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现状分析

作者

王海波 卞小燕 徐齐 任伟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

引言: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背景下,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水平是其职业竞争力和发展潜能的重要表现。在目前就业创业环境日趋紧张的情况下,高职学生是知识层次高、创造力强的群体,其回乡创业既可以为乡村经济带来新的生机与动能,又可以优化乡村人才配置,推动城乡共同繁荣。提高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引导他们走上创业之路,是顺应乡村振兴的关键做法。本文研究分析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现状和应对方法,就成为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和发展,增强农村经济发展内在力量的关键举措。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现状

一是融资有待扩大,部分学生创业的时候普遍面临的问题是融资渠道有限,金融组织对高职学生创业项目不够信任,在考评的时候尚未关注到学生学历、专业技能等有关要素,学生无法得到充分的信贷支持。有关金融产品相对单一化,利率高,学生融资压力大。二是职业引导有待加强。部分学生自身职业认知存在缺陷,学生进入学校后并未建立职业发展档案,学生对自身能力和创业潜能处于认识不清楚的困境。其次,部分学生对乡村发展情况和人才需要的了解受到限制,无法做出合理的创业计划。三是政府功能有待发挥。部分学生对相应政策了解、使用存在问题,不知道如何利用正确利用政策 [1]。其次,相关教育和服务基地设置数量有限,学生尚未进行系统的培训,对于相关创业政策和资源配置等信息了解程度不够。四是创业课程设置存在不足,比如缺少农业技术类内容,学生缺少实践操作;缺少乡村管理类内容,学生对乡村经济和管理等方面的认知不够清楚等。其次,缺少系统性的市场营销教学,学生在农业市场调研和营销方面表现出不足,为学生创业增加阻力。

二、增强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学生创业能力方法

(一)扩大融资

健全的乡村金融服务系统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特性,获得性、可承受能力和可持续能力。在乡村振兴大环境下,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的金融服务系统,既有利于破解回乡创业的融资难题,又有利于促进乡村经济发展。为此,必须根据农村金融服务特点,对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进行改革,形成政府主导,金融机构参与,社会资本投入的多样化发展局面。一是构建创业诚信评价系统,把创业人员教育背景、专业技能和创业项目等因素结合,提升金融组织对其信任程度。二是设置专门的创业贷,采取信用贷款、产权抵押和订单融资等方式,实行利息优惠。建立创业发展基金,以政府为导向,引入更多的民间资本,用于创业股权、风险投资。三是推动乡村网络金融发展,推动金融技术创新,推动普惠金融普及。建立集各种金融资源于一体的地区乡村金融服务站,为创业人员提供一站式融资服务。四是以农产品产业链龙头企业为基础,研究开发供应链金融,获取上游和下游融资扶持。同时设立政府担保基金和融资担保公司等,增强金融组织放贷主动性。

(二)加强职业引导

职业发展理论指出,个人职业选择是个人认知、职业认知和外部认知之间的相互影响。在乡村振兴”大环境下,要从认知重构、能力匹配、发展路径等方面进行系统性设计,帮助学生正确地抓住新发展机会,让他们明白返乡创业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时代意义,自觉担当起相应的责任使命。首先,从新生入学之日起,创建职业发展档案,进行定期评价,促使学生对自己的特征与发展潜能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通过开展农村行业调查,形成农村人才分布图,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家乡发展状况和对人才需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通过举办职业生涯规划竞赛和创办模拟创业园区,提高学生职业规划与设计水平。其中关键在于构建分层分类的规划指导体系,根据各专业特性和个体需求,设计有针对性的生涯发展路径。比如针对农业专业,按照提高技术能力、孵化产业项目、培育创业实体这一思路设计规划;对于电子商务专业,通过平台运作实习、农产品市场推广、品牌孵化发展这一思路设计规划 [2]。最后,通过聘请优秀校友、企业家、业界知名人士等作为导师,对学生进行长效辅导与帮助。同步构建职业发展资源库,将有关创业资讯、政策解读及典型案例等资讯进行综合整理,为学生创业规划提供可供选择的思路和方向。

(三)发挥政府功能

一是创建创新创业政策系统,在刚开始创业的时候,学生们都会有很困惑的感觉,当地政府组织要对他们进行适当的指导,这样才能提升他们的创业成功率,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同时,也需要设立乡村创业教育基地,向他们提供有关乡村当地的有关市场资料,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乡村发展实况。另外,当地政府要结合本区域具体情况,建立各种类型的创业服务基地,通过系统性的教育训练,使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到各种政策与资源支撑。二是要创造有利于学生创业发展的环境条件。当地政府可利用主流传媒,集成宣传相关创业信息,在整个社会中营造出有利于学生创业的环境氛围,使市面上的企业更加乐于接受并协助他们创办的乡村企业,提升整个社会对他们的关注程度,学生深刻感受到来自政府与社会组织的支持,有效增强自身创业自信[3]。三是政府要加大对重要的、高质量的项目的支持力度,优化项目审批流程,为优秀的乡村创业项目开辟绿色通道,降低写生在项目评审上的时间损耗,并就该项目向有关企业工作人员指导,降低项目在执行中遇到的错误。

(四)设置创业课程

为了使高职学生主动回乡创业,在职业教育中也要设置符合农村自主创业需要的村创业教育课程。首先课程内容应该覆盖农业技术,例如现代农业技术、农作物种植技术、农机使用与维修、可持续农业生产等技术。技术类课程既要进行理论教学,又要动手和试验,保证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创业中。其次,纳入农村治理相关知识,例如乡村治理、乡村财务管理、乡村旅游发展等方面,使同学们能够理解农村经济与社会管理现状与问题,并对乡村现实运作有一个总体的认知,从而为其将来创业提供管理参考。

结语

总之,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学生创业能力表现各有不同,影响其创业能力发展的要素也相对复杂,要始终深入学生群体加强调研统筹,清楚地认识到当前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现况,针对具体问题制定具体应对对策,围绕学生真实的创业需求和困境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方法,加强系统性培训和指导,完善相关支持保障措施,助推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学生创业能力不断提高,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青年人才。

参考文献:

[1] 戴园园 . 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返乡创业现状及对策研究 [J].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23(1):52-54。

[2] 王春林 . 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乡村就业创业面临的挑战及引导策略 [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5,36(4):240-242.

[3] 王泳善 . 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路径探究[J]. 科教导刊 ,2024(6):29-31.

基金资助:2023 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学生返乡创业问题研究”研究成果; 项目编号:2023SJYB1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