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图书馆馆员在数字化时代的角色转变与职业发展研究

作者

张晓红

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211306

引言

数字化转型正驱动图书馆服务范式发生变革,馆员职业内涵也随之产生结构性转变。具体而言,馆员工作重心从传统的文献采编、流通服务,转向数字资源治理、用户行为干预以及知识价值链整合。本研究聚焦馆员角色转型的动因与发展路径,通过解构数字化服务创新、信息素养教育迭代以及知识管理体系重构这三个维度,揭示职责扩展与技术适应性之间的张力关系,旨在为图书馆岗位胜任力设计以及馆员个体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策略。

1 图书馆馆员角色的历史演变

图书馆馆员的角色演变大致可分为三个关键阶段:

传统图书馆时期:在此阶段,馆员充当“图书守护者”的角色,主要负责图书资料的收集、整理、保管以及借阅服务。他们依靠图书分类、编目等专业技能,确保资源能够得到有效利用。

信息时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兴起,推动了图书馆自动化与数字化的发展。馆员角色逐渐转变为“信息管理者”,新增了数据库管理、数字资源建设等任务。此时,他们需要整合传统知识与信息技术,以应对电子资源的快速增长以及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

数字化时代:馆员角色进一步多元化,他们不仅要同时管理纸质和数字资源,还要提供个性化服务以及信息素养教育。这就要求馆员掌握信息检索、数据分析和知识组织能力,成为连接用户与信息资源的桥梁,专业要求与社会地位也随之提升。

2 数字化时代图书馆馆员的新角色

在数字化时代,图书馆馆员的角色发生了深刻变革,他们不再仅仅是文献的管理者,而是承担了更多元化的职责。

信息素养教育者: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背景下,帮助用户提高信息素养成为馆员的重要任务。他们需要精心设计和开展信息素养培训课程,教授用户如何有效地检索、评估和利用信息。课程内容不仅涵盖传统的文献检索技能,还包括数字资源的利用、学术诚信教育等方面。通过提升用户的信息素养,馆员能够更好地发挥图书馆作为知识中心的作用。

知识管理专家:在数字化环境下,馆员需要运用先进的知识管理工具和技术,对海量信息进行组织、分析和整合。他们不仅要管理显性知识,还要促进隐性知识的共享和转化。例如,通过构建知识库、开发知识地图等方式,帮助用户更高效地获取和利用知识资源。此外,馆员还需参与机构知识库的建设和管理,为学术研究和知识创新提供有力支持。

数字资源导航者:随着数字资源的快速增长,用户常常面临信息过载的困扰。馆员需要凭借专业知识和技能,帮助用户在复杂的数字环境中找到所需信息。这包括对数字资源进行评估和筛选,开发智能检索工具,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等。同时,馆员还需关注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在图书馆中的应用,不断提升数字资源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通过这些新角色的扮演,图书馆馆员在数字化时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图书馆的转型和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图书馆馆员职业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数字化时代重塑了图书馆馆员的职业生态。在技能层面,馆员需要兼具传统图书馆学素养与信息技术、数据分析等跨学科能力,同时强化沟通、教学等软技能,这对持续学习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职业认同方面,角色多元化可能导致馆员产生定位困惑,需要通过专业指导增强归属感。在发展路径上,数字化开辟了数字资源管理、信息素养教育等新赛道,支持馆员纵向深耕或横向跨界发展。面对这些挑战,馆员应主动规划职业路径,管理者则需完善培训体系,共同构建适应数字转型的发展生态。

3 促进图书馆馆员职业发展的策略

为应对数字化时代带来的挑战并抓住发展机遇,图书馆馆员需采取积极策略促进自身职业发展。

持续学习与技能提升:这是馆员保持竞争力的关键。馆员应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定期参加专业培训和学术会议,及时了解图书馆学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同时,主动学习相关学科知识,如信息技术、数据分析、教育学等,以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能力。图书馆管理者也应为馆员提供学习资源和机会,如设立培训基金、组织内部培训等,支持馆员的专业发展。

跨学科合作与交流:数字化时代的图书馆工作需要多学科知识的融合。馆员应主动与其他领域的专家合作,如信息技术专家、教育专家等,共同开展项目研究和实践创新。这种跨学科合作不仅能提高馆员的工作能力,还能拓展他们的职业视野和人脉网络。此外,馆员还应积极参与专业组织和学术团体,通过学术交流和实践分享,了解行业发展趋势,提升专业影响力。

职业规划与自我评估:这是馆员实现长期发展的必要手段。馆员应定期进行自我评估,明确自身优势和不足,制定短期和长期的职业发展目标。在制定职业规划时,要综合考虑个人兴趣、能力和职业愿景,同时结合图书馆的发展战略和行业趋势。图书馆管理者可为馆员提供职业咨询和指导,帮助他们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发展计划。此外,建立导师制度也是一种有效策略,通过资深馆员与新晋馆员之间的指导与交流,促进知识和经验的传承,加速年轻馆员的成长。

通过实施这些策略,图书馆馆员能够不断提升自身能力,适应数字化时代的要求,实现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这些策略也有助于提高图书馆的整体服务水平,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创新和进步。

结论

数字化时代图书馆馆员的角色转变与职业发展研究表明,信息技术发展推动馆员从传统文献管理者转型为信息素养教育者、知识管理专家和数字资源导航者等多重身份。这种转变不仅拓展了馆员的工作范畴,也提升了其专业要求与社会地位。

在数字化服务中,馆员需承担数字资源管理、技术培训及用户服务创新等职责,这就要求他们具备跨学科技能并持续学习。同时,数字化带来技能要求提升、职业认同重构及发展路径多元化等挑战与机遇。

为促进职业发展,建议采取持续学习、跨学科合作与职业规划等策略,推动个人成长与图书馆事业可持续发展。未来可进一步研究 AI、大数据等技术环境下馆员的角色演变路径。

参考文献

[1] 舒阳. 图书馆馆员的数字化进阶[J]。文化产业. 2025.

[2] 魏燕 贾文胜 . 数字化时代高校图书馆馆员的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策略[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2025.

作者简介:张晓红,女,工程师、讲师,本科,机械设计与制造、阅读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