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策略探究
赵娟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第二小学122400
摘要:古诗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哲学、艺术等文化内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不仅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文学素养的重要载体,更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本文旨在探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通过深入分析古诗词中的文化元素,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期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增强其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认同。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传统文化渗透;教学策略;文化认同
引言: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文学素养的重要环节,更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然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古诗词教学往往侧重于字词解释、句式分析等语言层面的教学,忽视了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导致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停留在表面,难以深入体会其文化精髓。因此,探索有效的传统文化渗透策略,将古诗词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有机结合,对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民族自豪感具有重要意义。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必要性
1.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需要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哲学、艺术等文化内涵。通过古诗词教学,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增强其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古诗词中的经典名句和优美意境,也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的重要资源。
2.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需要
古诗词以其精炼的语言、优美的意境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载体。通过古诗词教学,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提升其文学素养和人文情怀。同时,古诗词中的韵律美、节奏美和情感美,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对语言的敏感度。
3.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古诗词教学不仅是语言教学,更是文化教育。通过古诗词中的文化元素,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社会和自然的关系,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同时,古诗词中的道德观念和伦理思想,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策略
(一)深入挖掘古诗词中的文化元素
古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灿烂瑰宝而言,当中蕴含着丰富得犹如繁星般的历史典故、深邃的哲学思想以及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等各类文化元素;于教学进程之中,教师理当深入且细致地去挖掘这些文化元素,以引导学生对其背后深藏着的文化内涵与独特审美价值展开理解。打比方来说,当学生们学习杜甫那首《春望》的时候,可凭借对唐朝所处历史背景以及当时社会状况的详尽讲解,从而让学生对彼时社会的动荡不安情形有所了解,如此一来就能更好地去体会诗人那忧国忧民的深厚情怀;借由这种形式,学生们不但能够学到诗歌本身所包含的内容,还能够知晓那个特定时代的社会风貌以及人民具体的生活状态。又如,在对王维的《山居秋暝》展开学习之时,能够引导学生切实去感受诗人对于自然美景那种源自内心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充满向往的心境,而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诗歌主题进行理解,还可使他们切实体会到古代文人所一直追求的内心宁静与和谐的独特生活态度。除此之外,古诗词之中常常会包含着发人深省的哲学思想,诸如儒家所秉持的“仁爱”与“礼义”观念、道家所倡导的“无为而治”理念,乃至佛教所宣扬的“因果报应”说法;经由对这些思想于诗歌当中具体体现的深入分析,可助力学生树立起正确合理的价值观以及世界观。总而言之,深入挖掘古诗词里面的文化元素这一行为,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水平,而且还能够增强他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以及认同感。
(二)创设具有文化特色的教学情境
创设那种具有显著文化特色的教学情境,能够以一种较为有效的方式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积极主动性,进而使得他们可以更好地融入到古诗词的学习进程之中。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完全可以借助多媒体资源以及实物展示等各种各样的手段方法,来营造出一种极其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举例来讲,当学生学习李白所作的《静夜思》之时,教师能够通过播放适宜的古典音乐或者相关的视频片段这些途径,帮助学生顺利进入到诗中所精心描绘出来的那种宁静并且略带思乡之情的独特意境里面去;这样的一种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更为直观地感受到诗歌所具备的美感,而且还能够加深他们对于诗歌所蕴含情感的理解深度。再如,在对杜牧的《清明》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展示出清明节的传统习俗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内涵,像扫墓祭祖、踏青郊游等具体活动内容,以便让学生能够深入了解这一传统节日所具备的重要意义以及背后所承载着的文化价值。借助这种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学生们不仅可以获取到相应知识,而且还能够亲身去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所独具的魅力所在。除此以外,教师同样还可以组织开展一些和古诗词存在关联的实践活动,比如书法比赛、诗词朗诵会之类的活动,从而让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之中进一步去体会古诗词所独有的韵味以及魅力。通过创设这些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教学情境这一举措,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程度,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所具有的文化自信以及民族自豪感。
(三)注重诵读与感悟的结合
诵读是古诗词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反复诵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节奏美,同时也有助于他们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诵读与感悟的结合,引导学生在诵读中体会诗歌的独特魅力。例如,在学习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进行集体诵读,然后逐句分析诗句的含义,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和感悟。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不仅能掌握诗歌的基本内容,还能体会到诗人对壮丽山河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再如,在学习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时,教师可以通过配乐诵读的方式,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感受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惊叹和赞美。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分组诵读、角色扮演等多样化的诵读形式,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例如,在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分别扮演词中的不同角色,通过诵读和表演来表达各自的情感。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还能增强他们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记忆。通过诵读与感悟的有机结合,可以使古诗词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结论
古诗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深入挖掘古诗词中的文化元素、创设具有文化特色的教学情境、注重诵读与感悟的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以及加强家校合作与社区联动等策略手段的实施,我们可以有效地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去。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还有助于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手段,为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 阿瓦古丽·吾甫尔.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策略探究[J].电脑爱好者(电子刊), 2023(2):397-399.DOI:10.12277/j.issn.1005-0043.2022.02.133.
[2] 黄正军.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策略探究[J].文渊(中学版), 2021(11):0283-0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