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工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方法的创新探讨
贺燕燕
张家口市夏季运动中心
引言:
我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并重推进,对运动员和体育工作者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年轻运动员思想特点的转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内容、形式和载体上均面临挑战,部分教育方法缺乏吸引力,难以深入人心,导致教育效果有限,如何结合新时代特点创新工作方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成为运动中心政工工作的重要研究方向。
1. 开展运动员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强化理想信念教育
在开展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注重将红色文化与体育精神深度融合,利用组织运动员赴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构建沉浸式理想信念教育体系。中心充分利用张家口及周边地区丰富的红色资源,如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察哈尔烈士陵园等场馆,设计 " 重走革命路 " 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实地观摩、情景体验、老兵讲述等形式,让运动员在触摸历史脉络中深刻理解 " 为国争光 " 的体育精神内核。创新采用 " 运动项目 + 红色故事 " 的讲解模式,例如将射击运动员训练与抗战神枪手事迹结合,使思想政治教育既保持政治高度又贴近运动实践。深化红色教育成效上,运动中心构建了 " 参观 - 研讨 - 实践 " 的三阶培养机制,参观后立即组织 " 冠军之路与长征精神 " 主题研讨会,引导运动员将革命精神迁移到赛训场景,例如用 " 红军强渡大渡河 " 的案例解析比赛中的战术执行力 [1]。创新开展 " 红色体育文化周 "活动,设置模拟革命时期军事体育项目的趣味竞赛,把投掷项目与 " 送鸡毛信" 故事结合设计训练游戏。
2. 组织教练员与运动员" 一对一" 谈心谈话,掌握思想动态
政工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中创新性地推行教练员与运动员 " 一对一 "谈心谈话机制,借助个性化沟通深入把握运动员思想动态,突破了传统集体教育的局限,将思想教育融入日常训练生活,使教练员能够针对运动员的个体差异开展精准引导。谈话内容不仅涵盖训练目标与赛事规划,注重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价值观念及团队意识培养,尤其针对青少年运动员成长中的困惑进行及时疏导,中心要求教练员在谈话中运用" 倾听-共情 - 引导 " 三步法,避免说教式灌输,转而采用启发式交流,如结合运动生涯案例探讨体育精神的内涵。
中心在实践中发现," 一对一 " 谈话机制能系统性地将政治思想教育与专业训练有机融合,教练员在谈话中巧妙地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融入技术分析,例如通过复盘国际赛事中运动员的表现,自然引申出为国争光的使命感;在制定个人训练计划时,同步引导运动员树立正确的胜负观和职业操守。中心建立谈话记录与反馈系统,定期分析运动员思想变化趋势,动态调整教育策略,这种创新方法显著提升了思想教育的渗透力,使运动员在提升竞技能力的同时,自觉将个人理想与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紧密结合。
3. 举办运动队主题班会,结合赛事表现开展体育精神大讨论
举办运动队主题班会,结合赛事表现开展体育精神大讨论,可使思想教育更贴近运动员实际,班会在赛后及时召开,围绕比赛中的技术发挥、团队协作和心理状态展开深入分析,引导运动员从胜负得失中提炼体育精神的真谛。例如在讨论关键场次的表现时,教练员会引导运动员思考如何将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的竞技精神延伸到日常训练和生活中。班会采用 " 案例剖析 + 互动发言 " 的模式,鼓励运动员结合自身经历谈体会,避免单向灌输,增强参与感,针对青少年运动员,班会还设置 "榜样故事分享" 环节,通过优秀运动员的成长经历,深化对" 为国争光、无私奉献" 价值观的理解。
主题班会还注重将体育精神讨论与社会责任教育相结合,培养运动员的全面发展意识,引导运动员思考如何通过体育传递正能量,如公平竞赛、尊重对手、文明参赛等体育道德的实践意义。中心还创新班会形式,采用情景模拟、辩论赛等互动方式,激发运动员主动思考体育精神的时代内涵,例如围绕 " 如何看待比赛失利 " 展开辩论,帮助运动员建立正确的胜负观。
4. 建立训练场馆政治宣传栏,定期更新时政热点与先进典型
宣传栏设置在训练馆、宿舍区等运动员高频活动区域,内容设计注重 " 体育 + 思政 " 的有机结合,既展示党和国家最新政策方针,又突出体育领域的时政热点,如体育强国建设、冬奥精神传承等主题。先进典型板块中精心选取优秀运动员的成长故事,既有国际赛场为国争光的冠军榜样,也有基层刻苦训练的无名英雄,通过真实案例展现体育人的精神追求。宣传栏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文字简明扼要,配以生动图片和醒目标语,确保在运动员训练间隙的短暂停留中也能获得有效信息[2]。中心在宣传栏运营中注重内容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建立定期更新机制,确保信息与时俱进,每逢重大赛事节点,宣传栏会及时推出专题内容,如结合杭州亚运会报道,解读中国体育代表团展现的国家形象;在重要政治会议期间,精选与体育事业发展相关的内容进行解读。中心还创新推出"每周一星"栏目,挖掘运动队内部的先进典型,让身边人讲身边事,增强教育的亲和力和说服力,宣传栏管理实行 " 教练员轮值制 ",由各项目教练负责内容策划,确保专业性与教育性相统一。
5. 开展退役运动员宣讲,分享职业生涯与爱国奋斗故事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借助开展退役运动员宣讲活动,以真实鲜活的职业经历诠释爱国奋斗精神,宣讲内容不仅聚焦赛场上的高光时刻,更深入剖析训练低谷期的坚持、伤病困扰下的抉择等鲜为人知的细节,让现役运动员深刻理解 "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 的职业真谛。在宣讲形式上突破传统报告模式,采用 " 故事讲述 + 视频回放 + 互动问答 " 的立体化呈现方式,特别是在问答环节,退役运动员针对年轻队员提出的 " 如何平衡训练与学习 "" 怎样面对比赛压力 " 等实际问题给予贴心指导。中心将退役运动员宣讲打造为系统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品牌活动,注重宣讲内容与当前运动队实际需求的深度结合,宣讲前政工部门会调研运动员最关注的问题,让退役嘉宾的分享更具针对性。宣讲后配套开展 " 传承体育精神 " 主题讨论会,组织运动员结合宣讲内容谈体会、定目标,确保教育效果落地见效。中心还创新建立" 退役运动员导师库",不仅限于大型宣讲活动,更通过定期座谈、训练现场指导等形式,让优秀退役运动员的宝贵经验持续滋养年轻一代。
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是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创新工作方法是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推动体育人才培养的同时,积极探索符合运动员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将理论教育与实践体验相结合,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感染力。借助不断创新,运动中心可以为运动员和教练员提供更加有力的精神支撑,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拼搏精神和团队意识,从而为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1] 段兰香 . 政工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方法的创新 [J]. 现代企业文化 , 2024, (25): 103-105.
[2] 杨静 . 政工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方法的创新思考 [J]. 科学大众 ( 科学教育 ), 2019, (08): 194+1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