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兴趣导向的初中美术教育探索与研究
冯恩堉
遂川县教育考试中心 343900
摘要:本文探讨了基于学生兴趣导向的初中美术教学策略,本文提出创设趣味情境激发兴趣、组织竞赛活动强化兴趣、结合生活元素深化兴趣、运用信息技术拓展兴趣四大策略,结合具体课例分析各策略应用效果,希望能为初中美术教育提供参考,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美术素养与综合能力发展。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育;兴趣导向;教学策略
引言:在初中教育体系中,美术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综合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当前初中美术教育面临很多挑战,其中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是较为突出的问题,传统以灌输式为主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课堂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美术学习的热情,基于学生兴趣导向的初中美术教育应运而生,它强调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让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探索美术知识,提高美术技能。
一、创设趣味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设趣味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好奇心旺盛、求知欲强烈的时期,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通过情境的创设将美术知识与生活实际、学生经验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美术的魅力,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以江西美术出版社初中美术教材中《美术星空》一课为例,本课旨在让学生了解不同画种的作品特点提高学生欣赏作品、评述作品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创设一个“艺术星空之旅”的故事情境,教师以导游的身份带领学生乘坐“艺术飞船”穿越时空来到不同的艺术星球,每个星球代表一种画种,如中国画星球、油画星球、水彩画星球等,在每个星球上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该画种的代表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作品的风格特点、表现手法等,设置一些有趣的问题如“在中国画星球上,画家是如何运用笔墨表现山水的意境的?”“油画星球上的作品色彩为什么如此鲜艳丰富?”让学生在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究,激发他们对不同画种的学习兴趣。
二、组织竞赛活动,强化学习兴趣
竞赛活动具有竞争性和趣味性,对初中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通过组织美术竞赛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学生在竞赛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和学习动力,竞赛活动还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地学习和创作不断提高自己的美术水平,在竞赛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完成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以江西美术出版社初中美术教材中《个性鲜明的木刻人像》一课为例,本课要求学生了解人物肖像绘画的不同方式掌握木刻版画的三种刀法,理解木刻版画独特的艺术语言与造型特征,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一场木刻人像制作竞赛活动,竞赛主题可以设定为“我心中的英雄”,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木刻版画知识创作一幅表现英雄形象的木刻作品,在竞赛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技能精心雕琢每一刀,力求展现出英雄的风采,竞赛结束后通过学生投票和教师评选的方式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奖励,这样的竞赛活动强化了学生对木刻版画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提高了学生的美术素养和综合能力。
三、结合生活元素,深化学习兴趣
美术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将生活元素融入初中美术教学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美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对美术的认同感和亲近感,生活中处处都有美术的影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美术现象发现生活中的美,尝试运用美术知识和技能去表现生活、美化生活,通过结合生活元素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美术的意义和价值,深化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以江西美术出版社初中美术教材中《中国象棋趣味造型》一课为例,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雕塑的基本创作手法,理解中国象棋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基本分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象棋在生活中的存在形式和意义,然后让学生运用所学的雕塑知识用橡皮泥或牙签等生活材料制作象棋,在制作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雕塑的基本技巧,还要考虑象棋的造型特点和文化内涵,有的学生制作了造型夸张、富有创意的象棋角色,有的学生在象棋上添加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装饰,通过将生活元素与美术教学相结合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象棋文化,深化了对美术的学习兴趣。
四、运用信息技术,拓展学习兴趣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网络等技术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直观的学习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信息技术具有形象生动、信息量大、交互性强等特点,能够将抽象的美术知识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网络上的海量美术资源可以让学生接触到不同风格、不同时期的美术作品,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灵感,以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初中美术教材中的《瓷上世界》一课为例,本课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瓷器艺术的魅力及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关于中国瓷器发展历程以及其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与影响的视频资料,通过这些视频的展示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瓷器制作工艺的精妙和中国瓷器文化的深厚底蕴,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搜索更多有关中国瓷器艺术的图片、文字资料,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课堂上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从多个角度欣赏和评价中国瓷器艺术的独特魅力,这样使用信息技术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渠道,丰富了学习内容,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中国瓷器艺术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结论:
基于学生兴趣导向的初中美术教育是提高美术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创设趣味情境、组织竞赛活动、结合生活元素、运用信息技术等教学策略可以有效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参与美术学习,提高美术素养和综合能力,在今后的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兴趣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美术教育服务,让美术教育在学生的成长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学校和社会也应加强对美术教育的重视和支持,为美术教育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参考文献:
[1] 刘慧杰,耿井波.探索色彩心理学在初中美术教育中的应用与影响[J]. 2023(12):40-42.
[2] 黄炯.初中美术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实践研究[J]. 2024.
[3] 方艺洁,樊亚峤.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美术教育的问题与改进策略[J].教育进展, 2024, 14(5):586-595.DOI:10.12677/ae.2024.145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