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思维导图助力小学记叙文写作教学探究

作者

叶艳红

遂川县枚江中心小学 343900

摘要:本文探讨了思维导图在小学记叙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策略,通过构建思维框架、激发想象力与创造力、理清写作思路、积累与整合素材以及修改与完善作文等策略,思维导图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结合小学五年级语文部编版教材中的具体案例,展示了思维导图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小学记叙文写作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记叙文写作;教学策略;小学五年级语文

引言:小学记叙文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面临写作思路不清晰、素材积累不足、文章结构混乱等问题,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有效的思维工具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展现思维过程,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理清写作思路,提高写作效率和质量,所以将思维导图引入小学记叙文写作教学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思维导图在小学记叙文写作教学中的优势

(一)构建思维框架,激发写作兴趣

思维导图以中心主题为核心,通过分支向外扩展形成一个层次分明、结构清晰的思维框架,在小学记叙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写作主题构建思维导图,将相关的想法、素材、观点等以图形化的方式呈现出来,这种直观、形象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原本枯燥的写作过程变得生动有趣。

(二)促进思维发散,拓宽写作思路

思维导图具有放射性特点,能够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拓宽写作思路,在小学记叙文写作中学生常常因为思维局限而难以展开叙述,通过思维导图学生可以从中心主题出发,联想到与之相关的各种要素,丰富写作内容,使文章更加饱满、生动。

(三)理清文章结构,增强逻辑性

思维导图通过线条和节点将各个部分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小学记叙文写作中学生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来规划文章的结构明确开头、中间和结尾的内容安排,这样能够使文章结构更加清晰、有条理,能够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思维导图助力小学记叙文写作的教学策略

(一)围绕主题构建思维导图,明确写作方向

在写作前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作文主题构建思维导图,确定写作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通过发散性思维学生可以将与主题相关的关键词、观点、素材等以分支的形式呈现出来,明确写作方向,以小学五年级语文部编版教材中的《记一次游戏》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记一次游戏”作为思维导图的中心主题,引导学生思考与游戏相关的关键词,如游戏名称、游戏规则、游戏过程、游戏感受等,并将这些关键词作为思维导图的一级分支,针对每个一级分支进一步细化内容,比如在游戏过程这一分支下学生可以思考游戏的开始、发展、高潮和结束等环节,并将每个环节的具体内容以二级分支的形式呈现出来,通过构建思维导图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作文的主题和结构,为后续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运用思维导图积累与整合素材,丰富写作内容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常常面临素材不足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来积累与整合素材,将平时阅读、观察、体验中获得的素材按照主题进行分类整理并融入到思维导图中,这样能够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库,能够使学生在写作时更加得心应手,以小学五年级语文部编版教材中的《我的心爱之物》为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我的心爱之物”作为思维导图的中心主题,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心爱之物的种类、特点、来源、与自己的关系等并将这些素材按照类别进行分类整理,比如可以将心爱之物的外观特点、功能用途、情感价值等作为思维导图的分支,将分类整理好的素材融入到思维导图中形成一个完整的写作框架,在写作时学生可以根据思维导图的提示有序地展开叙述,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有层次。

(三)借助思维导图理清写作思路,优化文章结构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常常因为思路不清晰而导致文章结构混乱,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理清写作思路,明确文章的开头、中间和结尾部分的内容安排,通过思维导图的层次结构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文章的整体框架和各个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小学五年级语文部编版教材中的《那一刻,我长大了》为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那一刻,我长大了”作为思维导图的中心主题,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的开头、中间和结尾部分应该写什么内容,比如开头部分可以简述自己的成长背景或引出成长的那一刻;中间部分可以详细叙述那一刻发生的事情、自己的感受和思考;结尾部分可以总结自己的成长收获或展望未来,根据规划好的文章结构绘制思维导图,将开头、中间和结尾部分作为思维导图的一级分支并在每个分支下进一步细化内容,比如在中间部分这一分支下可以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绘制二级分支,如起因、经过、结果等,通过借助思维导图理清写作思路学生能够更加有序地展开叙述,使文章结构更加清晰、有条理。

(四)利用思维导图修改与完善作文,提升写作质量

作文完成后学生往往需要进行修改和完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来检查作文的内容、结构和语言表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改建议,通过思维导图的直观展示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作文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修改和完善,以小学五年级语文部编版教材中的《推荐一本书》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回顾自己之前绘制的思维导图,明确作文的主题、结构和内容安排,对照思维导图检查作文内容是否完整、准确,比如检查是否介绍了书的名称、作者、主要内容、推荐理由等方面;是否按照思维导图的分支顺序进行了叙述等,根据思维导图的层次结构检查作文的结构是否合理、清晰,比如检查开头部分是否引出了推荐的主题;中间部分是否按照书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有序叙述;结尾部分是否总结了推荐的理由或表达了自己的感受等,在内容和结构检查无误后进一步修改作文的语言表达,比如检查是否有错别字、病句;语言表达是否流畅、生动等,同时可以利用思维导图中的关键词或短语来丰富语言表达,使文章更加精彩。

结论: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有效的思维工具在小学记叙文写作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围绕主题构建思维导图、运用思维导图积累与整合素材、借助思维导图理清写作思路以及利用思维导图修改与完善作文等策略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结合小学五年级语文部编版教材中的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和实践进一步验证了思维导图在小学记叙文写作教学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所以建议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在记叙文写作教学中积极引入思维导图,为学生的写作之路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参考文献:

[1] 赵静.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记叙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C]//2023教育理论与管理第二届“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论坛”论文集(一).2023.

[2] 牛可瑶.小学语文课堂中思维导图辅助学生记叙文写作的实证研究[C]//中国陶行知研究会202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二).2023.

[3] 冯霞.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小学写作教学的效率[J].作文成功之路, 2023(8):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