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研究

作者

张文玲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林业和草原服务中心 834034

引言: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是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保障,直接关系到森林资源安全与生态环境稳定。伴随着林业生产的规模逐渐扩大,林业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有害生物种类对林业生产的危害程度也愈发严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在长期实践应用中不断发展,不仅保护了森林生态系统,还减少经济损失。

一、林业有害生物的危害和种类

(一)林业有害生物对森林的危害

林业有害生物是指对林区森林健康和当地生态平衡造成危害的各类生物,这些生物出现会危害到森林健康,林业有害生物对森林产生的危害涉及到多个方面,直接影响到林区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还会影响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林业有害生物带给林区森林树木产生的破坏是显而易见的,这些有害生物以各种方式侵袭树木,导致林区中树木死亡、凋落,甚至会导致林区整片森林的衰败。这些有害生物,还可能会破坏到当地森林土壤的生态环境,严重扰乱土壤微生物的平衡,影响林区植被的健康生长,甚至容易引发土壤侵蚀等问题。另外,林业有害生物还可能对林区森林中的其他生物多样性产生负面影响,导致森林中一些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减少,甚至可能会导致一些物种濒临灭绝[1]。

(二)林业有害生物的种类

林业有害生物可以根据其生物特性和对森林资源的危害程度进行分类。一般来说,林业有害生物主要包括昆虫、真菌、细菌、病毒和鼠害等几大类。昆虫类是林业中最常见的有害生物之一,其种类繁多,包括各类木材蛀虫、叶片害虫等,它们以树木为食物或寄主,通过各种方式破坏树木的结构和功能。其次,真菌类有害生物主要包括各类腐朽菌和病原真菌,它们引发的疾病可能导致树木枯死,严重影响森林健康。另外,细菌和病毒类有害生物多数是引起植物疾病的病原体,它们通过感染植物组织,破坏植物正常的生理功能,影响植物生长和发育。森林中还有鼠害类有害生物包括各类啮齿动物,它们以树木为食物或藏身之地,破坏树木结构,严重影响森林的健康和生态平衡。不同类别的林业有害生物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危害程度,对于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实践

(一)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技术是一种绿色环保防治手段,使用该技术可以减少低环境的污染,不会影响到人类健康,在当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生物防治技术指的是利用有害生物的天敌,或者其他生物抑制剂来控制林区有害生物的繁衍和分布。生物防治技术通过引入或繁殖天敌昆虫来捕食害虫,或者利用微生物制剂来感染和杀死有害生物。生物防治技术有着环保、安全、可持续等优点,在现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实际应用中,生物防治技术通常采取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式,以增强防治效果。首先,通过引入天敌来控制害虫数量,通过使用微生物制剂,如细菌、真菌等,对有害生物进行生物灭杀,从而达到防治的目的。此外,还可以通过植物诱导抗性等手段来提高林木的抗害能力。生物防治技术需要综合考虑生态环境、有害生物种类和种群密度等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案,还可以利用植物本身的抗性或者植物提取的活性物质来对抗有害生物。

(二)化学防治技术

化学防治技术指的是利用化学农药来杀灭或者抑制林业有害生物的繁殖和生长。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化学防治技术通常被作为应急手段或者辅助手段来使用。虽然化学防治技术具有见效快、成本低等优点,但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使用化学防治技术时,应遵循“安全、高效、经济、环保”的原则,选择低毒、低残留、高效的化学农药,并严格按照规定的剂量和使用方法进行施用。化学防治技术的实际应用包括喷洒杀虫剂、熏蒸杀虫剂等方式,通过直接作用于害虫体表或者呼吸道,达到灭杀害虫的目的。然而,化学防治技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药剂残留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害虫产生抗药性等。同时,还应加强农药残留监测和风险评估工作,确保森林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不受威胁。

(三)物理防治技术

物理防治技术指的是采取物理手段消灭或者捕捉林区中有害生物,常见的物理防治方法主要有:高温处理、低温冷冻、紫外线照射、机械捕捉等。这些物理防治方法有着无污染、无害副作用等优点。比如,利用高温热处理来杀灭林木种子中的病虫害;利用低温冷冻来保存和运输易受有害生物侵害的林产品;利用紫外线照射来杀灭空气中的飞行害虫等。物理防治技术需要根据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活习性来选择合适的物理手段和操作条件,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物理防治技术的实际应用包括采用机械手段对害虫进行捕捉、破坏其生长繁殖环境等方式。比如:粘虫板、光陷阱、电网等,通过吸引、诱捕或者电击等来控制害虫。物理防治技术相比化学防治技术,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更小,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对某些特定害虫的适用性较差。物理防治技术是一种利用物理手段对害虫进行控制的防治方法,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四)绿色防治技术

随着绿色生态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融入绿色生态理念,可以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绿色防治技术的运用,采取生物、物理等自然手段来控制和消除有害生物的方法。绿色防治技术的兴起,标志着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生物防治是绿色防治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引入天敌、病原体等,以及利用植物自身的抗性,来有效地抑制有害生物的生长繁殖,推动林业健康持续发展[2]。

(五)智能化防治技术

信息时代的当下,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防治技术逐渐成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新趋势。智能化防治技术通过利用先进的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对有害生物的实时监测、精准识别和智能决策。物联网技术能够构建起一个庞大的传感器网络,对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扩散和危害程度进行实时监测。这些传感器可以收集到大量的数据,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参数,以及有害生物的数量、种类和分布情况等信息。这些数据经过汇总和分析后,能够为我们提供准确的有害生物动态信息,为后续的防治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以将获取的巨量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从收集到的数据中提取有用价值,了解其中蕴含的规律。通过对历史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预测林区这有害生物的发生趋势和发展规律,从而制定出更科学、更合理、更有效有害生物防治方法。

结束语:

总之,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可以保护林区环境,保持生态平衡,是推动林业生产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伴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领域会有更多创新性的技术得以应用,为保护林区提供更可靠、更安全的保障。在未来,要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实践,为促进林区健康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武显华,张东旭 .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的生物学防治技术及其优势分析 [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2023(13):272-273.

[2] 王爱军 .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与推广探讨 [J]. 农业科学 ,2021(18):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