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教学法提升高职学生篮球学习兴趣的实证研究
袁凤敏
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体育教学部
引言
高职篮球教学领域内,传统“讲解- 示范- 重复练习”模式存有明显局限,往往使学生滋生抵触情绪,加之学习门槛偏高且与学生自身特点适配度不足,教学成效因此受到影响。游戏教学法作为一类创新性教学形式,可有效突破传统模式束缚,显著降低学习入门难度并更好契合高职学生群体特征,对激发学生篮球学习兴趣具备关键价值。为切实释放该教学法的应用效能,科学可行的实施对策亟待探索,本文由此围绕其应用意义与实践对策展开分析,为高职篮球教学质量的优化完善提供理论参考。
一、以游戏教学法提升高职学生篮球学习兴趣的意义
(一)打破传统教学局限,激活学生篮球学习热情
传统高职篮球教学常以“讲解 - 示范 - 重复练习”为单一路径,课堂流程固化且学生处于被动接收状态,面对机械技术训练易生疲劳与抵触。游戏教学法将篮球技术融入趣味场景,运球练习可转为“障碍运球接力赛”,传球训练设计成“传球命中积分赛”,让单调训练兼具竞技性与趣味 [1]。这种形式能突破传统单向灌输局限,促使学生为争取游戏胜利主动投入,沉闷课堂转为活跃互动氛围,学生篮球学习积极性被充分激发,展现更强学习热忱。
(二)降低篮球学习门槛,扩大学生参与范围
高职篮球传统技能训练聚焦标准化动作反复演练,复杂技术要领与较高强度要求常对初学者形成阻碍,致使基础薄弱或运动能力欠佳的学生滋生畏难心理并回避参与。游戏教学法可将篮球技术拆解为简易游戏任务,运球转化为“绕桩接力赛”、投篮设计成“定点积分闯关”,依托趣味规则与低压力练习环境,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目标中自然熟悉技术操作,不必过度纠结动作完美程度。此类模式大幅降低学习入门难度,助力有畏难情绪的学生建立自信,也使体能或协调性不足的学生能借团队配合找到适宜参与路径,有效突破参与壁垒,拓宽篮球学习覆盖范围。
(三)契合高职学生特点,推动教学目标高效达成
高职学生群体普遍表现出较强的实践操作倾向,更愿意在互动性突出、体验感丰富的场景中达成知识与技能的获取,传统篮球教学里单一的技能演示与反复练习形式,常与学生学习偏好形成偏差,造成教学目标难以高效落实。游戏教学法可将篮球技术要点融入情景化、竞技化的游戏环节,运球练习设计为“障碍运球接力赛”,传球训练转化为“团队传球闯关”游戏,既契合高职学生注重实践、追求趣味的学习特质,也能让学生在沉浸式参与过程中自然掌握技术动作。这类教学形式还能有效适配高职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长相对有限的认知特点,借游戏节奏的变化维持学习过程的新鲜感,降低学习疲劳感受,使学生在持续投入中逐步实现篮球知识掌握、技能提升与团队协作意识培育等教学目标,达成教学效果与学生学习需求的精准契合。
二、以游戏教学法提升高职学生篮球学习兴趣的对策
(一)结合篮球基础技能,设计趣味化游戏内容
篮球基础技能教学中,运球、传球、投篮等核心技能可与游戏场景深度融合。运球技能教学可设计“障碍运球闯关”游戏,场地内设置不同高度与间距的标志桶,参与者需在规定时间内绕障碍完成运球,期间加入“躲避干扰者”元素,干扰者在不违规前提下尝试触碰运球者的球,以此锻炼运球稳定性与灵活性。传球技能教学可打造“传球接力拼图”游戏,将班级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每组对应一套分散在场地不同位置的拼图碎片,小组成员需借准确传球依次将碎片传递至指定拼接区域,最终完成拼图的小组获胜,过程中既强化传球精准度,又提升团队协作意识 [2]。投篮技能教学可设计“分层投篮积分赛”,依据学生投篮水平设置不同距离投篮点,各投篮点对应不同积分,参与者可自主选择投篮点,累计积分最高者获奖励,差异化游戏设计让不同基础学生均能在游戏中巩固投篮技能,同时体会篮球学习的趣味。
(二)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制定分层化游戏方案
采用游戏教学法,提高学生兴趣。为了大大提高篮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师可以在篮球知识教学中创新和改进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例如可以考虑采用传统的篮球比赛课堂教学方法。篮球比赛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指设计一个正则篮球比赛规则根据技术特点密切相关的篮球,使高职学生吸收和掌握篮球的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通过篮球比赛。以游戏教学法提升高职学生篮球学习兴趣时,关注个体差异、制定分层化游戏方案至关重要,需先对学生篮球基础能力全面摸底,借简单技能测试与兴趣调研明确其在运球、传球、投篮等基础动作掌握度,及团队协作、竞争意识上的差异,据此将学生划分为基础组、进阶组与提升组并设计适配游戏与目标:基础组用“运球绕桩接力赛”等趣味游戏巩固基础,以慢速度、简路线帮学生熟悉球性避免抵触;进阶组靠“传球精准投递赛”融入技能融合与轻度竞争,借不同距离投递点强化传球准确性与反应力;提升组以“3V3 迷你篮球赛”引入团队对抗与战术配合,简化规则引导思考攻防策略,同时分层方案需预留灵活调整空间,依学生游戏表现动态调层,确保每人在适配难度中获成就感,逐步提升学习兴趣。
(三)完善游戏教学反馈,优化兴趣培养路径
完善游戏教学反馈并优化兴趣培养路径,需搭建多维度且常态化的反馈机制。游戏教学活动落幕后,可借助课堂即时观察记录学生在游戏中的参与频次、情绪表现及技能运用情况,像记录学生主动发起互动、尝试新动作的回数,或是面对游戏困难时的坚持状态,这类细节能直观体现游戏设计与学生兴趣的适配程度。设计简洁纸质问卷或线上表单,设置具体问题了解学生对游戏类型、难度设定、规则明晰度的见解,如询问“当前游戏里最吸引你的环节为何”“哪类游戏难度更能让你愿意持续参与”等,获取学生直接需求反馈[3]。收集教学过程中的视频片段、学生技能测试数据,与反馈信息展开交叉分析,精准定位兴趣培养中的薄弱之处,若多数学生反馈某类游戏规则复杂致使参与积极性下滑,可据此简化规则或拆分游戏环节;若数据显示基础薄弱学生在团队类游戏中参与度偏低,可针对性设计单人挑战与团队协作结合的游戏形式,通过持续调整反馈收集与应用方式,让兴趣培养路径始终贴合学生实际需求,达成动态优化。
结语
将游戏教学法融入高职篮球教学,既是对传统“教师示范 + 学生重复练习”单一模式的创新突破,也是深度契合高职学生实践意愿强、偏好互动体验等学习特点的有效探索,篮球技术要点转化为趣味游戏可激活学习热情,低压力竞技场景能降低参与门槛并覆盖不同基础学生,搭配技能适配的游戏内容、分层化训练方案与即时性动态反馈机制,切实破解高职篮球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学生兴趣不足、课堂参与度低、技能掌握效果差等难题。未来教学实践中持续优化游戏环节细节设计,不断依据学生认知变化与技能水平调整教学策略,将更高效提升学生篮球学习兴趣,助力高职篮球教学质量实现进一步跃升。
参考文献
[1] 董占强 . 游戏教学法在高职体育篮球教学的应用研究 [J].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 ,2024,5(17):67-69.
[2] 浑 涛 . 高 职 体 育 教 学 中 篮 球 训 练 的 价 值 与 对 策 研 究 [J]. 学 周刊 ,2023,(28):46-48.
[3] 赵航 , 李昕 . 基于游戏法的高职体育篮球教学 [J]. 新课程教学 ( 电子版 ),2022,(13):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