运动形式进行英文介绍,培养文化自信与表达能力。课堂活动中设计中西方健康生活方式辩论赛,学生从饮食规律、作息习惯、运动方式等方面对比分析,深化跨文化理解。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初中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融入的案例与成效

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英语教学能实现多重教育目标。基于素养导向教学理念,文化融入应超越简单知识教学层面,着眼于培养学生跨文化思维方式与价值判断能力。成功案例通常采用主题单元整体设计思路,将传统文化元素系统融入听说读写各环节,避免碎片化呈现。项目学习法效果尤为显著,通过设计传统文化英语微视频制作、传统节日英语导览等综合性任务,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学习。情境教学法为学生提供沉浸式体验,通过角色扮演、模拟展览等活动,创设真实语言应用场景。数字化教学方法突破时空限制,利用线上博物馆资源、AR技术展示传统工艺,拓展课堂教学边界。课外拓展活动如“传统文化英语角”等,为学生提供语言实践平台。教学评价方面采用多元立体方式,结合作品集评价、表现性评价等手段,全面反映学生语言与文化学习成效。

五四制鲁教版六年级下册UNIT6 Eat Well单元为传统饮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提供了绝佳素材。实践案例中,教师以“传统饮食文化节”为主线贯穿整个单元教学。课程伊始引入药食同源中医饮食观念,学习描述传统饮食特色关键词汇。阅读环节补充二十四节气饮食习俗英文介绍,如“春分吃春菜”、“冬至吃饺子”等传统习俗,与西方饮食文化进行对比。课文学习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healthy eating habits话题,探讨传统食养智慧,如“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早饭吃好,午饭吃饱,晚饭吃少”等饮食谚语英语表达。听说训练设计Chinese Food Culture Ambassador活动,学生分组准备家乡特色美食英文介绍,包括食材选择、烹饪方法、文化内涵等方面,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与文化自信。写作环节布置A Letter to Foreign Friends: Understanding Chinese Food任务,引导学生解释传统饮食文化特点,促进跨文化沟通。课堂实践环节让学生用英语讲解传统食材营养价值与烹饪步骤,如煮粥、蒸菜等健康烹饪方式,将语言学习与生活技能培养结合。

结论:通过分析初中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融入现状、实施策略与创新实践,发现传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符合素质教育理念与语言学习规律,能有效解决文化失衡问题。通过情境化教学模式构建、多元化教学资源整合、课程内容优化设计等策略实施,能提升学生语言技能,增强文化自信与认同感。传统文化元素运用恰当方式融入能显著激发学习兴趣,促进语言能力与文化素养同步提升。未来应进一步探索融入深度与广度,开发更系统化课程资源,完善评价机制,为构建具有传统特色英语教学体系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

参考文献

[1]李风琴.初中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融合的策略与实践[J].中原文化与旅游,2024,(10):76-78.

[2]张锐.中华传统文化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融入[J].学苑教育,2024,(12):19-21.

[3]刘庆国.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探究[J].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2024,(03):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