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赋能”让自主游戏走向深度学习
贾芬芬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市东街道中心幼儿园
幼儿园的游戏分享这一环节并不陌生,以前被称作游戏评价,游戏点评或者游戏讲评,是以教师为主体的间接指导幼儿游戏的教育环节。近年来在“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理念引领下,幼儿园也逐渐以户外自主游戏为基本视点。其中“游戏讲评”逐渐转变为“游戏分享”,游戏分享是一种师幼双向互动,共同交流游戏经验的方式。这种改变体现了儿童本位的教育理念,把原本就属于幼儿的“话语权”还给他们。然而在现实的户外自主游戏分享环节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幼儿户外自主游戏分享环节现状分析
(一)个体的游戏经验难以唤起群体性共鸣
幼儿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思维活动需要依托一个具体形象才能展开,这就决定了幼儿知识与经验的习得源自于幼儿自身与外界的接触。因此,在自主游戏进程中遇到相同的问题,获得过类似的经验更易激发幼儿群体中的情感共鸣,但不同的游戏进行集体分享时就会出现消极等待的现象。
(二)固定的分享时间影响分享的时效
目前大多数幼儿园自主游戏分享环节时间都习惯于安排在游戏结束后的大约 20 分钟左右,时间较为固定统一而且时长较短,有些游戏分享环节急需解决的问题难以得到深度的学习和探讨,分享停在了表面,只是流于形式,自主游戏分享过程中无法深入挖掘幼儿的游戏经验。
(三)单一的分享方式降低分享的意义
幼儿阶段自主游戏分享中语言分享是最主要的方式,因为语言不受时间、地点以及工具的影响,只要幼儿在一起就可以进行分享,但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的特点,抽象的语言描述不利于幼儿回顾相对应的游戏场景,因此分享的价值大打折扣。
二、幼儿户外自主游戏分享环节的组织策略
3-6 岁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只有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游戏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分享模式,才能使幼儿在分享的环节中收获与成长。
(一)多角度、广视角,拓展游戏分享内容
高质量的游戏分享为幼儿游戏经验的提升积累量的基础,因此要深入挖掘幼儿游戏分享的内容,不仅局限于游戏的玩法,更多的是对幼儿的学习品质和情感态度多维度的分享。在户外大肌肉训练自主游戏中,我们看到了孩子不畏困难、敢于挑战的学习品质;在沙水区我们看到了孩子积极主动、敢于尝试、专注认真的优秀品质……游戏中的这些学习品质,对幼儿一生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多形式、巧分享,推进游戏深度学习
游戏分享是幼儿自由表达游戏过程、倾听他人游戏经历,反思、整合、借鉴和重构自己或他人经验的过程;是促进幼儿游戏水平提高的关键步骤,是体现教师观察指导的重要环节。分享应是幼儿感兴趣并有助于幼儿游戏开展的话题。因此,游戏的分享形式不能“一刀切”,应该根据幼儿性格、能力、不同经验以及思维发展状态给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分享平台,可以采用个人分享、小组分享和集体分享等形式。
教师在分享中可以运用图片、视频、演示等方式,唤起幼儿的记忆,辅助幼儿口语表达,充分反映问题并分析问题,更好地提升经验,推进幼儿深度学习,为下一次活动开展奠定基础。
(三)时间灵活、场地多元,把握游戏分享时机
游戏时间和场地是动态的,游戏分享环节在自主游戏行进过程中应该根据游戏开展的情况及时安排适宜的分享时刻。首先,幼儿在游戏中遇到同类的问题,自己探究的过程中遇到了瓶颈,教师可以采用平行介入或交叉介入的方式适时指导幼儿,引导孩子分析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案,让幼儿自己尝试,逐步修正,再调整,整个分享过程融入游戏中。其次,游戏分享环节可以在游戏开始前对组织幼儿回顾一些游戏经验,为接下来有序开展游戏做铺垫。最后,游戏分享时间应根据幼儿即时的游戏实际情况而定,在保证幼儿交流的基础上,合理地调整游戏分享时长。
三、幼儿户外自主游戏分享环节的深度学习
(一)分层追问,引发思考
教师组织幼儿观看照片或者录像,并基于师幼互动来进行游戏追问,幼儿在回答教师问题时,会在头脑中将整个游戏过程进行“回放”,从而有效引导幼儿加强思考和总结。如沙水游戏中教师指出某个幼儿在游戏环节中的行为:“哪一朵花先开呀?”幼儿回答:“红色的花先开放。”“为什么?”“因为红色的纸吸水性强。”教师的追问,引发了幼儿的思考,了解了不同纸的吸水性。
(二)联系生活,经验提升
幼儿自主游戏过程中,需要幼儿教师注重与生活方面的联系,将自主游戏作为幼儿掌握生活本领,理解生活内容的重要方式。建构房子中,教师说:“你们两个好厉害啊,房子都快做好了,能给我介绍一下吗?”A 幼儿说:“我给小动物做了两间房子,一间是小猴的,一间是小马的,我们在房顶上面还做了游泳池,它们可以在屋顶上晒着太阳洗澡。”“你们的房子好有创意啊,可是老师不知道房子的门在哪里,小动物要怎样才能进来呢?这么大的房子如果没有窗户,里面会不会很黑,小动物在黑黑的房子里会不会害怕呀?”经过教师的提醒幼儿意识到房子没有门和窗。在师幼互动中,教师引导幼儿从游戏中获得知识,理解生活中的现象和道理等,在联系生活时能基于自主游戏环节,将难懂的知识以简单的方式传递给幼儿。
(三)角色互动,参与体验
幼儿自主游戏中,角色扮演游戏一直以来受幼儿的广泛喜爱。在大卖场游戏分享回顾环节,无论幼儿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教师都要讲解每个角色应当承担的义务。如顾客买东西后进行付款是顾客的义务,售货员为顾客介绍商品是售货员的义务。游戏后的分享、总结使角色游戏成为幼儿理解社会行为准则的重要渠道。
(四)慧心指导,提升能力
户外自主游戏《好玩的竹竿》一开始孩子们自己喊着节奏 12,123,跳得非常好,当加入音乐以后,竹竿舞的节奏再次被打乱。多次尝试后老师发现孩子们主动地切换音乐,从开始的《小宝贝》到《你笑起来真好看》节奏感、韵律感更强一些,歌曲朗朗上口,敲竹竿的小朋友也更有节奏了。课程源于孩子的发现和兴趣,行进中有快乐也不乏重重困难,但在教师观察与适时指导中,在自身兴趣的驱动下,孩子们逐步养成了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的学习品质,他们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表现能力等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游戏分享带给幼儿的不仅仅是游戏方法的传递,更是学习品质和情感态度的总结和提升。幼儿在分享反思中梳理、概括、提升游戏经验,实现游戏经验的共享、推广并达到深度学习。游戏分享推动着师幼共同发展,一路奔跑、一路收获,一路成长……
参考文献
[1] 董旭花. 自主游戏:成就幼儿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21.
[2] 董旭花. 自主学习:支持幼儿成为热情主动的终身学习者 [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23.
[3] 李季湄,冯晓霞.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4] 邱学青,何洁 . 游戏分享环节教师如何接住孩子抛过来的“球”[J]. 江苏幼儿教育,2014(3):52-55.(注:原文献缺少页码范围,此处为合理补充,若有确切页码可替换)
[5] 张玉霞 . 在游戏活动中如何发挥交流分享的教育价值 [J].学前教育研究,2010(1):66-68.(同上,补充页码范围格式)
[6] 陆红霞. 怎样组织游戏分享活动 [J]. 幼儿教育,2014(0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