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水工闸门控制焊接变形技术的措施研究

作者

刘幸

中国葛洲坝集团机电建设有限公司 成都 610091

引言

水工闸门建设过程中,焊接是关键工序,但焊接过程易引发变形,影响闸门结构精度与使用性能,给水利工程的运行安全埋下隐患。研究水工闸门控制焊接变形技术,对保障闸门质量、提升水利工程建设水平意义重大。

1 水工闸门控制焊接变形技术的研究意义

水工闸门作为水利工程中调控水流、保障防洪、灌溉、供水等功能的关键设施,其制造质量对水利工程的整体性能与安全稳定运行起着决定性作用。焊接是水工闸门制造过程中的核心工艺环节,焊接过程中因局部高温加热与冷却,材料内部会产生不均匀的应力与应变,进而引发焊接变形。这一现象不仅会导致闸门结构尺寸出现偏差,影响其安装精度与密封性能,降低闸门对水流的调控能力,还可能使闸门在长期运行中因应力集中而加速疲劳损伤,缩短使用寿命,增加水利工程的安全隐患与维护成本。深入研究水工闸门控制焊接变形技术,通过优化焊接工艺参数、改进焊接顺序、采用合理的装夹定位方法以及应用先进的变形矫正手段等,能够有效减少焊接变形,提高闸门制造质量,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与工程实际需求,对提升水利工程的可靠性、安全性与经济性,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以及促进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水工闸门控制焊接变形技术中面临的困难

2.1 复杂结构带来的变形预测与控制难题

水工闸门结构复杂,包含众多板件、型钢及加强筋等部件,各部件间连接形式多样,有对接、角接、T 形接等。这种复杂结构使得焊接过程中热量分布极为不均,不同部位的受热与冷却速度差异显著。在焊接时,热量在结构中传递路径复杂,难以精准预测各部位的应力应变状态,进而无法准确预估变形趋势与程度。闸门面板与主梁焊接时,面板因受热面积大,膨胀与收缩程度与主梁不同,易产生波浪变形与角变形。不同部位的变形相互影响、相互叠加,进一步增加了变形控制的难度。现有的变形预测模型多基于简化假设,难以精确模拟复杂结构的实际焊接过程,导致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使得在制定控制措施时缺乏精准依据,难以实现对焊接变形的有效控制。

2.2 材料特性差异引发的变形协调问题

水工闸门制造常选用多种材料,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物理与化学性能,如热膨胀系数、导热系数、屈服强度等。在焊接过程中,这些材料性能差异会导致变形协调困难。当不同材料连接焊接时,受热后膨胀量不同,冷却收缩量也存在差异,会在连接部位产生较大的附加应力。钢与不锈钢焊接时,钢的热膨胀系数相对较大,在焊接加热与冷却过程中,钢的伸缩量比不锈钢大,会在两者连接处产生拉应力或压应力,引发局部变形甚至开裂。材料性能差异还会影响焊接工艺参数的选择,不同材料需采用不同的焊接电流、电压、焊接速度等参数,这进一步增加了焊接过程的复杂性,使得在保证焊接质量的同时控制变形变得更加棘手,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进行精细调整。

2.3 大型闸门焊接变形控制的操作实施困境

大型水工闸门尺寸庞大,焊接工作量大,焊接时间长。在焊接过程中,闸门整体或局部需进行多次装夹、翻转等操作,这不仅增加了操作难度与工作量,还易在操作过程中引入新的变形。在翻转闸门进行反面焊接时,若装夹不牢固或翻转方式不当,会导致闸门结构受力不均,产生额外的弯曲或扭曲变形。大型闸门焊接时,焊接热输入量大,产生的变形也更为显著,对变形控制措施的要求更高。焊接现场环境复杂,受天气、温度、湿度等因素影响较大,这些因素会改变焊接材料的性能与焊接工艺参数的稳定性,进而影响焊接变形控制效果。此外,大型闸门焊接变形控制需要专业的设备与技术人员,设备的精度与性能以及技术人员的操作水平直接关系到变形控制的质量,而实际中可能存在设备老化、技术人员经验不足等问题,给焊接变形控制带来诸多困难。

3 水工闸门控制焊接变形技术的优化措施

3.1 焊接工艺参数的精细化匹配与动态调控

水工闸门焊接中,工艺参数对变形影响显著。需依据闸门材质、板厚、结构形式等因素,开展大量试验与模拟分析,精准确定焊接电流、电压、速度及预热、后热温度等参数。对于厚板焊接,适当增大预热温度可降低焊接接头冷却速度,减小残余应力与变形。焊接过程中,借助传感器实时监测焊接热输入、熔池形态等参数,利用智能控制系统动态调整工艺参数。当监测到局部热输入过大时,自动降低焊接电流或加快焊接速度,避免热量过度集中引发变形。结合数值模拟技术,提前预测不同参数组合下的变形情况,为参数优化提供依据。通过精细化匹配与动态调控工艺参数,使焊接热过程更均匀,有效减少因热应力导致的变形,提升闸门焊接质量与尺寸精度。

3.2 结构设计与装夹方案的协同优化

水工闸门结构设计时,充分考虑焊接变形因素,优化构件布局与连接形式。合理增加加强筋数量与分布,提高结构刚度,增强抵抗变形能力。例如,在闸门面板易变形区域增设纵向与横向加强筋,形成网格状结构,有效分散焊接应力。装夹方案制定需与结构设计紧密配合,根据闸门形状与尺寸,设计专用装夹工装。采用多点定位、刚性固定与弹性支撑相结合的方式,确保闸门在焊接过程中位置稳定,受力均匀。装夹时,合理选择装夹点位置与数量,避免因装夹不当产生附加应力。在水工闸门焊接时,焊接顺序与装夹紧密相关。应优先考虑焊接对装夹稳定性影响大的部位,此类部位焊接产生的应力若处理不当,易使闸门在装夹中移位。先完成这些部位焊接并待其冷却固定,可稳定装夹状态。再结合合理的结构设计,如增设加强筋,与装夹方案协同,能有效降低变形风险,保障闸门制造精度。

3.3 变形监测与矫正技术的集成创新应用

在水工闸门焊接过程中,运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实时掌握变形情况。采用激光跟踪仪、三维扫描仪等高精度测量设备,对闸门关键部位进行非接触式测量,获取实时三维坐标数据。通过与理论模型对比分析,及时发现变形并评估变形程度。依据监测结果,采用机械矫正与火焰矫正相结合的矫正技术。对于轻度变形,利用千斤顶、矫正机等机械装置施加外力进行矫正;对于较大变形,采用火焰矫正,通过合理控制加热位置、温度与加热速度,使材料产生局部塑性变形,抵消原有焊接变形。引入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算法,对大量监测与矫正数据进行分析学习,建立变形预测与矫正模型,实现矫正方案的智能生成与优化。通过变形监测与矫正技术的集成创新应用,能够快速、精准地消除焊接变形,确保水工闸门符合设计要求与使用性能。

结束语

综上所述,控制水工闸门焊接变形需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措施。从前期设计优化,到焊接工艺的精准选择,再到焊接过程中的严格监控与后期矫正,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只有全方位把控,才能有效减少焊接变形,确保水工闸门的质量与性能,为水利工程的稳定运行筑牢根基。

参考文献

[1] 王磊 , 韩德宇 . 浅析水工金属结构焊接及检测要求 [J]. 河北水利 ,2023,(07):42- 43.

[2] 朱政 . 水工闸门的焊接变形及防止措施探讨 [J].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22,58(12):180- 182.

[3] 查志诚 . 启闭机在水工闸门上的使用性能探讨 [J]. 绿色环保建材 ,2019,(07):234- 235.

[4] 周翔辉 . 超大型水工闸门 H 梁焊接工艺改进 [J]. 广东水利水电 ,2019,(07):38- 40.

[5] 普宝章 . 水工闸门控制焊接变形技术的措施研究 [J]. 冶金丛刊 ,2016,(04):22-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