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老年舞蹈教育的优化发展策略研究
林亚捷
青岛开放大学 266000
引言:
社区是老年人活动的重要场所,其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直接关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老年人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情况下,越来越追求精神上的富足,因此当前应在社区开展老年舞蹈教育。舞蹈作为一种文化活动,集艺术、娱乐为一体,深受老年群体的喜爱,可有效满足老年人生理、心理、精神需求,因此当前应合理制定社区老年舞蹈教育方案,充分发挥社区老年舞蹈教育价值,促进社区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由此可见,对社区老年舞蹈教育的优化发展策略进行探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 社区老年舞蹈教育的应用价值
首先,社区老年舞蹈有利于改善老年人的身体健康。舞蹈属于肢体动作,通过肢体活动可增强老年人的肌肉力量、锻炼老年人的心肺功能,改善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同时,社区老年舞蹈中通过独特的舞姿、舞步变化,可提高老年人的身体灵活性与协调性,使身体更具有柔韧性,预防年龄增长所致的身体机能衰退。其次,社区老年舞蹈可带给老年人精神上的愉悦与享受,保证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舞蹈动作的优美性、韵律性、节奏感,可愉悦老年人的身心,给老年人带来审美情趣,感受到舞蹈文化的魅力 [1]。同时,老年人还可以通过跳舞释放情感,缓解内心的焦虑、抑郁情绪。老年人还可通过参加舞蹈表演,实现自我价值,获得成就感,从而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最后,社区老年舞蹈还可以扩大老年人的社交圈子,增进老年群体之间的交流,使老年群体之间树立深厚的友谊,从而有效减少孤独感。
2 社区老年舞蹈教育的优化发展策略
2.1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完善老年舞蹈配套设施
社区老年舞蹈教育需要有配套设施作为支持,所以当前社区应设置专项资金,为老年人修建专门的舞蹈教室作为活动场地,并配置镜子、把杆、音响等舞蹈设备,创建良好的舞蹈环境氛围。由于配套设施面向老年群体,所以在对活动场地进行设计时,应注意场地防滑、平整,并安装安全扶手,避免老年人出现摔倒的情况。同时,也要适当扩大活动场地的规模,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与周围的文化馆进行合作,通过资源共享来避免舞蹈教育受活动场地的限制,降低社区老年人的参与度。社区还应在舞蹈活动室,设计专门的休息区域,以便老年人随时进行休息。由于社区舞蹈教育会因音乐伴奏产生一定的噪音,为了避免对工作人员办公状态造成影响,应依据舞蹈教学活动性质,在活动区域配置隔音装置。社区运维人员还需对各项设施进行检查与维护,确保其可正常使用,并在场地对杂物进行定期清理,维持场地的干燥整洁,营造舒适的舞蹈环境 [2]。
2.2 整合人才资源,提高师资水平
社区老年舞蹈教育需要由专业的舞蹈教师作为引领,所以应该整合人才资源理想,配置高素质的师资团队。现阶段老年人在学习舞蹈时,不满足浅层次的舞蹈动作学习,同时还想深入掌握舞蹈所传递的文化内涵以及美感,所以当前应该引进优质教师进行社区舞蹈教育,确保其可满足老年人的学习需求。相关文化馆的专业教师也可深入社区,了解老年舞蹈教育的开展情况,针对社区现有的任何教师进行相应培训与辅导。同时,在社区内部还可举办专题公益性讲座,在讲座中邀请专业教师来讲授知识,使社会老年人更好地掌握舞蹈文化艺术。
2.3 设计多样性教学内容,提高老年人参与度
社区老年舞蹈教育中为了有效提高老年人的参与度,应该确保舞蹈教学内容的多样性。首先,老年人的生活经历相对较为丰富,所以在教学内容上,可以选用《雁舞》《鄂尔多斯舞》等年代感强的舞蹈剧目,引导老年人重温过去。其次,在教学内容上,可整合地域文化资源,采取这一方式使老年人在学习舞蹈的同时,对家乡这片土地产生浓烈的热爱之情。例如,东北地区可选择地方特色的秧歌舞,使老年人在欢快的节奏中感受到家乡的民俗文化。再次,可结合时下流行的广场舞,设计简单易学、节奏欢快的舞蹈,激发老年人的参与热情,强化教学的趣味性。最后,可利用春晚热门舞蹈,引导老年人进行舞蹈赏析。春晚的舞蹈均具有一定的美学内涵,但是整体而言春晚舞蹈的学习难度高,一些高难度动作不适合老年人学习,所以以赏析为主。
结束语:
综上所述,社区老年舞蹈教育不仅可改善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同时可给老年人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强化老年群体间的交流。为了充分发挥社区老年舞蹈的教育价值,提倡采取“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完善老年舞蹈配套设施”“整合人才资源,提高师资水平”“设计多样性教学内容,提高老年人参与度”等策略,提高社区老年舞蹈教育水平,实现文化养老的工作目标。
参考文献:
[1] 薛生鑫 . 人机协同的老年舞蹈教育:老年教育数字化转型实践探索 [J]. 高等继续教育学报 ,2025,38(02):37-42.
[2] 高欣 . 文化养老背景下老年舞蹈教育新模式探索 [J]. 尚舞 ,2024,(04):12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