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过程中设备的故障诊断与预防措施
薛昆昆
新疆天富能源股份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石河子市 832000
摘要:发电设备运行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故障,主要有机械、电气以及热力方面的故障。为了保证发电设备安全平稳运行、诊断和预防措施非常关键。常规检查与监测、无损检测技术和智能诊断技术为主要故障诊断手段。设备的选择和安装、日常的维护和保养、员工的培训和管理以及技术的改进和升级,都是预防设备故障的核心策略。
关键词:故障诊断;无损检测;智能诊断技术
引言
现代电力生产过程中发电设备能否安全平稳地运行,是确保电力供应的关键所在。但是发电设备经过长时间的运行后,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故障,这不仅会影响到发电的效率,同时也会给设备带来严重的损害甚至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及时、有效地进行故障诊断和预防措施非常重要。
一、发电设备的常见故障类型
发电设备运行中常见故障类型有机械故障、电气故障及控制系统故障等。机械故障一般是由于设备的磨损,过载或者长时间的不合理操作而造成的,具体表现在轴承的损坏、转子的不平衡以及振动的异常等,严重的甚至会造成设备的停运或者是不能正常的运行。电气故障的种类包括但不限于电机绕组的短路、绝缘材料的损坏以及开关设备的故障等,这些故障通常会导致电气设备无法正常启动或失去控制功能,从而影响发电机组的稳定运行。控制系统故障多见于传感器故障、信号传输中断和程序错误,造成自动化系统不能正常工作,从而影响发电全过程的稳定。另外,温度过高、湿度过大以及腐蚀等环境因素都会造成设备故障。为了保证发电设备高效、稳定地运行,对此类故障进行及时辨识与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发电过程中设备的故障诊断方法
(一)常规检查与监测
常规检查和监控是发电设备故障诊断中最基本的手段,目前多采用定期巡检结合在线监控的方式。定期巡检一般是技术人员依据设备运行情况,使用年限和负荷情况拟定巡检计划、开展视觉巡检、听觉巡检和操作巡检,保证设备的外观,运行状态及操作条件均处于正常的范围。另外,在线监测系统能够通过实时收集设备的各种工作参数,例如温度、压力、振动和转速等,并结合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及时识别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常状况,以防止潜在故障的出现。如振动监测能有效地辨识轴承损坏和转子不平衡;温度监测可以防止过热和其他故障的发生。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在出现故障之前就能及时发现隐患并提前修复或替换、缩短停机时间、降低生产损失。
(二)无损检测技术
无损检测技术就是在对设备本体进行无损的基础上,利用物理或者化学手段对设备内部缺陷或者损坏进行探测。常用无损检测方法有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渗透检测和X射线检测。超声波检测能有效地检测金属材料中存在的裂纹、气孔和其他缺陷,适合用于厚壁组件的检测;磁粉检测适用于探测铁磁性材料的表面或附近裂纹;渗透检测方法是通过观察染料或荧光液对表面缺陷区域的渗透,以揭示材料表面可能存在的微小裂缝或孔洞;X射线检测是通过对设备内部进行X射线扫描,以检查是否存在裂缝、空洞等缺陷。这些无损检测技术有助于实时发现发电设备工作中存在的隐性缺陷,从而避免缺陷导致重大设备故障的发生,确保设备安全、稳定地工作。
(三)智能诊断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智能诊断技术已逐步被广泛运用于发电设备故障诊断。智能诊断技术是通过对设备运行过程中各类数据进行收集与分析,并运用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技术对设备健康状态与潜在故障进行自动识别。通过深度分析设备历史运行数据及故障数据、智能诊断系统可预测设备故障趋势并提出维修建议。比如,智能系统能够通过分析设备振动信号来确定设备是否存在转子不平衡或者轴承故障等早期故障征兆。相对于传统故障诊断方法,智能诊断技术可以更加快速准确地检测出故障问题并且通过预知维护来缩短设备的待机时间。另外,智能诊断技术可以实现远程监控、实时报警等功能,极大地促进设备的高效、准确管理。
三、发电过程中设备的故障诊断预防措施
(一)设备选型与安装
合理地选择设备,正确地安装设备,是防止设备故障发生的一个重要环节。设备选型时应充分考虑其工作环境,负荷要求及运行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设备类型及规格。对长时间高温高湿环境应选用耐高温抗腐蚀性能好的设备材料;对负荷波动较大的发电机组应选用调节性能好、运行稳定的装置。在安装时,应严格执行设备厂商制定的安装指南及规范,保证设备与电网相匹配,管路连接无误及附件安装就位,以免由于安装不合适而造成设备故障。通过科学、合理地进行设备选型、准确地进行安装等措施,能够有效地提升设备可靠性、减少故障出现概率。
(二)日常维护与保养
设备长期工作,零件会渐渐磨损,如果没有及时保养与更换就会造成设备故障。所以,制定良好的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并对其定期检查、清洗与润滑可以有效地延长其使用寿命。常用的保养工作有换润滑油、换磨损部件、检查电气接线、清洗设备积尘。另外,还应根据设备运行情况定期试验与大修,以保证运行参数处于正常值。如定期检查发电机绝缘性能、清洗冷却系统、检查电气设备接地情况。通过科学合理地进行日常维护能够有效降低故障发生率,增强设备运行稳定性。
(三)人员培训与管理
设备出现故障,往往同操作人员技术水平,管理水平有密切关系,所以加强对人员培训与管理,是防止故障发生的重要环节。一是操作人员必须有过硬的设备操作技能及故障判断能力定期举办设备操作与故障诊断培训,让他们掌握设备工作原理,操作规程及常见故障诊断方法。二是设备管理人员要有很强的设备维护与管理能力,能合理地安排设备运行与检修计划以保证设备在最佳状态下工作。通过提升人员专业素质与管理能力可降低由于人为操作失误或者管理不善而造成设备故障。
(四)技术改造与升级
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发电设备还需经过技术改造与提升才能满足新的生产需求与工作环境。通过对先进设备与技术的介绍,能够有效地促进设备运行效率与稳定性的提高,降低故障出现的概率。如采用更为有效的燃烧技术,引进更为先进的监控系统和更新更为耐久的材料等等,这在技术改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另外,经常更新设备、更换老化或者技术比较落后的零件也有利于提高其可靠性、经济性。技术改造既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又能提高运行效率和减少故障风险,以确保发电设备长期平稳运行。
结束语
总之,发电设备的故障诊断和防治对确保电力生产的安全平稳运行至关重要。通过分析常见的故障类型,清楚地认识到该装置在工作时可能会出现的各类问题。常规检查与监测、无损检测技术及智能诊断技术提供多样化故障诊断手段,使故障得到及时发现与处理。与此同时,通过对设备选型及安装、日常检修及维护,人员培训及管理以及技术改造及更新等防范措施的落实,可有效降低故障出现概率,促进设备整体性能及使用寿命的提高。在实践中,要结合具体情况,将这几种方法和措施结合起来,对设备的运行状态不断进行优化,保证电力生产持续可靠进行。
参考文献
[1]范广森, 王常青, 余兵. 某发电设备监造过程中典型问题的处理及警示[J]. 设备监理, 2021, (08): 22-25+61.
[2]周胜波. 海上风力发电电气设备安装过程注意事项分析[J]. 船舶物资与市场, 2020, (03): 37-38.
[3]叶生, 杨宗强. RFID技术在发电设备中的全过程跟踪与应用[J]. 电气应用, 2016, 35 (11): 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