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教育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策略研究
李圣
广西靖西市武平镇武平中心小学
摘要: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代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核心内容之一。在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德育教育对于其家国情怀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小学德育教育中家国情怀培养策略,旨在为小学德育教育有效落实家国情怀培育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路径。
关键词:小学德育;家国情怀;教育策略
引言:家国情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是修身之本,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球化进程,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日益受到世界多元文化的影响,青少年在小年龄段德育的有效实施、强化学生的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是目前教育教学工作的又一主要课题。
一、构建系统的德育课程体系
小学阶段是儿童的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在小学系统设置德育课程对于儿童家国情怀的培育有奠基的作用。家国情怀不仅仅是情感,更是情感中所包含的一种价值认知和自觉的行为表现,因此,学校要在“认知—情感—行为”三维目标的框架下设置德育课程内容,保证家国情怀教育有遵循、循序渐进。
一是认知上,学校可在语数学科(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中融入家国情怀教育内容。如语文课讲《少年中国说》《我的祖国》等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历史课讲英雄事迹(岳飞、林则徐、黄继光等),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道德与法治课讲权利与义务意识,培养家国情怀。二是情感上,教师应用文学作品、讲好故事、影视资料等触碰学生内心,进而使其生发爱国情感。如引导学生看纪录片《辉煌中国》感受祖国发展变迁、看红色诗歌朗诵激发学生家国情怀。三是行为上,学校将家国情怀的成果表现于学生的实际行动中,在日常生活教学中扮演一个“我是班级小主人”的角色,在班会活动中探讨一个“我为家乡做贡献”的话题。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感染力
传统“填鸭式”教育方法很难适应新时代小学生的知识获取需求,更难以有效激起小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那么,教师就要积极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趣味性和感染性,在学生课堂主动参与中增强自身家国情怀的体验和认同。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如在“长征精神”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时,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红军爬雪山、过草地,让学生仿佛回到了那段艰苦的革命岁月。又如在教学《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时,教师可播放展现周恩来年少时立志过程的相关视频,同时展示描绘中国近代历史背景的图片,还引导学生对课文重点段落进行朗读。如此一来,学生借助视听结合的方式,能够更深入地感悟周恩来总理自年少便树立远大理想的精神风采。进而在内心深处萌生出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激励他们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勤奋学习。
项目化学习也是能够实现深度学习的教学方法,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围绕“我们的祖国”进行探究,学生组成不同小组查阅资料、制作幻灯片、进行成果汇报,过程中既锻炼了学生的信息搜集能力、表达能力,也丰富了学生对祖国历史的感知和热爱之情。角色扮演法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去感知,换位思考,加深情感体验。如通过“小小外交官”的活动,让学生去当“联合国开会”的成员国代表,就“联合国”议程中的国际热点问题进行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形成国家的立场意识,树立“地球村”的理念;“我来当班长”,让学生当个小班长来管理班级事务,体验到负责和班级荣誉感[1]。
三、开展丰富的德育实践活动
家国情怀的熏陶不能只拘囿于课堂与课本里,要通过实践活动固化、内化在家国情怀教育之中。小学生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实践活动能够刺激他们的感官和情怀,它是家国情怀教育的有效载体。
第一,开展红色研学旅行活动。学校可通过组织学生到革命纪念馆、革命烈士陵园、抗日战争遗址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研学,亲身体验和了解革命先烈英勇献身的精神和事迹。例如,组织学生开展井冈山、延安红色研学旅,不仅可以增长了解党和国家建设的历史,还可以体验爱国家民族情感。第二,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是贯彻落实爱国的一种体现。例如可以开展“洁净家园”绿色环保活动、“尊老爱幼送温暖”关爱孤寡老人服务活动、“做文明的小使者”交通文明引导服务等,让学生在助人为乐的社会活动参与过程中,体会到爱的行为,从而进一步意识到爱责任的承担,和在爱心奉献过程中获得了成功,具备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第三,组织学生开展“爱国有情”家国情怀月主题活动。可以在学校内组织多个与爱相关的教育活动,如“我爱我的祖国”征文、“我爱我的祖国”绘画展览、“我爱我的祖国”讲故事比赛等。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爱国情感的表达中,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和素质,形成校园中爱的氛围[2]。
结论:小学时期是学生家国情怀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师通过建立家国情怀课程体系等措施,增强小学生家国情怀意识和情怀自觉。今后还需加大家国情怀教化的研究和实践工作,促使小学德育建设工作高质高效开展,将小学生家国情怀育人大计落到实处,培养好有理想信念、有真才实学、有责任担当的新时期好少年。
参考文献:
[1]金青.新时代背景下,小学生家国情怀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新读写,2024,(S1):40-41.
[2]崔尚文.小学德育教育中家国情怀的培养[J].公关世界,2023,(02):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