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直播中编辑记者的现场把控与互动策略优化
张玉环
黄骅市融媒体中心 061100
在融媒体时代,直播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形式,编辑记者需具备强现场把控与高效互动能力,然而,面对信息多元、受众参与度高的环境,传统采访与报道方式难以满足实时性、互动性的双重需求,优化现场把控与互动策略势在必行。
一、融媒体直播中编辑记者现场把控与互动的概述
在融媒体直播中,编辑记者的现场把控与互动能力直接关系到直播效果,现场把控主要体现在对突发情况的应变、内容节奏的调控的协调运用上,要求记者具备良好的判断力,同时,互动性作为融媒体直播的重要特征之一,要求记者在直播过程中主动引导观众参与,回应观众关切,通过社交平台评论、弹幕、投票等方式增强观众的参与感,编辑记者不仅是信息传递者,更是沟通桥梁与氛围营造者,需灵活运用语言表达、形象展示及新媒体工具,构建沉浸式的传播体验,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直播现场的复杂性不断提升,编辑记者必须不断提升综合素质与业务能力,优化现场把控与互动策略,实现新闻内容的高效传播 [1]。
二、融媒体直播中编辑记者现场把控与互动的基本原则
在融媒体直播中,编辑记者进行现场把控与互动需遵循科学、专业的基本原则,以确保直播内容的权威性、时效性,编辑记者必须坚持“真实准确”为核心原则,直播过程中所传递的信息必须确保来源可靠、内容真实,避免因仓促传播导致虚假信息扩散 [2]。编辑记者要强调“流程清晰”,在直播前应做好充分策划,明确报道主题、流程节点,确保直播过程顺畅有序,此外,“应变得当”也是现场把控的重要原则,面对突发状况、设备故障时,记者需保持冷静、迅速调整策略,保障直播连续性,最后,编辑记者必须坚持“技术保障优先”,利用多平台联动、实时监控等技术手段,为现场报道提供稳定支撑,提升整体把控能力。在互动方面,应以“受众为中心”为指导原则,强化用户思维,通过精准话题设置,激发观众参与热情,编辑记者应注重“语言亲和”,以通俗易懂、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与观众沟通,营造轻松自然的交流氛围,增强互动黏性,同时,编辑记者要坚持“快速响应”原则,实时关注弹幕、评论与反馈,迅速做出回应与引导,提升观众的参与感与认同感,编辑记者还需重视“内容引导”,引导观众关注社会热点、理性表达观点,避免过度娱乐化影响直播导向,通过坚持以上原则,编辑记者不仅能够有效掌控现场节奏,还能深化与受众的情感联结,实现融媒体直播的高效传播与深度互动。
三、融媒体直播中编辑记者现场把控与互动的策略分析
(一)明确直播主题
在融媒体直播中,一个清晰、聚焦的主题能够为直播内容提供明确方向,避免直播过程出现内容松散等问题,编辑记者应与策划团队充分沟通,围绕社会热点、公众关注确立主题,并制定符合主题的内容提纲安排,确保直播流程紧凑、内容连贯,同时,明确的主题有助于提前设定现场所需素材、采访提纲,从而提高组织效率,这不仅提升了观众的观看体验,也增强了直播的专业性 [3]。此外,明确直播主题还能够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编辑记者需围绕主题开展与观众的交流,引导弹幕、评论集中于核心议题,防止互动内容偏离主线,造成信息混乱,通过围绕主题进行提问、设置投票,不仅能调动观众参与的积极性,还能形成有价值的信息反馈,为后续报道提供素材支撑,一个具有吸引力的主题还能在直播推广阶段起到聚焦流量、扩大传播的效果,从而实现内容价值与用户参与度的双提升,因此,明确直播主题不仅是内容策划的基础,更是提升直播质量、增强现场把控与互动效果的重要保障。
(二)制定应急预案
在融媒体直播过程中,现场环境复杂多变,突发事件频发,因此“制定应急预案”是编辑记者实现有效现场把控的关键策略之一,直播具有高度实时性和不可重播性,一旦发生技术故障、采访中断、信号中断公共事件,若无预案支持,将极大影响直播效果,因此,编辑记者在直播前应协同相关技术与策划人员,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制定详细的应急处理流程,包括备选采访内容、备用设备、替补人员安排等,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依然能够保持直播连贯与内容完整。同时,制定应急预案也有助于提升互动管理的稳定性,在直播互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言论失控、网络攻击等问题,编辑记者应提前设定审核机制,必要时启用延迟播放,保障直播导向正确、秩序可控,此外,还应准备话术应对突发互动情况,做到临场反应迅速、回应得体,避免引发负面舆情,预案的存在不仅提升了团队成员间的协作效率,也增强了编辑记者面对突发情况的信心,从而保障整个融媒体直播活动的顺利推进。
(三)强化时间管理
在融媒体直播中,直播具有实时性强、节奏快的特点,若时间安排不合理,容易导致内容重复、节奏拖沓,编辑记者应在直播前制定详细的时间流程表,合理安排每一环节的时长,包括开场介绍、嘉宾发言,确保整个直播过程紧凑有序、节奏分明,同时,应明确每位参与人员的发言时间,避免超时干扰整体流程,并为突发情况预留缓冲时间,以提升直播的灵活性,从而确保整体节奏控制精准。强化时间管理还体现在对互动节奏的合理把控上,编辑记者需掌握观众注意力的变化规律,适时插入互动环节,通过弹幕提问、评论回复等方式活跃气氛、提升参与度,避免出现长时间单向输出导致观众流失的情况,此外,在突发事件处理时,合理调配时间可帮助记者从容应对,避免现场混乱,利用倒计时提示、后台协同提醒等工具,编辑记者可更精准地掌控各环节时间节点,实现内容传播的高效组织的最大化,因此,强化时间管理不仅有助于提升直播节奏的专业性,也为实现直播目标提供坚实保障。
四、结语
融媒体直播作为新时代新闻传播的重要方式,对编辑记者的现场把控与互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不断优化策略,提升对突发状况的应对能力,才能在多元媒介环境中实现高质量传播,编辑记者应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强化内容策划、流程控制与技术协同,兼顾专业性,推动融媒体直播向更加精准、高效、立体的方向发展。通过科学把控与有效互动,才能真正实现新闻价值的放大与传播效果的最优。
参考文献:
[1] 张迎宾 . 融媒体时代纸媒编辑记者策划和创新意识的提升策略 [J]. 传播力研究 , 2023, 7(28):112-114.
[2] 施洁 . 精耕”智”作 : 新闻编辑融媒体互动传播的提升 [J]. 记者摇篮 , 2024(10):96-98.
[3] 罗宁. 融媒体记者编辑创新能力的提升策略[J]. 新闻文化建设 , 2022(17):72-74.
张玉环,女,1981 年 06 月 14 民族:汉 籍贯 : 河北省沧州黄骅市 最高学历:本科 职称:编辑记者(初级)研究方向:短视频文案策划,大型专题片策划撰写 邮编:061100 单位:黄骅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