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套路运动员赛前最佳心理状态形成的研究
邓思语
湖北省体育局重竞技运动管理中心
摘要:武术套路作为竞技比赛中的一种,在比赛前,武术套路运动员保持最佳心理状态极其重要,不仅可以确保其肌肉放松,还能提升其竞技水平,使其在比赛中取得良好的成绩。基于此,文章以武术套路运动员赛前最佳心理状态形成的意义作为切入点,提出“提高自身水平,保持自信心态”“注重心理训练,保持放松心态”“加强模拟训练,消除心理焦虑”等策略,旨在为赛前最佳心理状态的形成提供参考,助力武术套路运动员取得佳绩。
关键词:武术套路运动员;赛前;最佳心理状态
引言:在武术套路比赛前,武术套路运动员经常会陷入心理焦虑状态,主要是由于观众过多、不自信、害怕比赛成绩不理想等心理因素造成,从而使其情绪极度紧张,进而导致呼吸不畅、肌肉紧绷,不利于后续赛场上的发挥。因此,应对武术套路运动员赛前最佳心理状态形成方法加以研究,才能在比赛之前有效调整其心态,使其处于最佳心理状态,从而在比赛中正常或超常发挥。
一、武术套路运动员赛前最佳心理状态形成的意义
对武术套路运动员而言,在比赛前形成最佳心理状态具有重要意义。其一,有助于保持肌肉放松。当运动员在比赛前拥有最佳心理状态,会使其内心十分平静,时刻保持愉悦的心情,使其全身心放松,从而增加其赢得比赛的信心。使其在赛前保持良好的肌肉放松状态,以免因肌肉紧张和呼吸不畅而影响比赛成绩。其二,有助于提高竞技水平。在比赛前,武术套路运动员保持最佳细腻状态可以提高其比赛竞技水平。最佳心理状态可以保持武术套路运动员头脑清醒,在比赛中观察实际情况,并合理调动自身的审题技能,使其在比赛中发挥最佳水平。
二、武术套路运动员赛前最佳心理状态的形成策略
(一)提高自身水平,保持自信心态
为了能够在比赛前获得最佳心理状态,应提高武术套路运动员自身的专业水平,才能使其在赛前保持自信状态,避免心理焦虑。最佳心理状态的形成与武术套路运动员自身的实力息息相关,当武术套路运动员拥有较强的专业能力时,会使其在赛前更加充满自信,藐视对手,从而使其处于最佳心理状态。因此,在日常武术套路训练时,武术套路运动员应做好基本功训练、核心力量训练,不断提升自身的攻防动作熟练度和身体协调能力,才能让其对自身的专业能力更加自信,在比赛前获得最佳心理状态。在日常训练中,武术套路运动员应经常性取得压倒性胜利,通过日常胜利次数的积累,可进一步提升其比赛自信,使其在赛前形成最佳心理状态[1]。
(二)注重心理训练,保持放松心态
在比赛前,为使武术套路运动员保持最佳心理状态,应注重心理训练方法的应用,使其保持放松心态。其一,表象重现训练。此训练方法主要是需要武术套路运动员通过语言来进行自我暗示,使其重新回顾自身之前的最佳经济状态,从而能够起到消除紧张情绪的作用。武术套路运动员可对自身进行语言上的激励,并对武术套路内容进行重新回顾,在内心进行不断演练,为后续比赛做好准备,可达到最佳心理状态。其二,呼吸调整法。在大型比赛前,武术套路运动员经常会形成一定的心理负担,从而形成紧张、焦虑等情绪,会造成其呼吸不畅,肌肉紧张,严重影响其在后续比赛中的表现。因此,武术套路运动员可通过呼吸调整法来消除不必要的紧张情绪。在比赛前,武术套路运动员可通过深呼吸和缓呼缓吸的方式进行呼吸调节,使其呼吸频率恢复正常水平,避免心脏跳动频率过快,可帮助其形成最佳心理状态。总之,武术套路运动员通过赛前心理训练放松心态,使其达到最佳心理状态。
(三)加强模拟训练,消除心理焦虑
为了可以让武术套路运动员在比赛之前获得最佳心理状态,应加入模拟训练,从而消除内心焦虑情绪。武术套路运动员之所以会在比赛前出现焦虑心理,是因为其日常比赛次数较少,在面对重大比赛前,内心会存在较多想法,如,比赛失败的焦虑、对他人评价的畏惧等,从而导致武术套路运动员出现心理焦虑问题。为解决此问题,应在日常训练中对武术套路运动员开展比赛模拟训练,让武术套路运动员全面熟悉比赛场地、比赛观众以及比赛紧张氛围,使其在日常模拟训练中进行高频次的体验,使其熟悉比赛环境,多次体验比赛过程,进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内心焦虑情绪,从而获得最佳心理状态,为后续比赛活动做好心理方面的全面准备[2]。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武术套路比赛前,武术套路运动员处于最佳心理状态不仅可以放松全身肌肉,还能保持平和内心,可有效提升其竞技水平。在实践过程中,可通过提高自身水平、注重心理训练、加强模拟训练等方式提升武术套路运动员自信心,保持放松的心态面对比赛,才能让肌肉放松,在比赛过程中发挥最佳心理状态,从而提升其武术套路比赛成绩。
参考文献:
[1]李杰,庞研,刘世瑾,苏健蛟.青年武术散打运动员竞赛状态焦虑对心理疲劳的影响研究——以2022年第八届世界青少年武术锦标赛为例[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52(2):139-145.
[2]刘洪娜,赵庆建,张长念.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竞技状态持久的经验与启示——以赵庆建为例[J].中华武术,2024(9):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