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农村大型秸秆堆垛火灾扑救研究

作者

王伟

阜阳市消防救援支队 邮编:236000

摘要农村大型秸秆堆垛火灾是农村主要火灾类型之一,扑救难度较大,本文将对此类火灾扑救做一个详细探究,从起火原因、火灾特点、扑救难点、扑救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并针对火灾扑救和防范提出相关可行性措施建议,以此为消防救援队伍扑救农村大型堆垛火灾提供参考,同时希望有关部门和群众提高防火意识,减少此类火灾事故发生。

关键词:堆垛火灾  扑救  消防

前言:目前我国粮食生产逐年增长,农村粮食生产是国家粮食储备的重要的来源,粮食丰收后秸秆成为饲养牲畜和用于发电的重要原料。很多草料加工厂为了便于运输和存放将农作物秸秆利用机械粉碎,压缩成捆或成块,在平坦的露天场所大面积堆放。受多种因素影响,这种秸秆堆垛很容易发生火灾,且火势发展迅速,燃烧猛烈,难以在短时间内控制,最终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2022年阜阳市颍东区农村全年发生火灾157起,其中农村大型秸秆堆垛火灾40 起,占比25%,造成财产损失约  。

1  农村大型秸秆堆垛火灾起火原因

1.1内部自然引发火灾

秸秆堆垛往往数量巨大,一般不能短期使用完毕,且根部土壤中含磷,长期放置会发生缓慢氧化释放出能量,能量不断积累,使内部处于阴燃状态。秸秆、草料属于易燃物,燃点都在130~260℃之间,随着时间增长,堆垛内部温度持续升高,达到草堆燃烧需要的着火点后,就会由阴燃转变为自燃,在风力的作用下,外部空气从侧面缝隙涌入,为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导致火势瞬间扩大,迅速向周围蔓延,引发更大火灾。

1.2用火不慎引发火灾

农村群众消防安全防范意识相对淡薄,日常用火过程中难免出现疏忽。草料加工厂工作人员抽烟后随意丢弃的烟头、乱倒的炉灰,清明节、春节、祭祀等重要节点群众上坟和燃放烟花爆竹时被风吹来的星火,以及农民私自违规烧荒无人看守,都极易引发火灾。另外,父母长辈对儿童缺乏安全教育,有时看管不严,一些调皮的孩子容易玩弄火柴、火机和易燃易爆物品,即存在火灾隐患又存在危险性。

1.3客观因素引发火灾

有时草料厂在选址时考虑不周,将草料厂设置在电气线路下面,当上方电线短路起火时,火苗或火星掉落在堆垛上导致发生火灾。同时,一些质量不合格的铡草机在铡草过程中因人员未按照规定操作、超负荷作业等原因容易起火,导致引燃堆垛。汽车、拖拉机等机动车行驶到草堆附近时,排气管喷射出火花,也会引发草堆着火。

2  农村大型秸秆堆垛火灾特点

2.1燃烧猛烈,蔓延迅速

秸秆堆垛露天存放时,通常放置时间较长,在太阳暴晒下变得非常干燥,即使遇到下雨表面淋湿,也会在几天内晒干风干。因此,在极其干燥的状态下一旦燃烧,火势发展快速,短时间内变为猛烈燃烧并向两侧蔓延,难以控制。随着燃烧强度急剧增加,燃烧的堆垛产生强烈的辐射热对相邻堆垛进行加热,周围温度瞬间升高,温度值达到燃点后,使相邻堆垛也同时燃烧。而且燃烧过程中外部空气向内部不断流入,内部也会出现蔓延,形成内外同时快速蔓延的情况。

2.2火灾荷载大,扑救时间长

大型露天堆垛具有储量多、面积大、高度高的特点,发生火灾后草捆包装绳索被烧断,造成散包,扩大燃烧面积,会形成火光滔天,一片火海的情况。扑救过程中由于内部高温、滚滚浓烟和大范围的燃烧,往往会影响消防指挥员对内部情况做出准确判断,导致很难找准有效进攻路线。而且堆垛火灾外部明火扑灭后,内部和底部仍存在引燃火源,需要将堆垛翻倒,将内部残火灭尽,才能完全灭火。这样就会耗损大量人力、物力,持续时间少则十几小时,多则几十小时。

3  农村大型秸秆堆垛火灾扑救难点

3.1飞火飘落,点多面广

农作物秸秆密度低,质量轻,由于火场内部与周围环境存在很大温差,形成强烈的空气对流,燃烧碎屑和火星四处飘飞坠落,会引燃其他堆垛,增加多处新的火点,出现多个堆垛同时燃烧的大范围火场。如果遇到大风天气,飞火飘飞的距离更远,很可能引燃周边居民房屋及其他建筑物,给消防员灭火战斗造成更大困难。

3.2堆积紧密,射水难以渗透

秸秆草料在粉碎压缩时一般单个体积较大,压缩密度较大,存放时堆积紧密,并且这种物质表面有一层蜡质或脂肪,致使消防员在灭火时射水难以渗透到堆垛内部,水流不能有效利用,往往表面明火被扑灭后,内部仍在燃烧。

3.3水源缺乏,供水不足

农村消防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条件差,消火栓、消防水泵等必备的消防设施数量较少,水源条件没有规划。天然水源有时距离较远且消防车辆吸水不方便,消防用水受季节、环境和地势等因素影响,实际供水难度大。很多山区农村更是河流、湖泊和沟渠等天然水源较少,直接影响灭火效率。

4  农村大型秸秆堆垛火灾扑救措施

4.1加强联勤联动,调集充足力量

消防部门在接到大型秸秆堆垛火灾警情时,要第一时间联系报警人询问火势发展情况,迅速报告指挥中心请求调集大吨位水罐消防车和水泡增援,并通知当地政府专职或企业消防队率先赶往现场进行控制。同时与当地管理部门取得联系,调派挖掘机、推土机、叉车、洒水车等大型机械车辆到场协助。

4.2查明情况,下风堵截

消防员首批力量到场后首先要做好火情侦察,了解火场燃烧范围、堆垛形式、内部通道等情况,难以进入火场内部时可询问负责人确定周围和内部有无其他易燃易爆物品。然后根据火势主要蔓延方向在下风或侧下风方位,选择便于射水、转移且安全的位置部署阵地,集中力量进行堵截控制,阻止火势继续蔓延,待增援力量到达后再进行多方位进攻。其次,要设置观察哨加强巡视,出现飞火立即扑灭。

4.3穿插分割,堵截围歼

在下风方向控制火势蔓延后,要及时调整力量部署,将火场划分为多个战斗模块,以班组为单位,利用水枪和水炮展开分割进攻,可视情况进入两个相邻堆垛之间的通道内设立阵地,近距离穿插打击火势。同时部署一定作战力量对附近未燃烧堆垛进行射水,冷却保护邻近堆垛。根据火势下降态势,选择火场的重点部位,明确作战人员分工,展开重点围攻和持续扫清残火。

4.4机械配合,掩埋转移

火势压制后要加强与大型机械相互配合,采取灭疏结合的措施,利用挖掘机将燃烧堆垛翻倒扒开,水枪或水泡紧跟射水打击。组织叉车、钩机对相邻未燃烧堆垛进行转移,转移出安全隔离带后,在隔离带增设水枪阵地进行射水。此外,待整个火场隔离开后,利用挖掘机和推土机对火场边缘部位进行泥土掩埋覆盖,形成土墙包围火场,这样既可以阻止蔓延又可以站在土墙上对火场中心部位集中打击,或使用举高喷射消防车远距离射水。

4.5因地制宜,做好保障

4.5.1供水保障

大型露天堆垛火灾负荷大,用水量极大,需要保证充足的供水。所增援的大吨位水罐消防车要找到就近消火栓接力供水,也要积极寻找附近水井、河流、蓄水池等天然水源,利用手台机动泵供水,也可组织洒水车进行运水供水,确保整个灭火过程中供水不间断。

4.5.2装备保障

由于作战时间长,装备耗损量大,指挥员要及时联系补充水带、防护服和空气呼吸器等器材装备,并与相关部门协调,提供车辆器材的油、水、电、气补给,充分做好所需装备保障。

4.5.3饮食保障

现场指挥员要合理安排人员轮休,避免长时间作战,确保一线作战的有生力量。同时,要做好参战人员食品、就餐、饮水供给。夏季还应注意防暑降温,备足防暑药品,冬季注意防寒保暖。

5  农村大型秸秆堆垛火灾扑救注意事项

5.1做好防护,确保安全

到场后所有车辆停靠要与火场保持一定安全距离,在灭火过程中,现场高温和热辐射强烈,一线灭火战斗员要佩戴齐全个人防护装备,防止因皮肤裸露出现烧伤、灼伤。另外由于有机物未完全燃烧产生的刺激性浓烟和碎屑灰尘,大量吸入容易引起呼吸道受伤感染。参战人员要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禁止盲目部署水枪阵地。同时,安全员要依据现场情况做出适当反应,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发出撤离信号。

5.2全面清理,防止复燃

明火完全扑灭后,消防人员要全面细致地检查火场,使用开花水流对火场大范围扫射一遍,增强水流的渗透作用,彻底消灭余火,确保无复燃可能。必要时留下一定力量或组织单位负责人员对火场进行监护。

6  预防农村大型秸秆堆垛火灾的建议

厂区选址时应多加考虑和考察,不要将堆垛设置在输电线路下面,与周围居民房屋和建筑物保持较远距离,最好临近水源且周围道路宽敞;单个草捆堆放前要晾干,堆放时注意严格控制堆垛的体积,每个堆垛之间留有安全的防火间距或者采取防火隔离措施;安排专人加强巡逻巡视,堆垛附近要禁止烟火和放置易燃易爆物品,厂区内部使用的机械和电器电线要频繁检查排查,及时消除隐患;加强群众防火用火安全意识,相关部门要积极宣传用火用电安全常识,尤其要深入学校对孩子加强安全教育。

参考文献:

[1]孟亚飞.农村柴草堆垛火灾扑救探析[J].中国公共安全,2012(2):56-58.

[2]郝常华.大型露天堆垛火灾的特点及扑救对策研究[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7(1):41-43.

[3]毛瑞林.大型露天堆垛火灾的特点及扑救对策研究[J]. 消防论坛,201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