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桡动脉介入术后TRband气囊止血器和改良后气囊止血器的效果比较研究
魏华 王彦文 卢山 通讯作者:韦武
哈密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 新疆哈密 839000
摘要:目的:分析桡动脉介入术后TRband气囊止血器与改良后的气囊止血器之间使用效果以及对临床的影响情况。方法:选择接受桡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病患200例,时间是2023年12月到2024年5月中。所有的病患通过随机方式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使用TRband气囊止血器为对照,100例,接受改良后气囊止血器为实验,100例,最终对两组相同的指标数据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数据相比,实验组舒适度的改善情况比较明显,P<0.05;实验组临床止血成功率较高,P<0.05。结论:相比TRband气囊止血器,在桡动脉介入术后使用改良后气囊止血器的效果比较好,能够有效提高止血成功率,改善患者舒适度,可推广。
关键词:经桡动脉介入手术;TRband气囊止血器;改良后气囊止血器
经桡动脉介入手术在临床广泛应用,但是近些年面临的并发症问题也随之增多,如果不及时的处理,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影响。另外穿刺部位的止血效果和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应该做好术后止血工作[1]。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逐渐将气囊式止血器应用在临床中,有效提高止血成功率。但因为气囊止血器的压板较硬,可能会损伤患者皮肤,因此应该在气囊止血器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并与常规的TRband气囊止血器进行比较,分析两种止血方式的效果,详细数据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文章资料数据涉及时间在2023年12月到2024年5月,而选取的样本均为接受桡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病患(200例),在随机数字表法模式分成两个小组。对照组100例病患信息如下:男性68例,女性32例,年龄57-74岁,平均(65.89±4.53)岁。实验组100例患者详细资料如下:女性40例,男性60例,年龄55-78岁段,平均(66.49±4.67)岁,所有病人统计后的数据结果均无差异性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TRband气囊止血器:使用的气囊止血器是由泰尔茂公司所产的。做法如下:需要选择桡动脉搏动比较强烈的位置作为穿刺点,对桡骨茎突近心端1-4厘米进行穿刺,然后使用利多卡因实施麻醉处理,当麻醉后,需要使用动脉穿刺套装穿刺,当成功完成穿刺后,造影中需要使用肝素3000U。当介入手术完成后需要将桡动脉鞘管拔出2-3厘米,然后再将气囊止血器打开,并将气囊的中心处对准桡动脉的穿刺位置,然后进行固定,最终再使用注射器向其导管内打入气体,使气囊充盈,随后将全部的鞘管退出,详细的观察是否出血。
实验组改良气囊止血器:先将规格为8×8cm-8层的纱布块展开对折成为4×32cm-4层的纱布条,纱布条包绕腕部一圈,再取一块8×8cm-8层纱布块对叠成4×2cm-16层,取4×2cm-16层反复对折成为2.6×4cm-48层的小纱布块,将此小纱布块放置穿刺点上方,气囊止血器的气囊置于穿刺点上方的小纱布块上,固定后充气(6~10ml),撤出方法相同。两组患者术后常规1~2h后开始放气1~2ml减压,以后每1、2小时放气1~2ml,并观察止血效果,术后10~12h解除止血装置并以创可贴覆盖穿刺点。
1.3观察指标
(1)两组临床舒适度的比较状况,其中包含总体感受、疼痛、肢体麻木以及活动受限度等。
(2)分析两组临床止血成功率。
1.4统计学方法
计数(%)、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主要会采用卡方、t值检验,P<0.05统计学意义,所有数据结果均以软件SPSS24.0工具分析。
2结果
2.1两组不同类型止血器的舒适度比较情况
表1可知,与对照组数据相比,实验组患者总体感受、疼痛评分、肢体麻木、活动受限等评分均低,P<0.05。
2.2两组临床止血成功率的比较
与对照组数据比较下,发现实验组患者止血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2。
3讨论
TRband气囊止血器是临床中常规气囊止血器,但是这种类型的止血器上方的压板与腕带比较硬,在应用在桡动脉介入术后可能会因为腕带与压板比较硬,会损伤患者的皮肤,呈现的止血效果不佳[2]。因此应该在TRband气囊止血器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将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纱布条,将纱布条固定在患者手腕中,通过纱布条的作用能够避免的气囊止血器的压板与腕带直接的接触皮肤,所以可以降低对皮肤的损伤[3]。据文中资料的数据显示,与对照组数据相比,实验组舒适度的改善情况比较明显,临床止血成功率较高。结合以上数据总结,在经桡动脉介入术后实施改良气囊止血器的效果相比TRband气囊止血器效果好。
综上所述,TRband作为桡动脉的止血效果好,通过进行合理、科学的改良后,能够有效地提高止血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且安全性高,具有使用与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张超,张文龙,白荣,张玙璠,秦纲.气囊压迫止血器初次放气减压时间不同对桡动脉介入术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4,22(03):433-444.
[2]王雪萌,从欣,王明明.不同方法联合TR-Band桡动脉止血器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穿刺处的影响[J].天津护理,2023,31(04):449-451.
[3]陆玉蓉,夏思良,余红.健侧上肢无创动脉血压选择气囊压力值对经桡动脉造影术后穿刺点止血效果的影响[J].中国临床研究,2023,36(09):1438- 1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