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招投标数据的物联监测市场分析方法及应用研究

作者

蒋思阳

1、引言

市场分析是企业战略制定与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传统方法多依赖行业报告、问卷调查或专家访谈,存在数据滞后、样本偏差等局限。招投标数据作为反映市场真实交易需求的一手资料,包含项目类型、采购内容、需求主体等关键信息,具备时效性强、覆盖范围广、客观性高等优势。

物联监测作为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的核心环节,其市场需求呈现跨行业、多维度特征,传统分析方法难以精准捕捉技术迭代与行业分化趋势。本文以物联监测市场为案例,系统阐述基于招投标数据的市场分析方法,通过数据采集、算法建模与量化分析,实现市场动态的精细化刻画,为同类细分领域研究提供方法论借鉴。

2、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与采集规则

研究数据来源于国家能源招标网、中国招投标公共服务平台等 37 家权威招投标平台,时间跨度为2024 年11 月28 日至2025 年6 月6 日(共计27 周)。采用" 标题关键字 + 行业筛选" 双重采集规则:以" 监测" 为核心关键字检索同步限定能源、工业等相关领域,最终筛选出 119 条有效招标信息,涵盖服务类、课题研发类、设备采购类、系统采购类等四大业务类型。

2.2 分析维度设计

基于市场分析目标,构建三级分析维度体系:

业务类型维度:将项目划分为服务、课题研发、设备采购、系统采购四类,量化各类别占比及资金分布;监测内容维度:提取监测参数(如振动、温度、设备诊断等),分析技术需求优先级;

行业需求维度:按火电、核电、风电等细分行业分类,识别需求集中领域。

2.3 数据分析算法应用

采用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实现招标信息的自动分类与赋值,具体流程如下:

1. 数据预处理:对招标文本进行清洗(去除冗余信息、统一格式)、分词(采用jieba 分词工具)及停用词过滤(排除" 招标"“项目”等无意义词汇);

2. 关键字提取:基于 TF-IDF 算法计算词汇权重,提取 " 设备诊断 ""振动"" 火电" 等核心关键字,构建领域词表(见表 1);

表1 核心关键词表

3. 自动分类模型:采用支持向量机(SVM)算法构建分类器,以标注样本(人工分类的 50 条招标信息)为训练集,实现业务类型、监测内容、行业的自动分类,并人工审核、纠正分类结果;

4. 赋值规则:基于分类结果,采用加权得分法(最高9 分,最低0 分)量化项目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公式如下:

得分= 行业权重 ×3+ 监测内容权重 ×3+ 业务类型权重 ×3

(注:权重根据行业政策导向、技术成熟度、与原有业务相关性及市场规模设定,如" 火电" 行业权重为 3," 矿业" 为 0)

2.4 量化分析方法

采用" 频次统计 + 相关性建模" 组合方法

1) 对业务类型、监测内容、行业分布进行频次统计,计算各类别占比及标准差,识别核心变量;

2) 建立 " 行业 - 监测内容 - 业务类型 " 三维相关性模型,通过混淆矩阵分析各维度间的关联强度,如 " 火电 - 设备诊断 - 系统采购 " 组合的关联度达0.82(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数据分析与结果

3.1 业务类型分布

119 条招标信息中,系统采购类占比 35% (42 条),课题研发类占比20% (24 条),服务类占比 28% (33 条),设备采购类占比 17% (20 条)。系统采购类以数字化监测平台、智能诊断系统为主,如 " 某公司四大管道与锅炉本体安全性动态监测系统项目",体现行业对集成解决方案的刚性需求;课题研发类聚焦声纹识别、AI 视觉等技术,如 " 某公司基于 5G 国产边缘计算感存算一体芯片研发项目",反映市场对前沿应用的探索(见图 1)。

图1 项目类型统计图

3.2 监测内容特征

监测内容呈现 " 设备诊断主导、多参数融合 " 特点:设备诊断类需求占比 23.5% (28 条),集中于汽轮机振动分析、锅炉腐蚀监测等场景,如 " 某公司深度调峰运行下煤电机组关键承压部件损伤智能诊断项目 ";环境监测类占比 17.6% (21 条),以烟气排放、水质检测为主,政策驱动特征显著,如"某公司2025年度环境监测技术服务";振动与电气监测各占 10.9%( (13条),反映工业设备预防性维护需求。值得注意的是,AI 视觉类需求虽仅占5%(6条),但在输煤皮带巡检等场景增速显著,如 " 某公司带式输送机智能巡检系统建设项目",技术渗透率持续提升(见图 2)。

图2 监测内容统计

3.3 行业需求分化

火电行业需求占比 27.7% (33 条),居各行业首位,聚焦锅炉防磨防爆、旋转设备诊断等领域,如 " 某发电厂直流故障评估诊断项目 ";核电行业占比 9.2% (11 条),以辐射监测、振动分析为主,技术门槛高且国产化替代趋势明显,如 " 某核电厂 3、4 号机组疲劳监测系统测温组件采购项目 ";风电行业占比 8.4% (10 条),需求集中于叶片视觉巡检,反映大兆瓦风机运维痛点,如 " 某公司风力发电机组长叶片安全监测项目 "。新能源与新兴领域中,天然气管道声纹监测、矿业微震预警等技术密集型需求增长显著(见图3)。

图3 需求行业统计图

3.4 市场容量预测

基于相关性模型筛选出47 个高匹配度项目(得分 ⩾7 分),其中13 项高度相关(得分 9 分),34 项中度相关(得分 7-8 分)。假设招标平台覆盖率为 50% ,单个项目平均金额 100 万元,测算物联监测市场容量约为 1.88 亿元,其中系统采购与课题研发类占比超 60% ,成为市场增长核心驱动力。

4、讨论

4.1 方法优势

1. 时效性与客观性:招投标数据实时反映市场动态,如AI 视觉类项目在 2025 年 Q1 的招标频次环比增长 40% ,可快速捕捉技术热点;数据直接来源于采购需求,避免传统调研中的主观偏差;

2. 算法赋能的精准性:通过 NLP 算法实现自动分类,较人工分类效率提升 3 倍,且在 " 振动监测 "" 设备诊断 " 等细分维度的识别准确率达 92% ,减少人为误差;

3. 多维度交叉验证:通过" 行业- 监测内容- 业务类型" 三维分析,可精准定位市场痛点,如火电行业对设备诊断的刚需与防磨防爆技术的强关联性(关联度0.82);

4. 可操作性强:依托公开平台数据,采集成本低,分析流程标准化,企业可通过API 接口实时获取招标信息,动态调整战略。

4.2 局限性

1. 数据覆盖偏差:部分地方性平台(如" 济宁能源发展集团电子招标投标平台")信息更新慢、公开度低,可能导致样本不全;2. 算法依赖标注数据:SVM 分类器的性能受训练样本质量影响,若标注数据存在偏差,可能导致分类误差;

3. 市场容量估算误差:项目金额、覆盖率等假设条件可能与实际存在偏差,需结合企业中标数据校准,如系统采购类项目的实际平均金额可达 150万元,高于假设值。

4.3 应用价值

对企业而言,该方法可辅助识别高潜力领域,如系统采购类项目占比最高,企业应加强集成解决方案研发,同时布局AI视觉等新兴技术;对行业而言,可动态追踪技术趋势,如声纹识别在天然气管道监测中的应用增速,为产业链上下游提供合作方向;对政策制定者,可通过环境监测类项目分布,评估环保监管政策的落地效果,如 " 垃圾焚烧行业烟气监测项目 " 的区域分布与环保政策强度高度相关。

5、结论

本文提出的基于招投标数据的市场分析方法,通过 NLP 算法赋能与多维度量化建模,成功揭示了物联监测市场的需求特征与发展趋势。研究表明,物联监测市场正从单一参数监测向多传感融合升级,系统采购与技术研发成为核心增长点,火电、核电、风电构成需求主力。

未来研究可从三方面优化:一是扩大数据来源,纳入地方性招标平台与国际数据,提升样本代表性;二是引入深度学习模型(如 BERT),提升非结构化文本的分类精度;三是结合企业中标数据,构建 " 招标 - 中标 " 联动分析模型,进一步提升市场预测精度。该方法为细分领域市场分析提供了新范式,有望在智能制造、新能源等领域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明 , 李军 . 招投标大数据在市场需求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J].中国市场 , 2023(15):1-5.

[2] 王芳 . 物联监测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J]. 工业技术创新 ,2024, 11(2):45-50.

[3] 刘向明 . 基于公开数据的细分市场研究方法探讨 [J]. 统计与决策 , 2022(8):156-159.

[4] 张伟 , 刘杰 . 自然语言处理在招投标文本分类中的应用 [J]. 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 , 2023, 7(3):2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