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生产技术管理及化工安全生产关系的研究
李豹 温以峰
鲁西化工集团 山东省聊城市 252000
1 化工生产技术管理及化工安全生产的关系
1.1 化工生产技术管理是安全生产的基础保障
化工生产过程涉及众多复杂的工艺和技术,从原料的选择、反应条件的控制到产品的分离和提纯等各个环节,都需要精确的技术管理。科学合理的技术管理能够确保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规范操作人员的行为,从而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例如,通过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修,及时发现并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训,使其熟悉生产流程和操作规程,避免因操作不当引发安全事故。
1.2 化工安全生产是技术管理的目标导向
化工生产技术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安全生产,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企业的财产安全。如果只注重技术的先进性而忽视了安全生产,那么技术管理就失去了其实际意义。因此,在进行化工生产技术管理时,必须将安全生产作为首要目标,将安全理念贯穿于整个生产过程中。例如,在设计生产工艺时,要充分考虑安全因素,采用本质安全的设计理念,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在制定技术管理制度时,要明确安全责任,加强安全监督和检查,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1.3 两者相互促进、协同发展
化工生产技术管理和化工安全生产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有效的技术管理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也为安全生产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另一方面,安全生产能够为技术管理创造良好的环境,使技术人员能够更加专注地进行技术创新和改进,进一步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例如,通过引入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不仅可以提高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人为因素对生产的影响,从而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同时,安全生产的良好环境也为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提供了保障,促进了化工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
2 协调化工生产技术管理及化工安全生产关系的措施
2.1 强化技术管理体系建设
化工生产的复杂性和危险性决定了必须有一套完善且科学的技术管理体系。首先,应建立明确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从化工原料的采购、储存,到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有详细且严格的技术标准。例如,对于化工原料的纯度、含水量等指标要进行精确规定,在生产过程中对温度、压力、反应时间等参数也要有精准的把控标准。这有助于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同时也是保障安全生产的基础。其次,要加强技术文件的管理。技术文件包括工艺流程图、操作规程、设备维护手册等,这些文件是化工生产的重要参考依据。应确保技术文件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更新。定期对技术文件进行审核和修订,以适应生产技术的发展和安全要求的变化。同时,要保证所有参与生产的人员都能方便地获取和理解这些技术文件,通过培训和考核等方式确保他们能够严格按照文件要求进行操作。再者,建立有效的技术监督机制。设立专门的技术监督岗位或部门,对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执行情况进行实时监督。监督人员要具备丰富的化工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和安全隐患。对于违反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的行为要及时纠正,并进行相应的处罚,以强化技术管理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2.2 加强人员培训与教育
化工生产的安全和技术管理最终都要靠人来实现,因此加强人员的培训与教育至关重要。一方面,要进行专业技术培训。针对不同岗位人员制定针对性培训计划。对一线生产操作人员,重点培训生产设备操作技能、工艺流程掌握及常见故障排除方法,通过实际操作演练和案例分析等提升其实际操作与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对技术管理人员,加强最新化工技术和管理理念培训,助其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技术管理水平。
另一方面,要强化安全意识教育。安全是化工生产的重中之重,需让员工深刻认识安全生产重要性。可定期开展安全知识讲座、事故案例分析会,让员工了解安全风险与防范措施;组织安全应急演练,如火灾逃生、泄漏事故应急处理演练,提高员工应急反应与自我保护能力;还可设置宣传栏、发放手册,营造安全文化氛围,使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2.3 推进技术创新与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化工生产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推进技术创新与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化工生产的安全性和效率。一方面,要加大对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投入。企业要与科研机构、高校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化工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例如,研发更加环保、高效的生产工艺,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和能源消耗;开发智能化的生产设备和控制系统,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精确化控制,降低人为因素对生产安全的影响。另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和推广先进的安全技术和设备。例如,安装先进的安全监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气体浓度等参数,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能够及时报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采用先进的防火、防爆、防泄漏等安全设备,提高化工生产装置的本质安全水平。同时,要加强对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培训,确保员工能够正确使用和维护这些设备,充分发挥它们在化工生产中的作用。
2.4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与应急预案
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化工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在安全生产中的职责和权限。将安全生产目标分解到各个部门和岗位,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使安全生产工作人人有责。同时,要建立严格的安全检查制度,定期对生产设备、生产环境等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对于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要及时整改,做到定人、定时、定措施,确保隐患得到彻底消除。此外,要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化工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各种突发事故,如火灾、爆炸、泄漏等,因此必须有一套科学有效的应急预案。应急预案要包括事故的应急响应程序、应急救援措施、人员疏散方案等内容。要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演练和修订,确保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同时,要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如消防器材、防护用品、急救药品等,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以保证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投入使用。通过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化工生产事故的发生和损失。
3 结语
综上所述,化工生产技术管理与安全生产紧密相连、相互影响促进。在化工行业发展面临新挑战的当下,协调二者关系是化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强化技术管理体系、加强人员培训教育、推进技术创新应用、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与应急预案等措施,能降低安全风险,提高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未来,随科技进步,二者水平将不断提升,为行业繁荣稳定奠基。希望更多化工企业重视此问题,共营安全、有序、可持续的生产环境。
参考文献
[1] 朱孟孟,李其泰,李强 . 化工生产技术管理及化工安全生产关系的研究[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5,45(10):17-19.
[2] 张宪瑞,徐智博 . 化工生产技术管理与化工安全生产的关联性探讨 [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5,45(06):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