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图书资料工作服务效能的提升研究
潘清剑
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图书馆 425000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社会发展水平相较于从前来说具有显著的提高,知识经济在快速推进的过程中,进一步强调了图书馆的重要意义。图书资料工作作为图书馆日常管理中的关键,提高图书馆图书资料工作的服务效能在助力学术研究以及文化传承创新中均具有显著的应用优势。而深入探究提升图书馆图书资料工作服务效能的策略,对于促进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的提高均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图书馆图书资料工作服务效能提升的积极作用
(一)提高图书馆管理水平
图书馆中的图书资料较多,且涵盖多个时期的珍贵历史文献以及特色图书资料,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从提升图书馆图书资料工作服务效能的积极作用来看,其可有效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水平。提升服务效能促使图书馆针对图书资料展开多样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例如针对古籍图书进行数字化处理与传播等,可扩大图书资料的传播范围,履行了图书馆在传承传统文化中的职责。并且图书馆提高图书资料工作效能,更促使图书馆针对当下学科发展动态以及研究热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学术著作、期刊杂志以及专业数据库的采购工作,不仅丰富了馆藏图书的数量与种类,更可为各个领域开展学术研究提供文献支持。除此之外,提高图书资料的服务效能促使图书馆针对内部管理流程进行优化。例如在图书资料采购中,其使得图书馆结合读者的需求制定采购计划,有效地提高了采购效率与资源利用率,促进了图书馆整体运行效率的提高[1]。
(二)满足读者多样化知识需求
读者作为图书馆开展服务的主体,从提升图书馆图书资料工作服务效能的积极作用来看,其还可满足读者多样化的知识需求。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读者可接触到的信息呈现海量化的发展趋势,使得读者对于图书资料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以及个性化的特点,不同年龄、职业以及文化层次的读者对于图书资料的需求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而提高图书资料工作服务效能,促使图书馆结合读者需求进行图书资料的采购与推荐,提高了图书馆服务的精准性。并且提高服务效能可缩短读者获取图书资料信息的时间,有效地提高了读者的满意度与认可度。
二、图书馆图书资料工作服务效能的提升策略
(一)完善资源建设
在新时期,为更好地提高图书馆图书资料工作服务效能,可从资源建设入手,利用丰富的图书资料资源夯实图书馆工作服务效能提升基础。在图书资料的资源建设中,一方面,可对于馆藏资源的结构进行调整与优化。图书馆可利用问卷调查、座谈会以及线上反馈等多种方式收集读者对于图书资料的需求,结合调研结果以及图书馆的定位与发展方向有针对性地制定馆藏资源的采购计划,在传统优势学科资源的基础之上增加对于交叉学科、新兴学科以及社会热点领域图书资料的采购力度。在资源建设中,需做好纸质图书资料资源与电子资源的协调发展,保证资源种类与数量满足读者多样化的阅读需求。另一方面,可做好特色图书资源的建设工作。图书馆可深入挖掘当地的传统文化、行业特色以及学校的学科优势等,打造具有独特价值的特色资源库。以地方文化为例,图书馆可收集整理当地的历史文化、风俗民情以及地方名人著作等相关资源,打造出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库,提高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2]。
(二)创新服务形式
在过去,由于受到落后发展理念以及技术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部分图书馆在开展服务中存在形式单一的问题,仅能为读者提供常规的图书借阅工作,是影响图书馆图书资料工作服务效能的重要原因。在后续的工作中,应利用多种形式为读者提供图书资料的服务。一方面,图书馆可打造主题类活动,可借鉴永州冷水滩区图书馆的主题活动形式。永州冷水滩区图书馆以“阅读悦读·冷水滩”为主题打造了一系列的全民阅读活动,例如“亲子悦读”、“潇湘讲坛”、“国学阅读”、“演讲与口才”等,并组织了“童阅美好 不负韶华”少年儿童主题读书活动,更将服务范围延伸到国画培训、声乐朗诵培训、“镜圆”读书会、曼陀罗心理成长课堂以及“阅读·观影”分享会等,深受公众的喜爱与欢迎[3]。
另一方面,随着数字化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数字技术成为人们重要的工作方式之一。由于数字技术具有海量化的资源储备,再加上其在信息展示方式上具有显著的优势,可作为图书馆开展图书资料服务效能提升的路径之一。图书馆可打造线上移动应用程序,并完善相应的功能设计,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读者的借阅历史、检索记录以及阅读偏好等数据,深入了解读者的兴趣与需求,结合分析结果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图书推荐服务。除此之外,图书馆还可提供移动阅读、在线咨询以及座位预约等功能,使得读者随时随地享受图书馆服务。也可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开展信息发布、阅读推广以及互动交流等活动。例如可通过微信公众号定期发布图书推荐以及文化活动信息,并设置在线互动话题,吸引读者参与讨论,增强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互动。在这一过程中,图书馆还可积极开展线上线下融合的服务模式,例如举办线上线下同步的读书分享会以及讲座等活动,提高图书馆服务的影响力。
(三)做好人才队伍建设
工作人员作为图书馆开展图书资料服务工作的主要执行者,在提高图书馆图书资料工作服务效能的过程中,还需做好人才队伍的建设。一方面,图书馆需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好人才的引入工作,选聘兼具图书管理专业知识以及数字化技术应用能力的人才承担图书馆的图书资料工作服务。另一方面,针对已有的工作人员,需构建完善的培训体系。可定期组织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参加专业知识的培训,培训内容中应包括图书馆学、情报学、文献分类编目以及数字化资源管理等内容。更应将服务意识作为针对工作人员开展培训的关键,使得工作人员能够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图书资料服务。在培训方式上,除需组织图书馆工作人员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之外,可组织工作人员参加学术交流培训,并为工作人员提供实践技能的培训机会,真正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4]。结语:做好图书馆图书资料工作服务的效能提升不仅提高了图书馆的管理水平,更可满足读者多样化的知识需求。在新时期,图书馆在提高图书资料工作服务效能的策略上,需完善资源的建设以及工作人员队伍的建设,更应针对服务形式进行创新,使得图书馆的图书资料工作服务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所需,助力社会文化事业的高质量开展。
参考文献:
[1] 乔大伟 . 信息技术在高校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和服务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J]. 信息技术时代 ,2024(20):56-58.
[2] 刘颖 , 邰杨芳 , 李芳芳 . 新质生产力赋能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策略 [J]. 图书情报导刊 ,2025,10(1):1-5,12.
[3] 陈万灼 , 姚晓芸 , 文朝晖 . 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服务于潮学资料馆藏 [J]. 中国信息界 ,2024(8):138-140.
[4] 杨晓亮 , 张磊 . 信息技术支持下高校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效率提升策略研究 [J]. 造纸装备及材料 ,2025,54(5):15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