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健康体检+行为护理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探讨
孟令芝
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 安徽 芜湖 241000
摘要 目的:分析定期健康体检+行为护理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92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研究组(定期健康体检+行为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均46例,分析生活质量以及依从性。结果:研究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以及依从性较高(P<0.05)。结论:定期健康体检结合行为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保障患者健康。
关键词 定期健康体检;行为护理;老年患者;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是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病,其高发病率和致死率对患者生活质量及医疗资源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仅依靠药物治疗已无法满足患者全方位健康需求[1]。行为护理作为一种关注患者行为调整的护理干预方式,结合定期健康体检,可实现疾病的早期发现与全程管理。基于上述本文旨在探讨这一联合干预模式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23年12月-2024年12月92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均为46例患者,两组差异无显著性,资料如下。
研究组资料:性别资料:男25例,女21例,年龄60~89岁,平均年龄(72.23±1.65)岁。
对照组资料:性别资料:24例男性,22例女性,年龄(72.37±1.82)(范围60~90岁)。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①确诊为心血管疾病(冠心病、高血压或心力衰竭等);②年龄≥60岁;③能配合完成相关护理及调查;④知情同意并签署研究协议。
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②认知障碍或精神疾病患者;③近6个月参与过其他干预研究者。
1.3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包括健康宣教、药物指导、病情观察等。
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定期健康体检和行为护理干预,(1)定期健康体检,初次体检护理人员应建立患者健康档案,收集既往病史、家族病史及当前病情资料,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健康评估,制定体检计划,每季度安排一次健康体检,检查项目包括:生化指标、心血管功能评估等。每次体检结束后由专科医师评估心血管疾病进展风险,护理人员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健康干预计划,指导下一步行为护理策略。(2)行为护理干预,①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的方式了解患者的生活方式,采用健康手册、短视频、图文宣传册等方式进行现场宣教,针对患者的具体健康状况进行一对一指导,内容包括疾病知识及危险因素、健康行为建议,使用手机APP或微信小程序推送科普文章、健康提醒和视频课程,指导患者及家属如何正确测量血压、血糖和心率等,解释监测数据的重要性。②护理人员通过与老年患者的面谈,观察其语言、表情、行为,分析患者的心理特点、情绪反应和主要心理问题,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和需求,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使用耐心、同理心的交流方式,营造安全、温暖氛围,鼓励患者表达内心感受,通过频繁的互动,树立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护理人员通过倾听和共情,帮助患者释放心理压力,减少老年患者孤独感及无助感。③日常指导,全面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运动、吸烟与饮酒、作息规律等生活方式,制定符合患者疾病特点的膳食方案,并结合患者的体能状况和兴趣,选择适宜的运动类型,针对不规律用药患者,制定提醒机制提高用药依从性。④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随访计划,病情严重者每1-2周随访一次,病情轻微者每月随访一次,采用面对面随访、电话随访、微信随访的形式,分析患者该阶段的病情状态,并根据随访情况进行措施改进。
1.4 观察指标
(1)生活质量评分:采用SF-36量表评估,包括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等8个维度。
(2)服药依从性:采用Morisky量表,全部回答为否定则为依从,反之则为不依从。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6.0软件,利用t、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研究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数据较高(P<0.05),见表1。
2.2患者依从性分析
研究组依从性较高,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 <0.05)(表2)。
3讨论
定期健康体检能够实现对疾病风险因素的全面筛查和早期识别,动态监测患者健康状态的变化,有助于及时调整干预措施,定期检测血脂、血糖水平和心功能指标,能够发现潜在疾病进展,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优化疾病管理效果。而行为护理干预通过科学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引导,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2]。低盐低脂饮食、规律运动和戒烟限酒的实施可降低血压和血脂水平,针对于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如何减轻心血管负担、改善睡眠质量、提升其生活质量为护理重点。
本研究采用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整合护理、营养、心理等方面的资源,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综合性的干预方案,通过患者定期体检以及行为护理干预,可不断强化干预效果,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而实现长期健康行为的维持[3],其结果显示研究组生活质量以及服药依从性较高,这是因为定期健康体检与行为护理的结合,不仅优化了患者的健康管理模式,同时健康体检为行为护理提供科学依据,使干预措施能够更有针对性调整[4],并通过定期随访及动态反馈,强化患者行为模式,使其建立长期健康行为成为习惯,从而增强服药和健康管理的依从性[5]。
综上所述,定期健康体检结合行为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患者自我管理意识,切实保障老年患者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峰, 蔡益玲, 陈小琼. 基于生活指导与心理护理为主的健康教育对体检高血压高危人群高血压预防效果观察[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 (12): 88-91.
[2]林榕, 潘鸿莺. 定期健康体检联合行为护理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影响分析[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 (27): 43-45.
[3]徐莉. 行为护理干预对健康体检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血压水平的影响[J]. 黑龙江中医药, 2021, 50 (04): 395-396.
[4]蒋雯婷. 人性化细节护理对门诊健康体检者遵医行为 候诊情绪的影响[J]. 基层医学论坛, 2020, 24 (27): 3897-3898.
[5]雷洁萍, 曾秀娟. 基于互联网模式的健康教育对老年体检者的行为改变及满意度的影响[J]. 实用医技杂志, 2020, 27 (06): 797-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