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舰船装备通用质量特性管理工作分析
朱雪峰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舰船装备通用质量特性管理工作,结合通用质量特性和装备特性,提出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对实际工作发挥出参考作用,使舰船质量管理水平得以提升,避免发生任何安全问题。
关键词:舰船装备;通用质量特性;管理工作
舰船装备通用质量特性比较复杂,包含性能特性和可靠性以及维修性等内容。在转型发展海军战略的背景下,作业环境也越来越复杂,对舰船研制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舰船装备质量衡量阶段结合质量特性,通过落实相应的指标,可以对相关管理工作发挥出改进作用,保障舰船装备的质量。
一、装备通用质量特性
通用质量特性可以对装备的可用性进行表征,保证充分发挥出装备性能和功能,可以对设备研制和生产以及试验等环节提供指导,保障基础性工作的质量。装备不同通用质量特性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1】。可靠性指的是对故障进行控制和消除。维修性指的是快速恢复装备状态。装备通用质量特性和功能特性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优化通用质量特性,可以充分发挥出舰船装备性能和功能,可以为其提供基础保障。
二、装备通用质量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对舰艇装备通用品质特征进行深入研究,使其工作内容更加明晰,对研发、设计、制造、购买等阶段的共性品质特征进行界定。然而,目前我国在装备研制合同管理中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程序要求和工作指标不完善
尽管有关的军事标准已经明确了设备通用质量特征的设计与管理要求,但有关的条款并没有什么针对性的指导意义,要根据特定的工作内容,制定出一套科学的质量特征流程和工作计划,而目前这一方面还存在着一些缺陷。
(二)指标确定和实现存在不足
一些设备在项目的前期研究中往往采用模拟仿真的方法,没有将其放在与性能相匹配的地位,同时,因量化方法不健全和资金支持不足,对共性品质特征往往只有定性需求,没有针对性【2】。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只进行很少的测试,或者根本没有测试,很难发现产品的缺陷和品质问题,不利于实现通用质量特性指标。
(三)人才队伍建设问题
当前一些工作人员思想意识和工作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因为舰艇设备所涵盖的专业范围比较广泛,所以在这方面,参与通用质量特征的人才队伍还没有建立起来,尤其是缺乏六性质量师岗位,而且没有系统性培训设计师队伍,研发的规定常常是停留在表面上,很难真正地实现。
(四)文件编用脱节
舰船建造过程中,承建单位需要结合相关标准落实设计和开发工作,制定科学的设计方案和实施方案,落实通用质量特性标识,明确具体的工作内容和节点。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存在文件编用脱节问题,过度关注装备性能和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通用质量特性,无法积极落实工作指标。
(五)信息管理机制不完善
在信息传递过程中, 立项设计和后期建造阶段之间存在脱节,比如,在研发建设过程中,缺少关于通用质量特征工作执行情况等方面的资料,从而导致了相关信息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的不足,整体信息具有零散性特点,甚至会出现信缺失问题,不利于顺利实现舰船装备通用质量特性的各项指标。
三、加强舰船装备通用质量特性管理工作
(一)健全标准体系
要想让舰船装备的通用质量特性工作能够更好地开展,相关工作人员就必须要主动地对行业工作进行总结,并结合该行业的标准和舰船设备的特征,制定出一套通用质量特征管理指南,对指标体系进行详细的分类,细化具体的工作流程,明确具体的工作要求,清晰化处理工作项目要求 和输出成果以及检查方式,细化相应的清单,保证相关指标恶化工作项目的科学性,对舰船作业实际情况在最大程度上贴合。
(二)加强信息收集
舰艇装备研发项目的前期论证与发展中,若有缺陷,则其后续的检验工作也很困难,最后的评价结论也很难让人信服。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通过行业会议和型号会议等各种形式,对共性的工作和指标的执行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定期进行实践和总结,结合标准要求采集信息【3】。利用平台内容和监管管理措施,在整体生命周期内采集和汇总设备的通用质量特征信息。在不断进行的项目研究中,将逐渐形成和发展一套完整的舰艇总体品质特征计算模式,以对以后的机型和装备的开发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三)重视人才培养
为了保障整体工程质量,需要做好人才培养工作。每个船舶的总承研部和主设备提供商都要设置专职的六性质量师职位,低级别的配套设施供应商应设置兼职的六性质量师职位;有关部门应对产品及产品的设计师、工艺师、建筑师等进行系统的训练,各学科设计师在六性质量师的带领下,按顺序开展总体、各系统及辅料的共同质量特性研究。六性质量师职位要与船只和配套的设计人员紧密合作,共同完成总体的船只质量特性测试工作;军事监察机关或部队,要充分利用提升训练、岗位训练等契机,将通用质量特性管理工作的相关知识、监测方法等融入到训练方案之中,保证训练的总体成效,并将其与型号产品的质量检验、检验验收等工作相联系,并将其与合同业绩评估的成果相联系,对其实施专项督导,有助于军方对通用质量特性管理工作的更好监测。
(四)做好工作末端执行工作
在建造合同签订之后,承造船厂需要根据指标管理要求和生产技术标准,落实前期调研设计工作,合理策划通用质量特性策划,并且编制成文件,进一步明确工作内容和责任等。舰船总装厂负责编制六性策划文件和细则,在设计过程中融合六性要求,可以指导设计人员对工作。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定期补充和完善策划文件和实施细则,对舰船总体通用质量特性工作质量,保证制定的策划文件满足实际应用需求【4】。在生产设计中,针对内舾装等方面的检修工作进行细化,提出针对性的细则,将该设备安装在舱室的壁板和天花上,不能落实跨板布置方式,并且合理预留检修空间。设置舱室内管子接头的时候,需要提高后期维修点的便利性,选择闸门的安装位置,需要保证后期操作的便利性。
(五)建立信息交互机制
落实舰船通用质量特性工作,需要结合不同工作环节的具体要求,完善通用质量特性信息交互机制,结合信息管理标准高效地传递各单位的信息,提高信息收集效率,在装备建设全过程中融入通用质量,有利于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结束语:
不断提高舰船实战化要求之后,逐渐突出了通用质量特性的重要性。本文结合当前舰船装备通用质量特性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管理对策,进一步提高舰船质量。通用质量特性工作具有长期性和基础性特点,在今后过程中,各方需要提高研究力度,通过协同努力突出舰船装备建设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傅健.物联网技术在舰船装备维修器材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设计[J].中国军转民,2022,(17):57-60.
[2]向涛波,陈远江,刘重发,等.基于高速摄影与激光扫描的舰船装备健康监测与管理技术[J].船电技术,2019,39(07):58-61.
[3]郑海平,战希臣.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舰船装备项目信息管理平台功能架构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19,17(01):109-112.
[4]饶坤罗.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舰船装备与物资贮运系统研究[J].舰船科学技术,2018,40(04):151-153.
作者简介:朱雪峰,男,汉,1976年4月出生,上海浦东新区惠南人,专科,工程师,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方向:舰船监造、运行管理。