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电气自动化在能源互联网中的应用与挑战

作者

林宁玉昕

百色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广西 百色 533000

摘要:能源互联网作为能源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平台,正逐渐构建起一个更加开放、智能、交互的能源生态系统。其中,电力自动控制技术是提高能源利用率、保障能源安全和清洁能源开发的关键支撑。然而,随着能源互联网的不断深入,电气自动化领域也面临一系列新的技术挑战与创新需求。本文讨论了电气自动化技术在能源互联网领域的应用现状,并对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及应对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能源互联网;应用与挑战

引言

能源互联网是在全球能源需求持续增长以及新能源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提出的。电气自动化是能源互联网的核心技术,其应用和挑战受到广泛关注。电气自动化技术是能源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电力互联网中的终端设备,其分布范围广,计算资源有限,极易受到攻击。本文旨在为推动电气自动化在能源互联网中的应用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电气自动化技术概述与重要性

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电气自动化技术自19世纪末问世以来,已由简单的控制与监控向智能化、网络化、集成化方向发展。在此过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已从最初的电力系统扩展到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等各行业,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障能源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能源互联网时代,电气自动化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在智能电网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通过配置智能传感器和监测仪器,实时采集电网运行数据,实现对电网的精细化管理。在分布式能量接入平台上,电气自动化技术将风光等新能源接入电网,保证清洁能源的稳定供给。在储能系统管理方面,它能根据电网需求对储能装置进行实时调度,实现供需均衡,保障电网稳定运行。

同时,电气自动化技术也使得用户能够利用智能电表、智能家居等设备实时感知和管理自身用能状态,响应电网调度指令,积极参与能源管理。输配变电网采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可实现视情检修决策、故障预测与诊断等先进功能,有效提高电网可靠性,保障电网持续供电。

2.能源互联网概述与挑战

能源互联网是一种创新的能源系统,它将电力网络与先进的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旨在优化全球能源的分配、使用和管理。该系统以电力网络为核心,融合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储能设备、电动车等多种能源资源,实现能源高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能源互联网强调开放、互动、智能,实现对能源生产、传输、消费等全过程的实时监测,并能适应能源供需变化。

但是,能源互联网之路并不平坦,仍面临一系列挑战。首先,能源互联网的稳定运行是其运行的根本。随着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负荷波动加剧,电网稳定运行要求不断提高。如何保证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电网后电网的稳定运行是能源互联网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例如,在风电、太阳能发电高峰时段,电网需要快速调整以避免负荷过大或频率波动;而当这些能源不稳定或者短缺的时候,就需要一种可靠的方法去平衡电力的供求关系。

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大规模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给电网带来了新的挑战。电动汽车充电行为具有随机性,当大量电动汽车同时接入电网时,电网将面临巨大的冲击。因此,如何在保证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的前提下,减少对电网的冲击,实现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是能源互联网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此外,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能源是能源互联网的核心目标之一,其实现还面临诸多技术难题。比如,风电、太阳能发电受气象条件的影响很大,需要通过储能装置、需求侧响应等措施来抑制发电不稳定。此外,如何提高储能装置的能效和成本,建立有效的市场机制来激励用户参与需求侧的需求侧管理,是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课题。

3.电气自动化在能源互联网中的应用与挑战

电气自动化是能源互联网建设的重要推动力。它在智能电网建设、分布式能源接入、储能接入和需求侧管理等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智能电网作为能源互联网的核心部分,电气自动化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通过采用智能传感器与监测设备对电网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并对其进行实时采集与分析,以优化电网运行,提升系统稳定性。例如,智能电网通过预测与控制算法,灵活地调节源、荷,以满足新能源消纳需求,保证电网稳定运行。同时,先进的数据通讯网络实现了设备间信息的实时传递,从而实现了对电网的远程监测与智能化调度。

分布式能量接入平台在能源互联网中占有重要地位。电气自动化将风光等新能源接入传统电网,并通过精细化管理,实现清洁能源高效接入电网,实现稳定供电,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例如,利用自动控制系统,能够在保证电网电压、频率稳定的前提下,对分布式电源的出力进行实时调整,使之与电网的负荷匹配。

电气自动化技术也是储能系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项目提出了一种新的储能技术,可实现储能装置对电网实时状态的智能调度,在平抑供需波动、提高电能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比如,在电网负荷峰值时,储能装置能够释放电能,缓解电力供需矛盾;当用电低谷的时候,储能装置就可以将其储存起来,以备将来之需。这种动态调整能力是保证电网稳定运行的关键。

从需求侧响应的角度看,电气自动化技术利用智能电表、智能家居等手段,使用户能够实时感知用电状态,主动参与到电网调度中来。例如,用户可利用移动电话应用程序来远程控制家庭用电时间,以避开用电高峰时段,减轻电网负荷。同时,这种互动方式还能增强使用者的节能意识,促进合理使用能源。

电气自动化技术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能源互联网技术,同时也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首先,能源互联网的复杂性对电气自动化系统的集成度、灵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适应不同的能源资源、设备及通信协议。这就要求系统具有较高的实时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其次,随着科技的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如开发新的传感器、控制器、通信等以适应能源互联网的特点。此外,大数据采集与传输过程中,需要采用加密技术与安全机制来保护数据的安全。

人才的培养是促进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于能源互联网的关键。随着科技的进步,对于电子工程师、软件工程师、通讯工程师等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是,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教育与培训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能源互联网的需要。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虽然电气自动化在能源互联网领域还面临着许多挑战,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创新,这些问题一定会逐渐得到解决。本项目拟从技术研究、系统集成优化、数据安全与人才培养三个方面展开研究,为构建能源互联网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顾晨.浅谈电气自动化在能源互联网中的应用与挑战[J].中国设备工程,2024,(19):135-137.

[2]蒋晨赜.浅谈基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电力系统[A]全国绿色数智电力设备技术创新成果展示会论文集(一)[C].中国电力设备管理协会,中国电力设备管理协会,2024:3.

[3]苏勋文,师楠,朱显辉,汝洪芳,韩龙.能源互联网趋势下本科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以电气工程学科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01):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